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p312yr1/每天一个知识点
带你读完一本书
我要找到种让自己变好的行动指南
“让自己变好”
第52篇指南
人为什么既能理性,又能感性?这取决于大脑的两套运行系统,一套是「快思考」,叫做系统1;一套是「慢思考」,叫做系统2。
系统1和系统2分工明确,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和逻辑。这篇文章带你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和思考的,顺便解释一些人的怪诞行为。
学思考,快与慢
假如一个人皱着眉头盯着你看,不用想这个人就是在生气。为什么我们看表情能得出结论,靠的是系统1的经验和直觉。
比如有人问2+7等于几?我们张口就能答。但问27x56是多少,大脑就进入思考、计算,此时出现的就是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靠大脑的下意识控制和反应。比如穿衣服、系扣子、洗脸等简单行为,都会被系统1记录,编成一套可触发的自动程序。能帮人节省脑力,使我们的生活简单化。
系统2的运行需要注意力集中,受大脑有意识的操控。如果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比如散步,走路慢时还能想些问题,如果步伐一旦加快,思考(系统2的运行)就会被打断。因为大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统2只能集中精力处理眼前更重要的事。
系统1能觉察简单的关系,比如儿子比老爸长的高、这2朵花形状不一样,但无法判断多个独立的话题。系统1不会验证真假,反而善于联想,能够根据有限线索自圆其说。如果碰到复杂问题,系统1就会蒙圈儿,会呼叫系统2来处理。
系统2具备推理能力,能处理多重任务,运行得出的结果往往比较靠谱。但,系统2有时比较懒,经常采用系统1的解决方案,导致不理性的反应出现。
系统1靠直觉、经验运行,而系统的运行和人的行为、状态和选择相关联。比如眼睛瞳孔会随着人的努力程度出现明显的收缩或扩散。为此,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当人在看电影的时候,电影情节越精彩,瞳孔就会扩大,反之则不会。
最省力法则
系统1和系统2的配合很高效,能用最少投入解决问题,就绝不多花一分脑力。
简单、不需要思考的问题,系统1会出面做出迅速、精确的反应。在熟悉的情境中,系统1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也能做出准确的短期预测。
系统2一般也不会干预系统1的工作,但复杂、多局面的问题,系统2就会出面。比如碰到复杂运行,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就会向系统2发出求助。
系统1经常也会出现经验不足或存在偏见,快要引起犯错时,系统2就会抑制系统1的冲动行为。比如很多人都有过想发火、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发泄出来。
系统2有时也会偷懒,跳过理性计算和分析,直接依赖系统1提供的方案,而做出错误决策,比如在背后凭直觉猜测和推理别人。
我们有时候压力大、心情糟糕,就想找点事情放松一下。这是因为系统2产生认知负担或压力,需要集中精力、消耗大量脑力。这时候系统1会钻空子掌控人的行为,而系统2又腾不出多余精力抵抗,就只能放弃自律行为。比如白天工作忙碌一天,晚上就想吃点儿甜食或来块巧克力蛋糕。
系统2动脑就要消耗能量,所以大脑是非常懒惰的。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能减少用脑就减少用脑,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被骗。
曾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消失的大猩猩。录制的比赛影像中,有黑白两支篮球队,数出白队队员一共传球的次数。于是,大家就盯着电视认真数。
中场,有个扮成大猩猩的人,从他们面前闪过。结束以后,教授问他们谁刚才发现了那只大猩猩,结果有一多半人回答说,没看到。
这时大脑执行的是「最省力法则」,当大家认真数传球次数,注意力就集中在复杂的赛场上。而系统2一旦陷入专注,就会自动屏蔽其他信息。
勤用大脑
有的案件需要申请保释,然后就有实验发现,保释能不能申请下来,跟法官什么时候审批有很大关系。
比如精神状态饱满的早上,法官看案卷容易进入状态,系统2也能快速、准确裁量保释条件是否符合,审批通过率相对高一点儿。
而到了下午,尤其快下班,脑力消耗比较大,很难再聚精会神看案卷,也就没办法得出准确判断,所以法官保险起见的办法是不通过。
那我们在面试、谈判中,尽量选择对方精力状态好的时候,也更容易迎得对方积极的回应。
在生活中,不愿意学习,个人成长就出现停滞,不愿意用脑,解决问题就出现偏见。只用自己的本能去应对别人的智慧,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比如很多人说不会沟通,其实就是没有积极调动系统2,说话张口就来。如果能站在对方立场,调用一下沟通技巧,把这些都用在谈话当中,只有多练习才能让自己的沟通境界和层次得到提升。
说白了,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大脑不能老是处于休闲神游状态。而潜意识下,稍微复杂、有难度的事情就很难学好。
想想自己以前去公园打球,总是用本能(也就是系统1)控球,如果想提高打球水平,就必须调动系统2积极参与。通过有意识的自主控制,练习标准的击球技能。
学无止境,才能让自己突破停滞阶段,多动脑子,才能助力自己不怕麻烦、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
我是王牧之,我相信:“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践行日拱一卒,每天一个知识点,就能让自己变好。
最后总结一下,人的大脑有两套思维系统,有意识地去改变和优化的思考和决策,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一,减少系统1的直觉偏见;第二,积极调用系统2。
由于这种系统1和系统2的大脑思考机制,经常引发心理学效应,导致我们常跟着直觉走却不自知。
下篇文章揭晓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有趣现象,比如曝光效应、光环效应、常态理论、因果错觉关系、框架效应……
「每天一个知识点,带你读完一本书」
参考书籍: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这是一本了解非理性行为的入门书。
?简介:颠覆你对思考的看法。
“让自己变好”指南
勤用大脑
-END-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