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站音综第二年,凭什么赢得年轻人的偏爱 [复制链接]

1#

深响原创·作者|李静林

唱着《穷小子》的朱恩池夺得了今年B站音综的全国总冠军、36组选手重回舞台唱响主题曲......B站原创音乐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在本周六正式收官。

截止决赛之夜,《我的音乐你听吗》在站内收获2.3亿播放,评分9.2分,成为本年度B站流量最高的一档综艺。

开播以来,《我的音乐你听吗》就贡献了不少令市场惊喜的新面孔与破圈作品。如第一期节目中,组合余梓君、张子薇一首《戏歌》撼动人心,#余梓君张子薇戏歌听到起鸡皮疙瘩#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在第五期节目中,此前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的李昂星,也用一首《有谱》让导师戴佩妮落泪。

这已是B站在音乐综艺领域连续第二年的尝试。

去年B站推出《说唱新世代》,在拥挤的说唱综艺赛道中靠口碑逆袭,节目热度在播出之后持续走高,截至《说唱新世代》总决赛播出时播放量就已超过3亿,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1。

节目后,围绕《说唱新世代》B站还持续推进了生态运营,联合88Rising打造出一个全新厂牌W8VES(万悟),趁热打铁地开启线下巡演等多维度变现活动。

对此,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将其定义为一档“生态型综艺”,平台围绕着潮流文化,对节目进行了长链路的运作。

这个思路延续到了刚刚落幕的《我的音乐你听吗》。以去年的《说唱新世代》为基础,两档节目分别聚焦说唱与原创音乐两个切面,但一以贯之了相同的价值内核:

给新一代音乐人舞台,鼓励年轻人的自我表达。

换句话说,这是两档被B站社区土壤孵化、深刻烙印着B站标签的综艺,而这背后是B站原生的、独特的综艺生态。

年轻人想看什么,B站综艺就做什么

年,除了在音乐综艺领域继续探索外,B站还进行了更多维度的尝试。

比如各个长视频平台扎堆的恋爱交友类综艺,B站8月开始上线了《90婚介所》,本周五已顺利收官,目前,节目在站内已收获两亿播放量。此外,B站也覆盖了目前较为小众的银发综艺,于9月上线聚焦于独居老人和城漂青年之间代际关系的节目《屋檐之夏》。节目播出之后,《屋檐之夏》站内评分高达9.8分,也成为目前B站自制综艺中的最高分。

在去年初步试水之后,经过大半年的蓄势待发,B站近几月连续上线三档综艺,宣告迈入节奏性、规模性产出综艺内容的阶段。此时有条件且有必要,对B站这位综艺新玩家的打法进行系统性地观察与拆解。

首先最明确的一个特征是,B站综艺紧紧围绕着其特有的社区基因。对此B站副总裁杨亮在此前的采访中就曾明确表示:“不太会尝试与站内内容及生态不符的综艺类别。”

具体来看,所谓与站内内容及生态相符,体现于如何满足B站用户喜欢的内容以及与UP主创作生态的联动。

用户方面,B站所有自制综艺全部目标明确地聚焦年轻群体。《我的音乐你听吗》聚焦一批有潜力的音乐新人群体,《90婚介所》讨论90后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与思考,即便如《屋檐之夏》这样的“银发综艺”,也在老年人之外加入了一层年轻的视角,打出了青老共居的概念。

创作者方面,各档节目中都频繁出现了B站用户熟悉的UP主面孔。如《屋檐之夏》邀请的嘉宾有“拉宏桑”“中国BOY超级大猩猩”“泡芙喵-PUFF”等,《我的音乐你听吗》节目中演唱了一首洗脑饶舌《别卷了》的Kei禹凌,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

其次,对B站这一综艺新手来说,“创新”是其冲破长视频平台封锁所必需的武器。

其实无论是婚恋、音乐还是银发内容,在综艺市场上都不是新鲜事物。《非诚勿扰》已开播11年,早已是恋爱交友类目下的标杆,各个长视频平台恋爱类综艺更层出不穷;银发综艺早在年曾掀起一波高潮,十余档节目曾密集地出现在视频平台或卫视上;音乐综艺作为综艺的传统大赛道更不必赘述。

因此,B站选择了更差异化的视角来呈现这些传统综艺题材。比如在探讨亲密关系时,《90婚介所》跳脱了男女互选、以配对为目的的框架,通过更加平等的社交,展现亲密关系塑造的过程是重点,男女嘉宾能否牵手成功已不是最大的卖点。

音综赛道,B站除了挖掘新面孔外,还进一步将题材限制于原创音乐,以与传统的音乐选秀类综艺做区别。《屋檐之夏》更是提供了少有的代际碰撞视角,将银发综艺推陈出新。

当然除了题材与模式之外,一档综艺能否在提供娱乐价值之余、对固定题材下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往往是其能否在拥挤的综艺赛道冲破重围的关键。

B站在几档节目中,也着重挖掘了年轻群体共通的矛盾、焦虑、需求,并进行思辨性地呈现与讨论。

比如《屋檐之夏》放弃了明星嘉宾,以素人为主呈现不同代际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独居老人的孤独,无助,城市里打拼青年的迷茫、焦虑,都在节目中有所展现。

《90婚介所》在话题的设置则跳出了家庭情况、物质条件、个人生活等传统相亲框架,直面当下年轻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生育焦虑、丁克等问题也都被大方讨论。

深度挖掘当下年轻人的兴趣、想法,B站在原本拥挤的综艺赛道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也搞出了别样的魅力。

B站想做长视频领域的“鲶鱼”

如今的长视频、综艺市场,也确实需要一条新的“鲶鱼”,重新激活参与者的创造力。

扫描目前的综艺市场,在云合数据公布的年度霸屏榜单上,位列前十位的节目中,“综N代”占据了七席。如何焕新IP成为了综艺行业百谈不厌的话题,但无论怎么总结经验、洞察需求,在创新的道路上“踩坑”的案例仍比比皆是。

此外,每年各个平台有数不清的音乐综艺项目,但类型化节目扎堆、同质化内容严重,对同一批用户的争夺更加激烈。

音乐综艺走过十年的历史,早期很多节目就是靠爽歌,靠飙高音的炸歌来刺激观众,获得热度。

但到了现在,观众对音综的节目套路已经免疫了,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我的音乐你听吗》之外,今年夏天市场上有四十多档音乐综艺扎堆上线,但大部分反响都很平淡,草草结束。

为什么反响都一般?音综固有的那种模式,其实已经走入死胡同。

从飙高音的歌者刺激观众耳膜,到翻唱老歌的明星触动情怀,再到挖掘乐队,说唱这样小众的分类,用Rap说唱来演绎爽歌。观众的兴奋阈值越发拔高,对于普通演唱模式愈发不买账。

《中国好声音》做到后面几季,选手往往靠飙高音才能获得评委转身,《歌手当打之年》随着毛不易《一荤一素》被飙高音淘汰,被大量吐槽,甚至被调侃成“当吼之年”。

音乐市场需要去探索音综的新思路了。《我的音乐你听吗》这一档节目做出了一些尝试,邀请的是一批没有资历,至少上节目前不太被人知道的00后音乐人,去鼓励他们进行原创音乐。

在注意力分散的今天,很难说B站《我的音乐你听吗》的尝试成功了。譬如36组选手并没有写出一首传唱街头巷尾的热歌,但至少朱恩池,刘瑾睿,杨默依这些音乐人还是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声音。

对B站来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