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家长的信
尊敬的中小学生(幼儿)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及幼儿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年1月20日
亲爱的家长朋友:
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加之受疫情的影响,幼儿园还未开学,家长们上班后孩子们都是老人照顾或独自在家,防溺水挑战更大了,希望家长们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经常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防溺水预警
天气逐渐转热,进入溺水事故危险区、易发期、高发期,为预防幼儿擅自到河流、水库、塘坝游泳玩耍,发生溺水事故,敲响安全警钟,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溺水知识,人人须知、必学。
01牢记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陪伴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水域游泳。
6.不准擅自下水施救。
02溺水防护“八要点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与幼儿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护,不能疏忽。以下八个要点要牢记:
1.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
03辨别溺水者“六迹象”
溺水者的营救*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溺水者?牢记这六种迹象: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看起来是在发呆,但如果询问没有反应,就需立即施救。
6.儿童嬉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就要警醒。
04溺水后的正确施救
1.迅速救上岸,充分利用现场器材,下水救人时,应绕到溺水者背后,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拖向岸边。
2.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4.对呼吸及心跳微弱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05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06野外水域为什么危险 07溺水如何自救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幼儿)家长的信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