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南纬3°4,距离赤道仅多千米;临近肯尼亚边境,是坦桑尼亚与肯尼亚的分水岭;为东西延伸约80千米的熄火山群;山域面积平方千米,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拔地而起,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山脉,被地理学家称为“非洲之王乞力马扎罗山形成于万年前,当时此地火山活动频繁,熔岩不断涌出,在3次地壳激烈活动后,形成了三座山峰,并经过一个复杂的喷发过程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最古老的火山是希拉峰,位于基博峰的西面,经很高,据说认为是伴随着次猛烈的喷发而坍塌,还有各种侵蚀力量的塑造,现只留下一高米的高原。
次古老的火山是马文济峰,附属于基博峰的东坡海拔米,与基博峰之间有11千米长的马鞍形山脊相连。基博峰海拔米为非洲第一。“基博”一词在查加语中意为“黑白相间”。其顶部有直径米、深余米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作为乞力马扎罗山唯一位于雪线以上的山峰,基博峰海拔5米以上为终年冰川积雪带,形成“赤道雪山”的奇观。年坦桑尼亚共和国成立后,将基博峰命名为“乌呼鲁峰”,取“自由”之意。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仍在活动的休眠火山,在年前还喷发过。
斯瓦希里语中,“乞力马扎罗”意为“光明之山”,在坦桑尼亚人心中无比神圣,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长长的、扁平的山顶,即基博峰的巨型火山口。气候跨度很大,山麓常年酷热,气温最高可达59℃,但在峰顶,气温又常在-34℃左右。因此自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具有生长热带、温带和寒带植物的不同气候条件。树木线以下是热带雨林,其中特产一种名叫木布雷的珍贵硬木山坡上覆盖着肥沃的火山灰,有甘蔗、茶树、剑麻、香蕉、咖啡等种植园。海拔米以上是单一的高山灌木和草丛,最后雪线以上只有苔原和冰原。
由于印度洋上吹来的海风常常被基博峰阻挡,山巅和山腰时有浮云和雾气缭绕,使巍峨耸立的基博峰若隐若现,其终年积雪的山峰只有在黎明日出和*昏日落时才偶尔现出真形。而山顶积雪成冰,向山下移动,形成冰川,可下滑到海拔4米附近,一大奇观。但现在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川在逐渐消融,据保守的估计,它的冰帽在2年后会全部消失。若果真如此,这巨大的遗憾不知该如何弥补。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维龙加火山又称“姆丰比罗山”,非洲中东部的著名火山群,位于东非裂谷带西支,基伍湖北,沿刚果(金)卢旺达和乌干达三国边境延伸80千米,由8座巨大的火山和几百座小火山组成。在山脉中部和东部有6座死火山,以米凯诺火山和萨比尼奥火山为最老,始于更新世早期,火山口已经消失,侵蚀成崎岖地形。卡里辛比火山为最高峰,海拔米。
山脉西端的尼亚姆拉吉拉火山和尼拉贡戈火山均位于刚果(金)境内,活火山,熔岩仍在活动。维龙加火山群的山麓熔岩平原面积广大。植被和动物随地貌类型而异迎风坡热带森林一直分布到海拔米处;背风坡为干旱森林和灌丛、草原。有黑猩猩、大猩猩、大象、野牛、羚羊等野生动物和多种鸟类。刚果(金)在此建立维龙加国家公园,卢旺达和乌干达分别建立火山公园和鲁文佐里国家公园。尼亚姆拉吉拉火山是一座非常活跃的火山年,欧洲人首次目睹它的喷发,此后它又喷发过几次。熔岩的大量流失,得尼亚姆拉吉拉火山的山顶塌陷,形成了一个直径2千米多的大火山口。与它相邻的活火山—尼拉贡戈火山,有“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称。
它的火山口直径0米,深米。在火山口中还有一个活动的熔岩湖,摄氏上千度高温的岩浆在其中翻滚。与周围低平的盾形火山不同,尼拉贡戈火山为具有陡坡的层次状火山。它形成还不到2万年,从诞生至今,一直保持着活动的状态,每天释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达数万吨。2年1月17日,尼拉贡戈火山再度爆发。这次喷发出的岩浆不是从火山口流出的,而是从山坡上的三个裂口流出,岩浆摧毁了沿路数十座房屋,近10万名居民被迫逃离家园。鲁文佐里山又称“月亮山”、位于乌干达西部和刚果(金)交界处、坐落在东非大裂谷的一侧,蒙博托湖与爱德华湖之间。它从赤道线起,自西南朝东北方向绵亘约千米,最大宽度为50千米。
与多数非洲雪峰不同,鲁文佐里山不是由火山形成,而是因古老结晶岩块陆地隆起,然后剧烈倾斜而形成西部地势高峻,向东渐趋低下。由6块互不相连的巨岩形成6座山峰,平均海拔0~米最高点是斯坦利山的玛格丽塔峰,海拔米,是次于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的非洲第三高峰。山间隘口遍布,峡谷穿插,河谷上游有冰川和小湖。山顶终年积雪一年中有天为密云笼罩,班图语中“鲁文佐里的意思就是“浓云密雨”。在它偶尔掀起雾帘的时候,会显出奇异的光芒去。光芒并不完全来自于冰雪,鲁文佐里山本身也能发光。在它初形成时,地壳运动产生出的炽热和高压造就出大片覆盖在花岗岩上的云母片岩,能放出荧光来。鲁文佐里山是跨越赤道的三大雪峰之一,整个山脉有近40条冰川,有永久性冰川覆盖。
但这些冰川也在迅速消退,前景不容乐观。山上的气候随着山体高度和朝向而变化,因此形成了一个适合多种动物生存的复杂多样的地区。南坡较为潮湿,是降水最多的地区,在湿度最高的11月,降雨量多达毫米,年降雨量为~0毫米。山上的云层低至海拔米,不断的雾气使周围持续潮湿,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再加上包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这里的植物异常高大,会长到惊人的高度。海拔1米以上的优势树种有雪松、樟树和罗汉松,最高能生长到49米。到海拔0米以上,长到15米高的竹子占优势。一种叫半边莲的植物沿途随处可见,可长到9米多高。0米以上的地带,苔藓、蕨类以及地衣恣意生长,不仅出奇高大,而且形状奇特。鲁文佐里山还生活着各种动物,黑白疣猴、蹄兔、霍加披、山地大猩猩、大象、长颈鹿、羚羊等。鸟类繁多,其中皇冠鹤为乌干达国鸟。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鲁文佐里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