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图画书大猩猩阅 [复制链接]

1#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安娜想要大猩猩作为生日礼物,可她得到的却是爸爸送的一只玩具猩猩,安娜倍感失落。

深夜里,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它带着安娜走出了家门……这一晚的经历让安娜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快乐。

第二天早晨,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过去从来不陪安娜做什么的爸爸居然问她要不要去动物园。画中的爸爸穿着红色上衣,把手搭在安娜的肩上,这是父女之间从未有过的亲昵动作。而爸爸裤子口袋里的香蕉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和大猩猩交换了身份。最后,安娜与爸爸和玩具猩猩一起走向远方,她感到好快乐。

这本图画书的作者安东尼·布朗大家并不陌生,《我爸爸》《我妈妈》《隧道》等经典图画书都是出自他手。《大猩猩》是安东尼·布朗最喜欢的作品,曾获得年的格林纳威大奖。

在谈及这部书时,安东尼·布朗坦言《大猩猩》描绘的正是自己的童年。因为父母整日忙碌酒吧的工作,小布朗常常独处家中,对小小年纪的他来说,这是难以言喻的煎熬,所以当他创作《大猩猩》时,那个“心中充满恐惧”的小布朗便跃进书页,成为故事中孤单、怯懦的安娜。

孤独与陪伴,本是一个沉重话题,但安东尼·布朗把它写成了一个幻想的故事:渴望得到父爱的安娜,惟有在幻想中慰藉自己。故事中,系着红色白点领结,半夜突然造访的大猩猩,就是安娜心中“理想父亲”的化身。而当现实中的爸爸与理想中爸爸的形象合二为一时,爸爸真正地担当起自己的角色时,大猩猩便恢复了它玩具的身份。

一、精妙的细节设计

《大猩猩》的图画细节设计得颇为精妙。安娜喜欢大猩猩,作者便在画面中设计、隐藏了许多大猩猩形象。比如:夜里,大猩猩准备带安娜出门时,墙上有一幅大猩猩的画,门外起伏的山峦中也隐藏着大猩猩的形象;门口的墙上有一个电灯开关,作者用简单的一笔便勾勒出一个微笑的脸庞,就是这一笔,暗示着安娜此刻的心情。这些细节的存在,对于叙事氛围的营造及阅读乐趣的设计都显得十分重要。

二、丰富的图像语言

安娜是一个金色头发、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则是一个看上去忙碌而又严肃的中年男人。而且,爸爸好像真的“没时间”,因为即便在早餐桌上,他也在忙着看报纸,没有时间和安娜交流说话。画面上规整的黑白格子地板、规整和透着冷调的浅蓝橱柜、空荡平整的餐桌,没有对话的用餐场景等等,营造出了一个具象的生活空间,诠释着文字叙述的内容。

书中两次出现吃饭的场景,构图极其类似,但感觉却相差甚远,原因就在于色彩的运用。爸爸和安娜在一起时,所有的东西都是冷的,唯有安娜是热的,但热得没有回应,更能衬托这种清冷,可见安娜的心情一定是沮丧的。当大猩猩坐在安娜面前吃饭时,背景人物的穿着和桌面的摆设都是暖色。这时,安娜的嘴角一定是上扬的吧?虽然她背对着我们,但通过色彩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三、温暖的治愈主题

读罢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奇葩说》中的一句话:“孩子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唯一能从头看到尾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作为忙碌中的大人,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孤寂的心灵。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俯下身子,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互相依赖的亲情联系。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保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心灵更加充实,更加安全,在遇到人生的风浪时能够坚定自我,不会被轻易地侵蚀和冲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