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荟读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孩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 http://m.39.net/disease/a_8505800.html

「荟读」是荟声推出的儿童早期阅读推荐栏目,为你分享经典图书、获奖绘本、名家作品、畅销童书等资讯,帮你在海量信息里找到对孩子最有价值的阅读内容。

文丨YAMI果儿

编丨荟小声

音频丨笑白

孩子发脾气时,你会怎样处理?

是用自己的妥协去平息孩子的怒火?还是用自己的愤怒去镇压孩子的脾气?

以上这两种方法也许能解你的一时之困,但是绝非正确的处理方式。毕竟,一味地放纵妥协,只会助长孩子的脾性,日后难免愈加娇惯任性;而用自己的愤怒去镇压孩子的脾气,很可能给孩子做了个更糟糕的示范——谁的脾气更大,谁更占上风!另外,孩子的脾气不但得不到舒解与释放,反而会愈加愤怒,最后甚至会伤害到自己。

你可能要说,好难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到底要怎样做才行?

别着急,读完这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也许你就会找到想要的答案了。

1.作者介绍

莫莉·卞,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到日本教授英文,也担任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属画家及顾问,远赴亚洲及非洲的一些偏远城市,还曾为健康手册绘过图。遍历世界的丰富经验,孕育了她对各地民间故事的喜好,也陶铸了她绘画风格中稍带神秘、悬疑、具有浓厚情绪和不同民族风味的多元面貌。

莫莉·卞早期的创作,集中于改编各地的民间传说,年后,则多致力于原创性故事的图画书创作。她的创作量不算惊人,但作品却屡获殊荣与推介。

她创作的这本《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荣获年美国凯迪克银奖,同时获得了夏洛特·佐罗托夫金奖。

2.绘本内容

当菲菲玩得正高兴时……

“该我玩了!”她的姐姐一把抓住了大猩猩。

“不行!”菲菲说。

“行,”妈妈说,“菲菲,是该她玩了。”

姐姐用力夺走了大猩猩……

菲菲跌倒在卡车上。

哼!这下菲菲可气极了!

她踢打,她尖叫,她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她发出火红、火红的咆哮。

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

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

砰!她跑出了门!

她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再也跑不动了。

然后,她哭了一会儿。

她看看石头,看看大树,又看看羊齿草。

她听见了鸟叫。

菲菲来到老榉树下。

她爬了上去。

她感觉到微风轻吹着头发,她看着流水和浪花。

这个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菲菲觉得好多了,她爬下树……

往家里走……

我回来了!

屋子里暖暖的,香香的。

看见菲菲回来,每个人都很高兴。

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而且,菲菲也不再生气了。

3.绘本赏析

《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这个故事的重心与特色,是通过直观的画面与色彩,将孩子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

作为主角的菲菲,是整个情绪的主控者。

整个故事都没有成人的说教与干涉,而是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极富表现力的图画,细腻地描绘了菲菲情绪的转变过程:愤怒、宣泄、难过、平静、最终回到爱的自信。

这种以孩子为中心,娓娓道来的讲故事形式,更贴近孩子的心灵,使得小读者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菲菲,也毫不设防地进入了故事的情节与氛围当中,同时获得了故事人物的情绪体验与阅读的乐趣。

读者的眼睛是需要被引导的,一本好的绘本,需要掌握好讲故事的韵律,读者才能跟着作者的引导,进入绘本的世界。那么,莫莉·卞在这本书中的表现可谓相当出色。本书的画面共十九个,纯粹的单页画面只有尾页一个,描绘了菲菲情绪转变的结果——她已经不生气了。

但是,单独画面大跨页却有十四个之多,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画面都是通过强烈的色彩和巨大的空间来完成的,比如全书第一个大跨页的出现,是菲菲开始生气时的脸部大特写,只见她肉嘟嘟的小脸蛋上,两颗宝蓝色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不但抿得紧紧的,还微微向下撇着,好像鼻孔都气得有点微微扩张了,甚至连两根金*色的小辫子都翘了起来!

作者通过放大画面强调主角的情绪,所以透过画面,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这个小主角应该非常、非常的生气。而接下来小主角一连串情绪的转变,也都是通过了一个个大跨页的渲染来完成,这种有意放大图像的安排,形成了强大的故事张力,强烈地牵动着读者的心。

莫莉·卞绝对是位了不起的色彩大师,她所创作的图画书的颜色与构图,对于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有着非常突出的强调作用,故事人物的情绪转折有多少,莫莉·卞在图书上的用色与结构转变就有多少。

第一个跨页中,红色倾斜条纹将不安与危机引入到宁静当中,用金*色锯齿状勾勒出大猩猩的轮廓线,突显出它是整个纷争的焦点;随后,在菲菲情绪爆发时,浓郁的红色与深紫色交缠混合,渲染出沸腾的气氛,突显了人物情绪的强烈与想象;

接下来的跨页则是以暗绿色与深棕色为主体的树林,暗示了菲菲在情绪宣泄后,随之而来的低落以及悲伤;然后是大面积白色,表达菲菲的情绪得到了缓解;紧接着是白色、蓝色、绿色的交替出现,说明菲菲的情绪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最后,又回归到了灿烂温暖的家——*色的。

还有,菲菲在争夺大猩猩的过程中输了,跌倒在卡车上,露出了她穿在脚上的袜子,一只紫色,一只绿色,作者通过这一个细节,提示了菲菲是一个个性突出,不被传统常规所束缚的孩子。

同时,莫莉·卞通过色彩表达情绪的用心与细致,还体现在勾勒故事人物以及事物的轮廓线条颜色的转变上,如玩得开心时的菲菲,勾勒身体的线条是*色的,随着她情绪的变化,由*色变成橙色,再升级为红色,这时候不单单她自己,包括处在她身边的事物也通通由红色线条勾勒。

作者通过这种环境渲染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极度生气时,不经意间会将怒火波及到周遭的一切事物上,你是什么样的情绪,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所以在菲菲情绪平稳下来的过程中,先是她身边的树林轮廓线条颜色变浅,然后是菲菲的轮廓线淡化成橙色,直至她不再生气时,恢复成为平和的*色。

最让人感动的是,第十四个大跨页描绘的远景画面,作者通过强调海平线,将菲菲的渺小与世界的广大对比突显了出来,不但菲菲被这个充满了蓝色、白色、绿色等平静、柔和、开阔色彩的广大世界安慰到了,我们也被这个宁静且美好的画面安慰到了。

4.阅读建议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小细节没有,从菲菲生气到现如今发泄的阶段,她的家人都没有进行任何干涉,也没有出现在画面内,甚至还很放心她一个人跑出家门。

或者是因为妈妈正视了菲菲的情绪,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因为某些事而生气的时候,所以在菲菲发泄情绪时,妈妈没有进行干涉,而是给菲菲留出空间,让她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当菲菲回到家中时,她同样没有任何说教,只用笑脸与拥抱迎接菲菲的归来。

没有妥协,没有说教,妈妈用爱与接纳的方式轻松地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这种方式是不是很高明?而我们从菲菲爸爸看的《种子》一书就可以看出,爸爸同样是用接纳的态度来处理孩子的情绪。

有育儿专家将孩子比喻成种子,将家长比喻成培育孩子的土壤,一粒种子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而家长对孩子情绪的接纳,何尝不是给土壤施肥,最终转化成种子成长的力量?毕竟,种子的成长力量虽说是从土壤中汲取而来的,但最终还是要靠种子自身的能量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菲菲生气之后,父母对她情绪的正视与接纳,给了她成长的能量,使得她可以勇敢地用自己的力量排解心中的愤怒。

由此可见,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这种情绪只是暂时的,无需急着想尽办法去帮他平息愤怒。我们只需告诉孩子发泄愤怒的方法,然后静待孩子释放自己的力量去排解内心的愤怒。

下一次,当孩子愤怒时,接纳他的情绪就是我们给予他最好的帮助。

目前,《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已正式上架,大家登录荟声APP即可免费借阅。如果你觉得这本儿童绘本还不错,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如果想获取更多儿童阅读资讯,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