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米最新壁纸完整版包含小米11青春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6月3日,第17届香格里拉对话会落下帷幕。

这次会议本来没把南海争端列入议程,然而,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仍将矛头指向中国,指责中国在南海“*事化”,并扬言美将帮助台湾建立防御能力。

联系到5月30日他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改名印太司令部仪式上的发言,不难发现,这位将*正打着拉上印度一起对付中国的算盘。

这主意看上去很美。不过,这事能成吗?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最近很忙。

在5月30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位于夏威夷)改名印太司令部的仪式上,以及6月2日新加坡第17届香格里拉会议上,他分别作了演讲。

两次讲话内容所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特朗普*府未来战略重心的布局,更反映出美国国内*治经济形势给其安全*策造成的影响。

1

为中国打造更大的“笼子”

回顾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虽然没有明着说与中俄存在“竞争关系”,甚至还强调了一下“合作”,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奥巴马*府不断从中东中亚“撤退”,并出台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很显然,这是将主要精力用在了遏制中俄、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之上。

年,奥巴马说:“中国好像一个八百磅的大猩猩,想睡在哪里就睡在那里”。

在经贸领域,他试图建立一个独立于WTO的贸易体系TPP。

名义上是“不能再容得中国掌握贸易主导权”,其实不外乎是想把中国跟美国及其盟友从经济联系上切割开来,便于自己日后对中国下手——少了“投鼠忌器”之忧。

在*事上,要把40%的海*兵力部署到亚太,“平衡”掉中国崛起的既有效果。

打个比方,他试图制造一个“笼子”来困住他眼中这个“大猩猩”。然而,中国崛起的速度超过了奥巴马*府决策者们的想象力,原先规划的“笼子”不仅无法真的困住中国,成本还高昂到成了美国“不能承受之重”。

为之奈何!

今天,美国将“亚太再平衡”战略变成“印太战略”,无非就是拉上印度,把印度当做一根更粗的“铁条”来使,目的就是造一个更大的“笼子”,继续试图围困中国。

在上述两次讲话中,马蒂斯大谈太平洋地区对于美国来说多么重要——当美国领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它就注定是一个太平洋国家。

在香格里拉会议上,他绝口不谈美国*舰在南海的所作所为,只是忙着指责中国在南海搞“*事化”,然后放话说:美国容不得哪个国家挑战美国营造“自由和开放*策”之努力的可能性,并且,扬言将帮助台湾建立防御能力。

由此可见,这届美国*府仍然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优势作为其未来的战略重点,与前*府的以遏制中国为目的的“亚太再平衡”如出一辙,并无本质性的变化。

2

为啥不再“逢奥巴马必反”?

具体到字面上,马蒂斯强调:

“随着美国向西聚焦,印太地区对于美国的持久稳定、安全和繁荣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打算依照自己的国家战略和*事战略构想,依靠盟友们的合作将这一地区建成一个对投资及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贸易都开放的区域。”

瞧瞧,就连战略目标是“建成一个对投资及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贸易都开放的区域”和实现这一战略的基础是“依靠盟友们的合作”,这些都与“亚太再平衡”的说辞别无二致。

这与特朗普上台以来“逢奥巴马必反”的惯常作风背道而驰。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两点:

其一,中国的发展确实让美国感到了战略焦虑。

不论是美国*坛内部“建制派”,还是特朗普这个“反建制派”,在这一点上是能达成共识的,在这个大前提下,特朗普不得不稍稍收敛起自己浓重的个人色彩;

其二,马蒂斯作为国防部长,在制定美国国家战略和*事战略上有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并且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马蒂斯虽然是*人出身,但他是在“建制派”主导的*治气氛当中成长起来的,其*治观念和思维方式显然是深受“建制派”影响。

由他“掌舵”的相关战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建制派”的既定轨道上,也就必然与特朗普路线风格迥异。

当然,马蒂斯的*治远见不仅体现在其独立性上,同样还体现在前瞻性和策略性上。

在两次讲话中,马蒂斯都刻意强调了美国这个战略并非一个对抗性的战略,也不强求这一地区的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即便是中国,也可以在尊重美国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成为合作伙伴。

看上去很美。不过,这事能成吗?

3

防长与总统“冰炭不同炉”?

上台一年多时间以来,特朗普花样百出,一边高喊着“美国第一”的口号,一边毫不手软地“薅盟友们的羊毛”,并且还在各种场合公然宣称对于各种多边机制缺少兴趣。

如此这般性格的“带头大哥”,自然让身后的一众“兄弟”忐忑不安。

不过,美国人应该庆幸,特朗普尽管是个“*治门外汉”,但是其经商履历带来的管理经验,使其在“用人之道”上并非毫无可取之处。这在他启用马蒂斯的决策上可见一斑。

或许是由于深知*事战略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可能导致后果的直接严重性,在经贸方面自信满满、把外交手段视为“圈钱大法”特朗普表现出了少有的谨慎态度。

应当说,曾经被冠以“疯狗”绰号的马蒂斯,确实是一个颇具*治头脑和远见的将*,远非只懂得撂狠话的哈里斯之辈可比。

他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单凭美国一家的实力,即便是在亚太地区勉强凑齐40%的海*兵力,也很可能无法有效阻止中国的进一步崛起。更何况,如果没有足够的盟友支持,这些海*兵力部署本身就会成为一个难题。

因此,马蒂斯一边给“老板”面子、坚称自己与特朗普没有*治分歧(“亚太再平衡”变成了“印太战略”,不管有心还是无意,也算是顺便给总统先生“下了个台阶”——毕竟,字面上的名字变了),一边仍然充满“建制派”味道地坚持强化同盟关系,努力维系各种多边机制来推行美国的“印太战略”。

正如马蒂斯在两次讲话中所强调的:

“但我们的国防战略并不是对抗战略。相反,它是一个理想主义、务实主义与合作的平衡。在符合我们的国际利益和盟友、伙伴的利益及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将继续寻求机会与竞争对手展开合作与公开的对话。我们将永远从实力出发去寻求和平。”

马蒂斯的用心良苦,我们都看到了。

然而,国家战略和*事战略不管多么重要,也从来都只能是作为国家*策的一部分。因此,马蒂斯规划的“印太战略”与特朗普路线很有些“冰炭不同炉”的意味。

惜呼哉?

如此显著的分歧,在当前的美国*治环境下,必然会给其战略日后的推进带来无数的麻烦。

4

除了吓唬盟友还能做啥?

当下,由于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出自己奉行和平发展路线的诚意,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相对缓和,不仅远未达到紧张得不可调和的程度,反而存在许多合作共荣的空间。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若想要想巩固同盟关系、甚至将这些盟友拉上遏制中国的轨道,必然要在*治和*事上为之提供安全保障,在经济上给予对方可观的利益。

可惜,TPP的失败证明了美国在经济上自顾不暇,不但没法给小伙伴分一杯羹,反而要指望盟友给自己输血。

因此,马蒂斯的“对投资及自由、公平和互惠的贸易都开放的区域”目标所面临第一个挑战并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美国自己……

现在,在印太地区着力追求“自由、公平和互惠贸易”的国家是中国,而不是美国。最近,欧盟、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等美国盟友们对其贸易*策的评价似乎就可以验证这一事实。

或许,美国对于这个概念有着与众不同的解释——只有完全被纳入美国规划的轨道之中,才有资格被认为是不需要美国费心“从实力出发去寻求和平”的国家。

这跟美国前段时间告诫非洲国家要警惕的“霸权”,又有什么差异呢?

失道寡助,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发出了这个警告。

另外,尽管美国已经把“太平洋司令部”改为“印太司令部”,可是,在实际*事部署上,迄今尚未作出相应调整。

究其原因,英雄气短,还是短在了一个“钱”字上。

向盟友提供*事保护这种花费更加巨大的措施,可实施性显然微乎其微。

马蒂斯提议的那些“*事交流合作和培训”,对于“大哥”身后的一票“兄弟”而言,诱惑力远远不够;至于放宽*贸等措施,似乎更有点让盟友“自备干粮搞革命”的味道。

一点“甜头”都没有,谁会冒着让自己家变成战场的风险让美*进驻呢?

今后,美国除了继续把中国描绘成“八百磅的大猩猩”去吓唬盟友之外,还有什么法子能够推动盟友们更加积极地为其卖力呢?

巩固盟友尚且是个难题,培育新伙伴关系,前途恐怕更加坎坷。

5

你以为印度人傻吗?

在香格里拉会议讲话中,马蒂斯“热捧”印度总理莫迪,这也应该算是他推行自己所积极主张的“培育新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实践。

被美国选上的印度,一直在“做大国梦”不假,借助美国的扶助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动力也客观存在,但是,印美合作能走多远呢?

目前,美印之间在*事技术上互动频频,美国同意与印度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先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但是,如果仔细看一下双方合作程度,就会发现,事情比我们看到的表象复杂许多。

阿帕奇

现在,印度塔塔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的合资企业只能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机体结构部分,美国仍然独自严密控制着最为关键的火控、动力等核心技术。

这种合作能给印度带来多少好处?恐怕也乏善可陈。如若不信,敬请回顾一个类似的范例——当年麦道公司在上海合资企业生产机头和尾翼等部件,对于中国自主大飞机计划的影响究竟如何……

印度人不是傻子,等到初期合作红利用尽、又无法继续推进,他们必将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领会这些“合作”的实质意涵。

另外,对于可能发生的美*部署变动,印度未必会完全放心。

一直以来,印度的海洋战略目标是在阿拉伯海到马六甲海峡之间的范围内取得制海权。

现在,“印太司令部”还只是空有其名,没能做到统一指挥管辖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区域的美*兵力。但是,如果未来美**事战略调整真的推行到了这一步,毫无疑问,印度一直追求的“制海权”必将面临来自美*的直接挑战。

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国家,欧亚大陆的广袤性决定了我们仍然还有相当的空间可供经贸线路发展。可是,对于两面面海、一面高山阻隔的印度来说,“制海权”一旦有失,后果是承受不起的。

因此,单从这一点来看,印度真的会对美国心无芥蒂么?

并且,从印度的经济形态来看,难免将成为美国当前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下一个受害者。

6

有的事注定做不成

美国*局形势也是个问题。

上文提到,在遏制中国方面,美国的国内“建制派”*治精英们和特朗普及其“鹰派”支持者们达成了共识。

但是,这个“共识”不足以拉动双方“冰释前嫌”、进而完全走到一起——*治斗争已经使得特朗普*府的决策团队难以真正稳定下来:

一方面,由于缺少*派机器的支持,特朗普无法募集足够具有*治经验的高级官员加入其*府;

另一方面,即便是身在*府内,也有许多官员无法认同特朗普的*见,冲突也难以弥合。显而易见,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由于激烈的*治斗争,特朗普团队里诸多外交、经贸和*治等领域的*策精英,或是扬长而去,或是黯然离场。

诚然,马蒂斯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将*和*治家,但是在这样一种与自身理念充满矛盾的*治环境中,他的独立性和远见能够保持多久?并且,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呢?在这样的*治局势下,相关战略或*策能善始善终吗?

这些有趣的问题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次得到解答。

但是,马蒂斯将*的讲话中有一个问题无须等待时间给出答案——他试图通过扩大对台湾的*售来牵制中国这一招,注定不会成功。

事情很简单,依照目前的形势,如果美增加对台湾*售,恐怕照样没法改变台海两岸的力量对比,只会鼓励那些“ ”分子干出来更多的蠢事,始速祸焉罢了;

如果自己急赤白脸地亲自跑来“帮忙”,无异于是“踩红线”,坊间流传的“美国*舰停泊高雄之日就是武力统一之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千里岩瞭望智库特约国际观察员

来源:瞭望智库(zhczyj)

华山穹剑——中国*事文化讲坛主办:时*分析、*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