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房间,翻出了尘封在角落里的旧手机,我将它布满尘埃颗粒的身体擦拭干净,拿在手里重新端详,它曾经陪伴过我度过些许时光,在它再次进入黑暗之前,我拍了一些照片,请再一次欣赏一下这个高龄电话的旧时代设计。
年,距离雷*提出全面屏概念已经过去了5年,手机们的工业设计从正面看,已经演变成了宇宙国的美女一样,非常的难解难分了。
回看6年前的小米手机,那时候的小米,还没有如今这么肆无忌惮的土酷设计。相比与今天的小米,竟然显得相当简约与严谨。
那么就让我们探究一下,两个时代产品之间设计上的变化,与传承。
我手上这台是年1月发布的小米note,也是小米第一款note系列手机,标志着小米正式开发了大屏系列产品,处理器为骁龙,这也让它在年的夏天缺少了为地区气温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整体为目前通用的玻璃背板与金属边框组合成三明治的结构。让人看着就胃口大开。
背部从金属边框左右两端向中间收窄。背面2.5D的弧形玻璃连接边框,也是今天绝大多数手机延续的配方。
小米note的重量仅为g,6.95mm的厚度,低于年9月发布的iPhone6plus的7.1mm,和如今动辄g的手机相比,拿在手里就没有那么摇摇欲坠了。
手感非常轻巧,加持号称物质文化遗产3.5mm耳机口,可以说是极其先进的技术结晶了。
金属边框由小米4的不锈钢换成了铝合金,降低了机身重量。
JDI提供的5.7寸PLCD屏幕,在当年是毫无争议的大屏,像素密度为ppi,屏占比74.42%,采用第三代康宁大猩猩玻璃,虽然不是2K,视觉效果也很出色。
背面万像素的主摄像头没有突起,与后盖贴平,显得非常人畜无害,f/2.0光圈,光学防抖,LED双色温闪光灯,实时HDR,支持4K30帧视频拍摄。
Logo位于中线偏下,如今这种布局方式也很少了。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单个像素尺寸2μm。
出厂版本从基于Android4.4的MIUI6最终停留在MIUI9,非常巧妙地形成中心对称。
电池容量mAh,在无数断电熬夜的晚上,持久且令人安心,但不支持储存卡扩展。
移动联通双4G网络,支持GPS导航GLONASS导航北斗导航
蓝牙4.1Micro-USB接口eMMC5.0闪存
屏幕下方为三颗经典电容式触控键,这个造型依旧能在今天的最新的银河系21手机上看到
内置2颗ADIADA(小米定制版)运放芯片ESSHIFI音效ESK2M音频解码芯片2颗德州仪器OPA2运放芯片。
经过了这些年的改变,以前一些习以为常的设计已经烟消云散了,而一些不足也得到了生机蓬勃的改良。从旧机上看历史发展的痕迹,是一件非常千人千面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