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想,假如上帝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什么呢?或者我将怎样享受这份幸福呢?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也请你顺便想象一下吧,请想想这个问题,假定你也只有三天光明,那么你会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呢?你最想让你的目光停留在什么地方?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纳米-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也就是光波。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前房和瞳孔进入水晶体,再通过玻璃体投射到视网膜上。
从上面的定义和概念,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视觉只是一个光波感受器,或者说接收器,把外面接收到的纳米-纳米之间光波通过接收转化,传递到我们的大脑,通过复杂的神经系统转化成我们看到的图像。
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跟我一样好奇,纳米-纳米之外的超出我们感受的光波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狭隘的目光会不会一直在欺骗我们?
有一篇大家都很熟悉的二年级课文《画杨桃》,文章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从这篇课文的故事我们知道,完全依赖于视觉在观察世界的我们,有可能看到了很多的假象,也有可能一直在看不全面的真相,这篇课文的故事很浅,但是,道理很深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因此,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太过于武断地下结论,我们要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思考一下,多问一个合理吗?真相会理我们更近一点。
我想起哲学里的一句话:逻辑比事实更可靠。所谓的逻辑就是我们的大脑思维进行的理智判断,所谓的事实可能就是你看到,我们太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了,总说眼见为实。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很多所谓的眼见为实,就如同海市蜃楼,你确实看到了,但绝不是真实的。
瑞典著名作家汉斯·罗斯林在《事实》中讲到:
如果让大猩猩来做选择,随机选择,至少正确率也会在33%左右(每道题目是三个选项),而人类的成绩却是在10%,所以这不是用缺乏信息可以来解释的,而且和人的智商及教育也没有关系,因为大学教授的测试结果也一塌糊涂,这种错误属于系统性错误。
他指出,只要你是人类,只要你不是对这些问题做过专门的、深入的思考,你再本能上的判断就是错的,如果带着这些错误的判断来行动势必会对决策带来误差,甚至可能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
我们不要太过于依赖视觉所带给我们的真相,我们要拥有《事实》提供的思维方式,避免情绪化决策!认识情绪化本能,作出相应改变,摆脱非理性的困扰,重新把能量投入建设性的行为中!你就能:远离焦虑、变得乐观、充满希望、变得理性、发现潜在的商机、作出有效决策。
最后,回到开始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看到全部的光波会怎么样?你会看到各种红外线、紫外线、甚至wifi信号等等,你看到的宇宙也将不再是黑暗的,一定热闹非凡,说不定你还能看到外星人,他们可能就生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波之外。我想最后你一定会疯掉,因此,大概可以断定外星人可能都疯了,毕竟看到太多不该看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