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注意力负荷理论,看看我们的带宽型思维
TUhjnbcbe - 2023/7/15 20:52:00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越是在这个变化不确定的世界,越有必要静心思考,夯实认知,好好沉淀自己。

你好,我是「爱思考的大熊」。

今天聊一聊,认知心理学,注意力系列里的概念,注意力的负荷理论。

看不见的大猩猩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们找了一群学生,拍了一段短视频。

在视频中,会看到两组运动员边跑边传篮球,一组穿黑T恤,一组穿白T恤。

然后他们找了一些志愿者,只需要他们边看视频,边计算视频当中,穿白T恤的运动员,到底传了几次球。

同时,视频里,有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玩球的队员中间,猛拍自己的胸脯,然后又跑走了。整个过程不到9秒。

然后,有一半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只“大猩猩”,甚至里面有些人再次回看视频时,坚称和第一次看到的不是一个视频。

这个被叫做“非注意盲视”。

就是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时,对其它信息,就好像“瞎了”一样视而不见。

另一个类似实验:

电脑屏幕上有几个十字交叉的图像,每个十字交叉图像,都有一条蓝线,一条绿线,且其中一条比另一条稍长一点。

有些志愿者,被简单要求,判断哪条是蓝线,哪条是绿线;复杂要求的,要判断哪条更长。

同时,志愿者要戴上耳机。在实验过程中,会随机播放一些声音,有时混在白噪音中。

实验结束,那些要作复杂判断的志愿者,听到声音的人数大大少于只需要判断哪条是蓝线,哪条是绿线的志愿者。

这个,被叫做“非注意失聪”。

就是当一个人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时,对其它信息,就好像"聋了”一样听而不闻。

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下面的负荷理论和实验,能更好说明这一点。

注意力的负荷理论

年,心理学家,找志愿者做了这么个实验:

志愿者,要完成两项任务-语音跟读单词列表和灯光检测。在跟读任务中,志愿者必须留意灯光信号,并在看到灯光信号时尽快按下按键。

通过操纵跟读任务的性质,心理学家可以改变知觉负荷。如果:

1、志愿者,只需跟读一列单词,知觉负荷非常低,超过一半的人,都能边跟读单词,边在看到灯光信号时按下按键;

2、志愿者,需跟读两列单词,但一列是男声,一列是女声,容易区分,知觉负荷比1高但仍较低。一半左右的人,也能边跟读单词,边按键;

3、志愿者,需跟读两列单词,但都是同种声音(只能通过内容来分辨),知觉负荷就很高了,只有少数人,能边跟读单词,边按键。

负荷理论,用白话来讲,就是说:注意力是受我们知觉控制的。

而知觉,就好像网络通路带宽一样,是有容量负荷的。

如果一件事要用到较多的计算、思考,相当于带宽容量就被占用塞满了。那额外事情/刺激,压根就过不了这个通路,我们意识也注意不到。

就好像上面的例子,需跟读两列单词,但都是同种声音(只能通过内容来分辨)。

这对志愿者来说,就需要比较多的计算、思考,知觉带宽容量被占用塞满,而灯光信号这个额外刺激,就过不了志愿者的知觉通路,他们注意不到。

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注意力都注意在仔细听和跟读两列单词上。

在《洞察:精确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美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艾美赫曼写道:

我们生来就具有过滤信息的本领,这让我们能够把注意力聚焦于那些被多重感官输入大脑的信息中那些有限而重要的部分。

如果没有这个本领,我们就无法成为不断进化的物种。如果史前的猎人需要躲在高高的草丛后面等待羚羊经过,若他不放过视线中每一片摇动的叶片的话,他将永远捕不到猎物。

学会在混乱的世界里有所选择地处理信息,是我们能够在一个拥挤的餐厅里和人继续谈话,一边帮孩子背诵九九乘法表一边开车,或者在嘈杂的观众面前比赛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当下最重要的东西,会有效地做出筛选,而且几乎注意不到自己是如何筛选的。

这种「带宽型注意认知」,有好,也有不好。

好的是,你的大脑,天然就能帮你过滤大部分信息,保护你避免被信息轰炸大脑“宕机”。

不好的就是,如要你自己没意识,可能会忽略当前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力负荷理论,看看我们的带宽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