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猫
「大号手环」
王境泽的「真香定律」说明了一点:话别说太死,可能下一秒就打脸。
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到了年开始彻底火了,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小米也开始跑步进场,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年10月29号,雷*开始给小米智能手表造势,声称「市场上绝大部分智能手表其实是大号手环」。
11月5号,雷*在小米CC9Pro发布会上,顺便发布了售价元小米智能手表。两个月过去了,销售成绩已经出来了:累计评价刚刚破1万多点,好评率一路下滑到87%,让人大跌眼镜。
年1月3日,刚刚过了2个月,小米手表Color发布,售价元,主打长续航大屏手表,没有独立系统,主要功能和小米手环基本一致,妥妥的「大号手环」。
其实雷*不用尴尬,「大号手环」未必是一种妥协,有时候追求极致才是错的。
屁股决定脑袋,厂商总会站在有利的角度,去介绍自己的产品,毕竟上面凝聚了全公司的心血,说说好话无可厚非。但数码评测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剥开商业的包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还原产品的实际体验。
星巴克的咖啡
小米手表Color元的定价褒贬不一,要看价格参照物是谁。
对比元的小米手环4,小米手表Color只不过是换了一块1.39寸的屏幕,换汤不换药,贵了元不值得,或者说有一定的溢价。
对比华为智能手表GT2,小米手表Color外形、功能、续航都很相似,除了不能听歌,没有麒麟芯片A1。但是,小米手表Color的价格只有GT2的一半。
对比起小米智能手表,小米手表Color的功能没那么丰富,但是续航长达14天,吊打一天一充。
小米手表Color元的定价,平淡无奇又暗藏玄机,刚好卡死在「中间值」。
有人说:只要在星巴克,人们才心甘情愿喝40块钱一杯的咖啡。但是,星巴克的成功不是产品的成功,而是品牌营销的成功,它充分地运用了「价格锚点」这个商业技巧。
星巴克常年放着「水中贵族」依云矿泉水,售价高达22元,销量寥寥无几。消费者也不傻,咖啡只比矿泉水贵几块钱,为什么要买矿泉水?
天价矿泉水当然没有老实人接盘了,但是有了依云矿泉水这个参照物,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多花几块钱买咖啡是值得的,然后心甘情愿掏钱。
这里就利用到了「价格锚点」的第1条定律:权衡对比,消费者会根据同类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商品的价值。当猪肉涨到35块钱一斤,你还会觉得45块钱一斤的牛肉贵吗?
22元一瓶的依云水,让星巴克咖啡的高昂售价,在那个场景下变得合理了起来。元的第一代小米智能手表,虽然销量惨淡,但是却开辟了更广阔的价格空间。
第一代小米智能手表,是用来打响招牌的棋子,也是被当作炮灰的「弃子」。
「价格锚点」的第2条定律:避免极端。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价格适中的产品,不喜欢走极端。
元左右的小米手环4是最低档次,元的小米智能手表是最高档次,定价中庸的小米手表Color,可能才是真正的主力出货机。
小米真的用心良苦啊……
小米手表Color上手:未必是一种妥协
首发当天,我就拿到了小米手表Color评测机。上手体验了4天,给各位朋友一个消费参考意见。
先说结论:只要不拿来和苹果比,「大号手环」未必是一种妥协,因为这是一个成熟的方案,经过了市场的充分验证。
小米手表Color采用1.39英寸A屏,外屏为康宁大猩猩3代玻璃,圆形表盘直径46.2mm,戴在手上很显眼;
外形设计接近传统手表,屏幕的边框处,还有类似「时间刻线」的花纹。这个设计不够简洁,因为有时候会和表盘壁纸冲突,显得很臃肿;
表盘的背面是触点式充电接口,不支持无线充电,稍微有点遗憾;
硅胶表带有6种颜色,并且内置各种IP的表盘壁纸,交叉搭配有非常丰富的选择;
mAh电池,续航长达14天,媲美华为GT2,同时重量只有40克,刚好在承受范围以内,不会累手。
小米手表Color名副其实,「多彩颜值」就是它的主打卖点,简单、直白、没有更高深的含义,我喜欢这种坦然。
小米不是第一个做智能手表的厂商,早在几年前,三星就踩过智能手表的雷,华为年发布的第一款智能手表,就是独立系统,支持安装21款第三方APP。但是,它们无一例外都是高调入局,低调收尾,最后都跑去搞「运动手表」了。
事实证明,高通复制不了苹果的成功,WearOS破绽百出。安卓厂商想把智能手表做成「迷你手机」,根本就不现实。小米当然也不例外,没必要期望太高。
没有人会在手表上刷B站、看直播,还得一天充一次电。对消费者来说,智能手表的唯一意义,就是每天花几分钟看看时间、查一下数据,这样就足够了。做成「大号手环」,走装饰品路线,才是当下的正解。
我连续戴了小米手表Color三天,说说内心的真实感受:它没有存在感,也没有额外的烦恼,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功能表」。因为太简单了,所以很省心。
小米手表Color有什么用|基础
1,基础交互
手表的右侧有两个按钮,上方的按钮是主菜单,呼出系统功能;下方的按键是快速进入运动模式,记录运动数据。
表盘采用简单的手势操作,左右滑动可以滚动调出心率、能量、睡眠时间、天气、精神压力、步数热量的数据详情。在手环你只能看到当前的瞬时心率,但是小米手表color的屏幕大,显示内容更多,所以可以直接看到24小时内的心率变化,根本不用打开手机。
桌面上滑,可以快捷呼出工具栏,其中包括手电筒、屏幕常亮、锁定手表等选项,符合直觉。工具栏最显眼的位置就是「小爱同学」,连接手机蓝牙状态下,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小米生态家电。
这也提醒了我一点,可穿戴设备的优势就是24小时贴身。未来Alot的控制枢纽,可能不是手机,更不是电视,而是智能手表——我迫切地希望厂商改进一点,智能手表可以没有SIM卡,但是一定要能连接WIFI,否则无法单独控制家电。
问题是,小米手表Color不能连蓝牙耳机,不能听歌,同时也没有喇叭。所以小爱同学只能听指令,无法用语音交互,体验大打折扣。
2,基础功能
有趣的是,虽然是一个「功能表」,但是小米手表Color把功能都做成了「APP」的样子,视觉上给人一种功能很强大的错觉。
时间管理方面,分为闹钟、计时器、秒表。闹钟是以震动的方式实现的,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设定,轻触一下小睡十分钟;计时器是自定义一个时间,到点了,震动提醒;秒表可以连续打点,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除此以外,还新增了气压计、指南针、呼吸训练等新功能。个人最常用的就是「查找手机」了,因为我经常忘了把手机放在哪个角落。现在只需要在手表上一点,就可以立刻唤起响铃,瞬间找到手机的位置。
连接到「小米穿戴」之后,可以在手表中插入股票卡片,随时检查资金动向。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功能,我选择忽略。
小米手表Color支持支付宝离线支付,前提是需要先在支付宝绑定,并且往设备里面存钱。这个钱真的是「离线」的,存多少用多少,没钱了要重新充值,不能直接联网支付。
设置好了之后,哪怕手机没电,只要手表里面的零花钱有余额,也可以用付款码进行离线支付。
尽管小米手环4上也有这个功能,但是屏幕狭小,用起来很尴尬。而小米手表Color的屏幕尺寸更大,付款码清晰、齐全,成功率非常高。这两天用它在便利店实测了一下,支付过程的确非常顺畅。
小米手表Color有什么用|进阶
1,新增两个维度的健康数据
除了常见的步数、心率、睡眠记录功能以外,小米手表color还额外新增了「能量」和「压力」数据,这是新鲜玩意,就跟大家重点讲讲。
「能量」是这样的,它根据你昨晚的睡眠质量作为基准,从步数、心率等数据,用算法推导出用户现在的剩余精力,从而给出一个数值参考。像我这样天天失眠,基本每一分钟都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很巧的是,我开始有很强的困意时候,能量基本都降到了20以下的时候。
「压力」,通过心率变异值,根据算法来判断身体压力,从而间接反馈心理压力。我是一个长时间坐着办公的人,这个「压力」的数值,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的状态。比如我刚起床的时候,压力值是24左右。工作忙,比较焦虑的时候,压力值在65左右。
可穿戴设备厂商佳明,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写到:心理上感觉的压力,最终都会体现在生理反馈上。「能量」、「压力」这两个新增的数据,虽然很鸡肋,但确实可以提供更广维度的健康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绑定公交卡、模拟门禁
售价高达元,小米手表Color当然支持绑定公交卡,在APP里面可以直接绑定。查了一下,目前京津翼、厦门地区已经支持免开卡费,未来「0元开卡」应该是一个大趋势。
根据我所在的定位,小米穿戴自动给我推荐了「岭南通」,开卡费用29元,充值最低20元起,加起来就是49元。实测在息屏状态下,nfc会直接唤醒默认公交卡进行支付,随手一碰就可以刷卡成功,非常方便。
模拟门禁是我最期待的功能,但是遗憾的是,小米NFC只能模拟未加密的IC卡,而我们小区的门禁卡是全加密IC卡,尝试数次之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有一位数码发烧友破解出了模拟加密IC卡的方法,但是成本昂贵,过程太复杂,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结论就是,大多数小区都采用加密IC卡,模拟门禁这个功能使用场景十分有限,要花很多心思,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没有参考价值。
3,运动健身
运动模式也是老生常谈了,室内单车、跑步、健走、越野、登山,该有的运动模式基本都有。奇怪的是,官方宣传的游泳模式,暂时还没有看到,可能要等后续系统固件更新。
比较人性化的在于,可以进一步设定运动目标,可以单独根据时间、距离、消耗热量选项来设置一个运动目标,达到目标之后,将以震动来进行提醒。
当然,如果只是随便练练,系统默认就是「无目标」模式,顺手一点就行了,不需要额外操作。
4,关于APP通知
在小米穿戴中,可以设置哪些APP为「允许通知」的类型。像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