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8 17:52:00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好奇:人类的双足行走是如何演化的?尤其是,人类的直立行走起源于何时?根据化石内耳半规管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李强研究团队联合纽约大学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人类直立行走或许起源于禄丰古猿型的运动方式。近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创新》(TheInnovation)。禄丰古猿化石产地云南网资料图距今万至万年前的晚中新世,禄丰古猿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其化石在云南的开远、元谋、禄丰、昭通和保山等地都曾被发现过。2月6日,前述论文第一作者张逸男博士告诉澎湃科技,目前包括灵长类、啮齿类和一些爬行动物的研究都表明,半规管的形态和尺寸,与动物的运动方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团队采集的现生猿类的数据也显示,不同运动方式的猿类具有不同的半规管形态。而具有相似运动方式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则具有相似的半规管形态。判别分析与猿类运动方式演化历史。研究团队总结出猿类运动方式演化的三段式模式。从禄丰古猿型的运动方式,以南方古猿为代表的早期人类向双足行走的运动方式演化。年至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和云南考古所在禄丰县的石灰坝村附近联合发掘出多个禄丰古猿头骨化石,成为研究人猿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引发国际学术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