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由人择原理看众生本具的圆妙佛性
TUhjnbcbe - 2025/1/13 20:5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www.wangbawang.com/

动物学家黛安·福西在东非丛林中近距离观察大猩猩达18年之久,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观察记录。其中谈到这样一个特征:大猩猩在进食的时候会唱歌。

不过,大猩猩的喉咙能发出的音节种类有限,与其说是在唱歌,不如说更像是抑扬顿挫的口号。研究者发现,这种口号的作用是让群落的首领向成员们发出这样的信息:“可以开吃了!”

其实,不只是大猩猩,其他拥有咽喉结构的大型动物也会在进食时发出特定的声音。相比之下,人类倒成了异类。长辈经常告诉晚辈们吃饭时不要说话,否则容易呛噎。

这是进化的结果。人类为了便于发出丰富的音节,组成有意义的语言,在进化中将控制咽喉的会厌软骨调整到了比较低的位置。而大猩猩以及其他动物的咽喉结构决定它们发出的音节种类受限,难以形成语言。人类近亲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拥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手语系统,能用手势传递许多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但这种交流不能通过声音来完成。

人类的咽喉结构变化是有代价的。动物的气喉和食道分开,不是为了在吃饭的同时唱歌这么简单。丛林世界中险象环生,即使捕获到猎物,也不能保证可以安然无恙地将食物送进肚肠。在吞咽的同时保持呼吸就能尽快进食,甚至能边吃边跑,对生存有益无害。而人的咽喉结构就无法做到了。

现代人类统治地球,当然已经充分认识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吃饭同时控制气息的能力。但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艰难求生时,选择了一条与所有其他动物相背离的路线,显然不是因为提前预见到建设在语言基础之上的灿烂文明。不得不说,这都是自然演化导致的奇妙因缘。

能驾驭语言的是人的大脑。人类的大脑进化发生于产生语言之前,是一个更为特立独行的过程。

如果看猩猩的体型和肌肉力量,会令人类显得十分孱弱。与人类体重相当的猩猩,力量却能达到人类的7倍。猩猩之间嬉笑打闹的动作就可能将人类扇飞。不但力量弱小,人类的奔跑速度也慢,又不能上天,也不能下水,曾经猿人在树林中的生存技能也被抛弃掉了。

发展大脑这条演化路线似乎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进行的。人类身体上的劣势太大,实在无法弥补,就只剩下增加智慧这唯一的选项了。古猿用前臂在树枝之间悬挂移动的生活方式,使身体器官适应了直立式的构造。这解放了前臂,可以用来做灵巧型的工作。由此,原始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走上了通往高等智慧的道路。

大脑是一个高耗能的器官。人类的大脑容量约为毫升,重量占整个体重2%,但能耗却占到总能耗的25%。黑猩猩的脑容量为不到毫升,能耗只占8%。人类为了维持这个高耗能的器官,就要在肌肉上节省,否则便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消化的时间。

跟发展咽喉发声能力相比,发展大脑是一个更加高风险的选择,如果此路不通,就会像地球上曾经不计其数的物种那样悄无声息地灭绝。

值得庆幸的是开发大脑和语言这条进化路线在绝境中生存下来,然后柳暗花明,迎来了人类文明大繁荣。假如有人问,为什么人类在地球生物中间独具智慧,如此与众不同?神秘主义宗教的回答可能是造物主别有目的的设计。而人择原理的回答是:正是因为有了人类智慧,才能提出这个问题;如果世界上没出现高等智慧,也就提不出这个问题了。

人择原理最早是物理学界提出的,针对的是物理现象中适应生命的种种奇妙的巧合。首次探讨这个理论的是天体物理学家布兰登·卡特,其观点后来一般被叫做弱人择原理:我们之所以存在于这个时间和空间位点,是因为这个位点提供了我们存在的可能性。

譬如,人类生存在地球上,是因为地球的温度适合人类生存,其他星球则不可能。人类出现于地球形成45亿年后,是因为这个时期塑造了大气地理结构和物种的多样性,使高等智慧能够进化出来,而更早时候则不可能。

强人择原理对宇宙的物理参数提出更强的要求。比如,我们的宇宙在膨胀,并会在某一时刻开始坍缩,如果宇宙天体的规模不够大,这样一个周期便不足以进化出高等智慧,所以宇宙一定要够大才行。再比如,如果基本物理参数不是像我们观察测算到的这样,那么就不太可能形成高原子量的化学元素,或者不太可能形成恒星,或者不太可能形成有机物。

看起来,人类的诞生充满了无数的巧合,“就像一阵飓风将散落的零件组装成一辆跑车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我们从人择原理知道了,只有出现了人类后,才有了赞叹宇宙玄妙的可能。也许跟我们生存的宇宙同时还并行着无数其它宇宙,那里的物理参数不够凑巧,飓风没能将零件恰好组装成跑车,于是也就没有高等智慧,一片死气沉沉,没人来赞叹其美妙——或者惋惜其不够美妙。

又或者,在我们的宇宙大爆炸以前和大坍缩以后,已经或将要经历无数轮各式各样的情景,其中只出现很少的几次高等智慧。不过这只是猜想,一切无从得知。总之,人的生命凝结了种种奇迹,生而为人则应该知晓并接受这些种种奇迹。

不同于宗教常见的创世神论调,佛教中的佛位表示的是彻底觉察的最终智慧。一切觉悟者皆可成佛。佛教不宣导世界由独一无二的神所创,对世界的元初并不详加分辨,通常贯之以“无始”之称,就是说没有一个创世时间,因此也就没有特定的创世者。

于是,洞达觉悟的能力也不是哪个主宰者赐予的,而是原本存在于众生的心中。在《圆觉经》中,开篇第一品,文殊师利菩萨请示世尊『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世尊便正面回答道『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就是说,佛性是世人本具的,清净觉相本来就在内心安住,只是人们被愚昧迷妄的各种乱象所误导了,才识别不出自身圆照本具的妙明佛性。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断除愚痴无明,使真实的觉悟能够自然显现出来。

『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归根到底,佛法本体为什么存在?在经中并不探究这个问题。虽然其他宗教所赖的创世神的说法简单直接,但并不被尊重事实的佛教接纳。佛陀只是不断教谕,它就是存在,就在那里,达到觉知境界后就能自证自悟。

对于这个晦涩的问题,现代人就可以用人择原理来理解。宇宙物理规则是周遍十方的,生物解剖结构是人皆具备的。每个人的佛性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一定要它存在了,才使得觉悟成佛成为可能;如果佛性不存在,就不会出现佛法修行的问题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人择原理看众生本具的圆妙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