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如何精读一本好书,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TUhjnbcbe - 2025/1/23 19:36:00

“手拿锤子之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我就想知道我会死在何处,然后我永远不去那里。”

“不要同一头猪摔跤,因为这样你会把全身弄脏,而对方却乐此不疲。”

这些智慧而又风趣的名言都来自一部经典的作品——《穷查理宝典》,这本书集合了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一生的智慧结晶。

在豆瓣上,这本书累计有2万多人评价,最高给出了8.9分。很多读者读完后,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买的最贵也最值得的一本书,重视跨学科思维,不断突破自我。

适合反复阅读,改变人生轨道和思维方式的好书。

为了帮你读好这本书,我们特别邀请到重阳投资合伙人舒泰峰老师开设了《穷查理宝典》。他将用20讲带你读懂芒格,用芒格心性八法和思维八法,开启你的财富与人生的认知升级之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舒老师的精读发刊词吧。

1

《穷查理宝典》为什么值得精读?

这一讲是精读的发刊词,首先,我们就要回答一个问题:《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到底有多好,值得我们精读?

先说说我个人的感受,我认为衡量一本书是不是经典有两个重要的指标:第一个是,它是不是足够颠覆你的认知。在我个人的阅读史中,曾遇到过很多好书,但是能用“醍醐灌顶”这个词来形容阅读体验的却屈指可数,《穷查理宝典》就是其中之一。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它时的场景,我感觉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忍不住要拍案叫绝。

比如,在给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芒格没有像多数导师所做的那样,告诉同学们成功之道一二三,而是给同学们开出了几味确保自己过上痛苦生活的药方。其中包括“要反复无常”“尽量不要从其他人身上吸取经验或教训”“遇到困难时请意志消沉”等。芒格说的当然是反话,这背后是他的重要思维法门——逆向思维。

芒格总是教导大家要“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他还特别喜欢引用一句民间谚语“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想一想,这种教导的方式是不是既俏皮又有用——知道如何避免痛苦,人生自然也就幸福了。

衡量一本书是不是经典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在第一次读完之后,你是将它束之高阁,还是放在案头反复阅读。《穷查理宝典》显然是后者,其中一些重点篇章我翻阅不下几十次,并且时常在文章中引述。我即将在湛庐文化出版的新著《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其实正是从我的一篇文章《芒格的十大投资心学》脱胎而来,不夸张地说,我是在用一整本书的内容,向芒格以及《穷查理宝典》致敬。每当有朋友要我推荐好书的时候,我的首选总是《穷查理宝典》。

在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之后,我再来进一步介绍一下,这本书到底好在哪里?毫无疑问,《穷查理宝典》有着丰富的多元价值。

首先,是它把投资的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让你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理解投资。巴菲特对芒格的评价是:“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很多。”正是因为芒格有这样的思想力量,所以这本书在投资界几乎人手一本,“宝典”二字当之无愧。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投资的科学,指的是宏观经济研判、企业基本面研究、估值这些可以“计算”的方面;投资的艺术则有关于心性认知。这两方面同等重要,但是在投资实践中,多数人更注重科学的一面,而忽视艺术的一面,导致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除了投资方面的价值,《穷查理宝典》还具备人生哲学方面的更广泛价值。芒格不仅是投资大师,也是人生导师。芒格经常将餐桌变成“讲坛”,对子女进行价值观教育,他最喜欢的教育工具是德育故事,讲的是某个人面临道德难题时,是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还有反面教材,讲的是某个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遭遇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灾难,生活和事业都损失惨重。

在《穷查理宝典》的中文版序言中,芒格甚至被认为不像是一个美国人,而是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士大夫。因为从刚刚我们说到的故事可以看出,芒格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的成功之道除了他超人的天赋,很重要的一条正在于,他实现了生活价值标准与职业价值标准的高度统一。

除此之外,芒格也是个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的人,除了投资,他也喜欢钓鱼和亲自设计建筑和游艇,也因此留下了一些笑料。比如,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上,他凭一己之力把游艇弄翻,害得巴菲特掉到湖里之类的故事。总之,通过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全面而生动的芒格,看他是如何在生活中享受幸福的。

2

《穷查理宝典》如何展现芒格的智慧?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成书背景。我们知道,查理·芒格是美国独立战争领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忠实信徒,就像本书第一章《查理·芒格传略》里提到的,芒格对富兰克林具有一种“不可磨灭的崇拜之情”。这或许跟富兰克林的传奇经历有很大关系,铁匠家庭出生的富兰克林非常热衷于读书学习和理财经商,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美国“国父”之一,是贫民阶层通过奋斗实现“美国梦”的代言人,美元面值的钞票上印着的正是他的肖像。富兰克林更是一个通才,身兼新闻记者、出版家、作家、慈善家、废奴主义者、人民公仆、科学家、图书馆学家、外交家和投资家等等多重身份。

在年到年间,富兰克林以“穷理查”为笔名,出版了他的《穷理查年鉴》(PoorRichardsAlmanack),而《穷查理宝典》(PoorCharliesAlmanack)的名字就是效仿的《穷理查年鉴》,可以说是芒格向富兰克林的致敬之作。

这本书以芒格在长达20多年里的演讲稿为主体,加上他撰写的少量文章,以及对芒格亲友的采访综合编著而成。

所以,《穷查理宝典》可以说是芒格毕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芒格被中国的读者所知也是因为这本书,以前他主要是作为巴菲特的搭档低调存在,这本书则让他大放光芒,确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地位。虽然后来又有不少书介绍芒格的智慧或者生平,但是都脱不出《穷查理宝典》的内核。所以,要了解芒格的智慧,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最佳选择。

但是,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本书不是芒格写就的,而是他跨越几十年的演讲合集。这就造成了本书的一个特点——散,它不像现在大部分书一样,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清晰的要点,它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芒格的思想精华散落在不同的章节中,同时又在不同的片段中重复。所以,初读这本书会让人感觉,虽然琳琅珠玉在前,却很难掌握它的全貌。

3

如何带你精读《穷查理宝典》?

这就意味着,读这本书需要有个框架的指引,那么,这个框架是什么呢?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已经提到了,《穷查理宝典》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重点不是介绍具体的投资技巧,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投资认知框架,是一本极好的方法论之书。

我认为,这套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思维方法,芒格在书中给出了许多思维的工具,我把它们总结为独立思考、逆向思考、长线思维、概率思维、格栅思维、辩证思维、风险共担思维、变化思维等等。另一部分是心性方法,它们分别是:谦逊、诚实、不贪、不妒、耐心、谨慎、豁达、理性。

我中学的时候痴迷武侠小说和武侠剧,当时有一个印象很深,就是每一种厉害的武功背后都有一套神秘的心法,一旦掌握了这种心法,武功招式就能融会贯通,天下无敌。

如果把芒格给出的八种思维比喻为投资的八项招式,那么心性八法就是它们的底层支撑。芒格思维八法和心性八法,一共十六讲将构成这次精读班的课程主题,它们背后对应着人类根深蒂固的一项项心智缺陷,只有避开这些缺陷,才能让我们在股市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这十六讲的课程,我们就可以把芒格散落的智慧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

另外,我们既然读芒格的作品,自然要了解一下传主的生平、个性以及他的价值观。事实上,芒格之所以愿意分享这么多思想,和他的价值观息息相关。同时,谈到芒格自然无法回避他的终生事业搭档巴菲特,这两位投资和思想巨人的相识相知是一种传奇现象,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亲密无间永不散伙,也值得深思。这构成了本次精读班的第一部分。

而在最后一讲,我将用清单的方式,把芒格的思想精华进行一个总结,这样可以增强这个精读班的实用性,列出清单并逐项检查,也正是芒格喜欢的工作方式。

在正式开课之前,我提供一个精读这本书的小技巧,你可以先阅读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这是芒格特别为此书而全面修订的一篇演讲,它集中呈现了芒格对于人类认知误区的系统理解。先读这部分有助于你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的框架,然后,你可以结合我的讲述,去阅读我在每一讲里关联的章节内容来看书。这样一来,就会对你理解全书的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精读班适合哪些读者,能带来哪些收获?

那么,你可能会有好奇,这本书适合你吗,哪些读者群体更适合阅读呢?

在我看来,《穷查理宝典》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首先,它特别适合于具备一定知识素养,却没有投资认知框架的投资者朋友们。投资这一行表面上门槛很低,它没有学历也没有文凭要求,更不需要持证,只要你成年了,并有几千块资金就可以开设账户,购买股票或基金。但实际上这一行水很深,想要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关键是需要具备一个投资认知的框架和体系。

很多朋友可能听过,A股投资者中有一个“七亏两平一赚”的说法,也就是十个散户投资者中只有一个能够赚钱,两个不赚不赔,剩下的七个都是亏钱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的数据支撑的。可见想通过投资股票赚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具备投资认知的框架就冲进股市,就像不戴氧气瓶就去潜水一样,凶多吉少。

其次,这本书也适合专业的投资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心性缺陷都是由进化机制所决定的。我们很多的认知机制早在遥远的先祖时期就已经确立了,由于基因的进化十分缓慢,导致这些认知机制虽历经万年却变化不大。举个例子,在我们当今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很难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威胁了,但是来源于原始社会丛林生活中的恐惧思维,依然深埋在我们的脑子里。在看到股价的暴跌时,杏仁体仍然会发出过度恐惧的警示,从而导致杀跌的行为。

股票和股市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跟我们先祖所面对的丛林生活截然不同。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大脑天生是不适合做投资的。有人说投资是一场修行,的确如此,投资中我们需要时常面对真实的、充满缺陷的自我,时刻需要明心见性。正如重阳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裘国根先生所说,“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即使是专业投资者,同样需要时时警惕,吾日三省吾身,以防止我们先天的认知缺陷把我们的行为带偏。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专业投资者,《穷查理宝典》也是值得在身边常备而反复阅读的。

还有,这本书也适合投资者以外的、所有有志于提升心性认知的朋友们。读完《穷查理宝典》,我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投资之道最终是做人之道,投资的这些道理同样适用于指导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它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活智慧,破解我们的生活难题,最终有益于我们的生活幸福。

比如,在第十讲中,芒格写道,“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一直都在等待麻烦的到来……我总是期待麻烦的到来,准备好麻烦来临时如何对付它,这并没有让我感到不快乐。这根本对我没有任何害处,实际上,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想想看,多少人一生都在躲避麻烦,而芒格却终生在期待麻烦的到来,这种人生的智慧和境界真是令人敬仰,同时也非常值得学习。

除此以外,这本书也是十分理想的家庭读物,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我儿子今年14岁,初三在读,我模仿芒格的做法,经常在晚餐时向他进行一些心智和思维启发。我也会跟他讲“铁锤人倾向”——在一个拿锤子的人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以及逆向思维等等。以他现在的年龄,或许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但是通过这种引导,我发现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表示大学的时候想选修心理学课程。如果你家中也有中学生,不妨也试试这么做,你甚至可以邀请你的家人、孩子一起来学习我的这个《穷查理宝典》精读。

5

为什么由我带你精读《穷查理宝典》?

当然,你或许还会有疑问说,芒格在投资界拥有非常多的粉丝,湛庐文化为什么要邀请我来领读《穷查理宝典》?我也在想为什么是我呢?我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我想可能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的跨界经历使我对《穷查理宝典》有别样的感情与体会。在年加入重阳投资之前,我在《财经》杂志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有10年的一线媒体工作经验,我善于把复杂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讲给你听。而且,得益于这样的经历,我自认为是一个有些见识的人。但是在我来到投资界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思维”和“认知”层面。我发现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以及背后的心性修养,跟常人有明显的不同。这种认知升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芒格、巴菲特等卓越投资家的智慧,我通过书籍和文章了解到了他们,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穷查理宝典》。前面我已经提到,这本书对我的冲击是醍醐灌顶式的,我热爱这本书。

其次,我在重阳投资的工作,验证了芒格的智慧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十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重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批老牌私募之一,创始人裘国根先生就是一位具有明显逆向思维特点的卓越投资家,他从不盲目从众,始终保持独立思考,所以取得了国内少有的投资战绩。在重阳多年的实战经验中,同样汲取了许多芒格、巴菲特等价值投资大师的智慧,这也让我更加认识到《穷查理宝典》的重要价值。

再次,我对《穷查理宝典》进行过系统的反复的消化。在第一次阅读《穷查理宝典》之后,我又阅读了起码几十本的投资经典著作,并结合团队投资实践撰写了《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本新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回过头来一遍遍地翻阅《穷查理宝典》,最终终于能够跳出书中松散的结构,看到芒格的思想体系。

此外,我还有一层背景相对也是比较特别的,我大学主修的是历史,对人文拥有浓厚兴趣。我之所以格外敬佩芒格,也是因为他的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文哲思。阅读芒格,我时常想到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所以在《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一书中,我专门创作了12节《老子对话巴菲特》,虽然名字取的是对话巴菲特,但内容同样也是对话芒格。通过这一系列创作,我认识到世上顶尖的智慧之间是相通的,而且是普遍适用的。在我领读的过程中,我也会尽量呈现出这种能够跨越时空而永存的人文魅力。

芒格一生秉承一个理念,他说:“一个人能够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帮助另一个人知道更多。”《穷查理宝典》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愿意把我的心得跟广大读者分享。跟着我读,我自信能带给你一个不同的《穷查理宝典》,赶紧加入我的精读班,掌握芒格的心性八法与思维八法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精读一本好书,在这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