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米11评测这一次它的确更有高端感了
TUhjnbcbe - 2025/5/18 22:56:00
雷安萍讲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3/z4vhhqm.html

】】

对于小米来说,刚刚过去的年可以说是相当的“扬眉吐气”。一方面,年初的小米10系列作为冲击高端的第一拨产品,刚上市就取得了口碑与销量的双丰收;而另一方面,年中的十周年庆典活动上,小米自研的“黑灯工厂”、配备W秒充、Hz屏幕和倍变焦的小米10至尊纪念版闪亮登场,让不少人也看到了小米在自主智能制造方面的巨大潜力。

到了年底,随着RedmiNote9Pro的横空出世,更是宣告着“小米系”已经将1亿像素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在行业高端产品线普及的拍照技术,做到了元的价位段。

年初我们评测的小米10Pro

很显然,如果没有巨大的市场成功,如果没有压倒性的技术领先,小米是不可能有如此底气在短短的半年内,就将自家旗舰产品的配置堆到极限,又在数月后,便将其中的核心卖点下放给旗下的大众款产品。可以说,从小米10至尊纪念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受到市场欢迎的一个缩影;而从RedmiNote9Pro身上,我们看到的则是小米对于1亿像素拍照设计信手拈来的从容,以及他们对于“极致性价比”的不忘初心。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时间来到年,在1亿像素影像能力已经被小米自己给弄到了千元级产品的背景下,新一代的小米旗舰机型,又该如何继续在“高端化”方面更上一层楼呢?从今天评测的小米11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纵观年的智能手机市场,顶级5G旗舰其实并不少,论配置和技术水准,比起年底5G刚商用时也的确是要强了太多。但是熟悉年高端手机市场的朋友都知道,伴随着旗舰机型的普遍“堆料”,另一个尴尬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这就是既厚且重的“半斤机”设计。

显然,当手机过于厚重,甚至影响到长期握持舒适度的时候,“高级感”自然也就会大打折扣。这一点,在年先后推出过多款旗舰机型的小米当然很清楚。所以,在用了一年时间完成对手机“堆料”的探索后,年的第一部小米旗舰机型,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在维持高端配置的基础上,对于“瘦身”的努力。

厚度8.06mm,重量g,这就是我们手头这台蓝色版小米11的“身形”体型。与去年的小米10相比,小米11在配备了更新换代的主控,用上了更强的屏幕、塞进了更大的扬声器,同时电量也几乎没降低的前提下,重量轻了12g,厚度则更是减少了多达10%。

不过相比尺寸上的轻薄化,小米11在手感上的变化还要更加明显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它这次使用了曲率更大的磨砂玻璃背壳,握持在手中的时候明显更为“贴手”。同时更纤薄的中框,也从触感上让人觉得整个机身薄了不少。

另一方面,小米11这次在机身正面的屏幕上也很花了些心思。对,我们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它这块6.81英寸2K分辨率Hz超高端屏幕的效果,但在讨论屏幕效果前,请大家先注意一下这块屏幕的形状。

没错,它使用的是上下也带有弧边的四曲面造型。这一方面使得6.81英寸的屏幕看起来比实际上要显得小巧一点,另一方面同样也为整机的“纤薄感”做出了贡献,并解决了大尺寸屏幕从各个方向上滑动触控的手感问题,再配上小米11比当前所有游戏手机都还更高的Hz触控采样率,以及最新的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不得不说小米11在屏幕的手感和耐用度等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全。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下小米11这次外观部分的一些细节。首先正如各位所见,小米11在机身顶部依然设置了独立的红外线遥控发射口、立体声扬声器开孔,以及降噪mic孔位,但与此同时,就在顶部的扬声器开孔附近,我们还可以看到小米11此次扬声器的“血统”证明,来自音响大厂哈曼卡顿(HarmanKardon)。很显然,自小米10Pro拿下DXOMARK智能手机音频榜的头名之后,优秀的音质设计,如今在小米11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除此之外,纵观小米11的整个机身做工我们也不难发现,它这次所有的开孔都进行了倒角处理,整个中框部分曲线和型面的转折,也比以往任何一代产品都要来得复杂。当然,一部分发烧友可能会觉得,这些细节工艺无关“性能”,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正是对于这样的细节的讲究,才让小米11变得更像大众心目中旗舰手机该有的姿态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讲完了外观,我们终于要说到小米11这次的性能核芯了。众所周知,小米数字系列机型长年以来一直都能在第一时间用上高通最新的旗舰移动平台。而在小米11上,我们自然也是毫不例外地看到了高通年12月刚刚发布的超旗舰5G平台——骁龙。

当然,大家肯定都记得,高通上一代的旗舰平台型号是骁龙,因此本来在新世代产品发布前,很多朋友都猜测它会被命名为骁龙。那么为什么最后高通给其取了“”这么一个,看起来非常喜庆的名称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骁龙相比于骁龙,各方面的改变都实在是太大。首先,从安兔兔的系统信息我们不难看出,骁龙使用了最新的5nm制程,并且首发了最高主频2.84GHz的Cortex-X1定制超大核。在它与三颗Cortex-A78新架构大核的支撑下,骁龙的CPU部分不仅仅性能上相比上代的Cortex-A77架构有着两位数级别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的整体能效表现更佳,可以在大型游戏中维持更长时间的“满血”输出。

而在GPU部分,相比骁龙时期的频率设定,新的5nm制程让骁龙集成的Adreno图形处理器可以运行在Mhz的高频率下,从而带来了明显的性能进步。与此同时,引入能有效减轻负载的MeshShader(网格着色器),也让Adreno在图形渲染特性上追平了PC端的最新技术潮流。

安兔兔AI测试

目前安兔兔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米11评测这一次它的确更有高端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