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海岸时间7月0日上午,康宁公司在美国加州PaloAlto市隆重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第五代大猩猩玻璃。据康宁公司提供的详尽数据,新推出的玻璃盖板在耐磨性和抗跌落性方面相较于前代产品取得了显著提升。
全球范围内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85%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年至少会经历一次手机跌落,更有55%的用户跌落次数超过三次。值得注意的是,超过60%的手机跌落事故都发生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且跌落高度大多集中在肩膀至腰部之间。
回顾年康宁发布的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其当时提供的跌落安全数据为一米。然而,结合上述调查数据不难发现,这一安全高度与实际生活中手机跌落的高度存在显著差异。正是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康宁在最新一代大猩猩玻璃的研发中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康宁公司最新数据显示,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跌落高度已提升至1.6米,且在此高度范围内,新玻璃盖板的完好率高达80%。这意味着在抗跌落性方面,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相较于前代产品提升了1.8倍。此外,新玻璃还采用了新的材料和离子交换技术,使得其耐划性相比第四代产品提升了倍左右,相较于市场上的竞品(如普通的钠钙玻璃)更是达到了4倍左右的提升。
目前,已有众多OEM厂商开始对第五代大猩猩玻璃进行评估性测试。据康宁官方透露,预计在下个月或第三季度,将有OEM厂商宣布在其产品上采用全新一代的大猩猩玻璃盖板。
多家OEM厂商正在评估该玻璃,预计在下一季度宣布使用。
谈及康宁,大猩猩玻璃无疑成为移动设备盖板的佼佼者,然而,这背后的历史你可能并不熟知。康宁成立于年,背景深厚。大猩猩玻璃自年诞生以来,康宁这家拥有深厚玻璃制造背景的公司便一直引领着行业潮流。回溯历史,康宁便与玻璃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灯泡玻璃到餐具玻璃,再到如今的大猩猩玻璃,每一块玻璃都承载着康宁的匠心独运。
尽管大猩猩玻璃在市场上备受瞩目,但康宁的业务版图远不止于此。如今,康宁涵盖多个科技领域,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显示科技、环境技术、通讯科技、生命科学及特殊材料等多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而大猩猩玻璃,作为特殊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坚韧耐用的手机屏幕体验,更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前行。
那么,如此卓越的大猩猩玻璃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与人们印象中那种生活玻璃制品的工艺不同,大猩猩玻璃的制造工艺堪称一绝。康宁采用独特的“熔融下拉”技术,将制造原料液化后,通过一个底部设有固定宽度缝隙的容器,让液体在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自动形成平整的玻璃。这种精湛的工艺,正是大猩猩玻璃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根据康宁的介绍,其独特的“熔融下拉”技术能够创造出格外清洁、光滑且平整的玻璃表面和底层,具备固有的尺寸稳定性。随后,通过离子交换过程,大猩猩玻璃的硬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种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和硼酸钠,在玻璃成型后,会将其浸入硝酸钾溶液中,引发离子交换反应,用钾离子替换原有的钠离子。由于钾离子具有更大的离子结构和更强的氧化能力,与硼酸根离子的结合也更为稳定,从而使得置换后的玻璃面板强度更为出色。
至于第五代大猩猩玻璃,虽然相关的化学反应和配比有所变化,但整体工艺流程与前代产品相似。然而,核心技术的细节属于康宁的商业机密,我们无从得知。
手机碎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手机某面着地时,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手机整体会发生轻微形变和扭曲。这种扭曲和拉扯会导致玻璃内部的离子产生不可逆断裂,最终造成玻璃的破损。虽然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在抗碎方面有所提升,但目前来看,完全避免碎屏的情况仍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第五代玻璃突破显著,但仍需减薄和设计配合提升整体抗摔性。
那么,大猩猩玻璃与蓝宝石相比谁更胜一筹呢?虽然蓝宝石在莫氏硬度上更高,抗磨性更优,但由于其韧性较差,耐摔性远不及玻璃。因此,蓝宝石更适合用于不易跌落的部分,如手表、指纹识别外膜等。这也是为何人造蓝宝石在消费电子领域难以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蓝宝石虽硬度更高,但韧性差于大猩猩玻璃,.5D弯曲不影响抗冲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