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到来
很多人就看到了一个坏消息
有媒体援引专家论文称
长江里的“大熊猫”
中国特有的白鲟和人类彻底告别了
活化石一样的白鲟,在地球上存在了1亿多年,但我们人类40年就让它灭绝了。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尚未官宣白鲟灭绝的消息,但“白鲟灭绝”依然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初始未听闻,再见已是永别作为长江最古老的鱼类之一——白鲟,最终没能挺过年的新开始。真的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白鲟。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白鲟的每年捕捞量最高能达到25吨。当时,鱼子被做成鱼子酱销往国外换外汇,“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就切一块给你,也不用称。”
年3月18日,当时的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鲟》特种邮票,现在想知道活着的白鲟什么样,已经看不到了。
谁能想到呢,进入21世纪,当这一美丽的物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面,竟成了永别。
白鱀豚,是长江独有的动物。白鱀豚的近亲原白鱀豚在距今万年中新世时期的广西地区就已经出现,现代白鱀豚的形态与古老的原白鱀豚几乎没有变化,它也就有了“活化石”的称号。
可爱的白鳍豚濒临灭绝白鱀豚已经是功能性灭绝的动物,可以说离正式宣判灭绝不远了。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从宜昌的上游到长江入海口,都有白鱀豚的踪迹。就在三十年前,我们还能和白鱀豚和平共处。在年代初,白鱀豚的种群数量尚有约头。可到了年中科院观测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消失在了滚滚长江中。
他们长得可爱,但生性警觉。一旦发现机船,大豚就会托着幼豚潜游而逃。白鱀豚,可以说早就学会了如何和人类相处,它们长期生活在人类密集活动的长江里。
研究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刚到水生所的大池塘短短5天后,就会自己在池中捕鱼,还好奇地观察起研究员们吊在水中的水听器。饲养到15天,就适应了人工的喂养方式,欢快地吃鱼。
年,雄性白鱀豚”淇淇“在水生所的池塘里。”淇淇“于年去世,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时间最长的白鱀豚。
但就是这么警觉而聪明的动物,人类还是选择了对它们赶尽杀绝。
《南方周末》报道显示,年前白鱀豚标本的已知死亡原因中,人类活动造成死亡的约有90%;而后收集到的3具标本中,两头死于捕鱼电击,一头死于清理航道的爆炸。
当人类如梦方醒,想要保护它们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了。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濒危和白鱀豚遭遇类似的还有可爱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与古老种白鱀豚相比,江豚属于进化种,比白鱀豚更聪明。它的大脑发达,智力水平接近大猩猩,有灵性。
多年跟踪报道长江江豚的记者高宝燕就曾回忆道,曾经有工作人员围捕江豚来体检,平时扎堆的江豚知道要围捕,就会四处散开;雄豚甚至会为了保护怀孕的雌豚,主动吸引人类的视线。
江豚性格更活泼,尤其喜欢在水中上游下窜,有时还会几头一起转圈。它们还有可爱的吐水行为,甚至人工饲养的江豚还会目标明确地对着喂食处或者饲养员喷水,告诉他们“快来喂我”。中科院水生所人工饲养的江豚,会和研究人员亲密互动。
除了喷水以外,江豚还会直立出水、张嘴、点头,提醒人类:“我饿了!”
这么可爱的江豚,也没有逃过人类的魔爪。在江豚分布最为集中的八里江江段,年约有头,十年后只剩下70头左右,江豚数量的年递减率约7.5%。
截止年,长江江豚数量约为头,下降趋势得到了遏制,但它依然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事实上,长江很多鱼都要灭绝了但比这更惨烈的事实是:发表“白鲟灭绝”论文的作者危起伟,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他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不止白鲟,长江很多鱼都要灭绝了。
以前,长江流域特有种的胭脂鱼占长江三峡上游部分捕捞量的10%以上,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之后,这种鱼也从下游消失了。人类为了口腹之欲,把它们逼上了绝路。
截止现在,长江中约有70多种水生动物被列为国际或国家保护物种。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写的《今日长江》,将长江描述为“已经进入它的*金时代”。但对长江里的珍贵鱼类来说,那已经是生命最后的时间。
它们为什么消失了长江里的物种遭遇困境,首先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变,加速了它们的灭绝。因为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湖泊和长江被人为隔离开来。最近的证据表明,江湖分离使长江湖泊的鱼类多样性减少了38.1%。
而且长江湖泊本来就自身难保,在围湖造田的影响下,很多珍稀鱼类的栖息地鄱阳湖和洞庭湖面积都迅速缩小,偌大的长江,已经没有它们容身之地了。
除此以外,长江流域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人类的赶尽杀绝。我们的人口多、经济底子薄弱,整个长江流域都依赖渔业的发展。而我们的捕鱼方法破坏性又极大。
即使并非本意,人类也在无形中“杀死”了很多长江里的生物。不仅如此,水污染也在加剧鱼种的消失,甚至灭绝。水污染,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育雏群耗竭,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率居高不下。
从今年1月1号开始,长江终于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渔计划”,部分江段水质已有所好转,稳定至3类。
但长江早已千疮百孔。
看到这么可爱的动物,你还忍心下手吗?白鲟的灭亡,人们在反思自身行为的同时,也有不少人都提起了一位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蒂姆·弗拉赫。蒂姆·弗拉赫拍摄的动物肖像照风格鲜明,在简单的背景之前,每一只动物都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个性。
在过去的十年中,弗拉赫一共出了五本书,其中之一就是他在年出版的《濒危的》(Endangered),在这本书中,他用照片记录了“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的稀有动物和生态系统”。
*眼树蛙
帝王蝾螈
白腹长尾穿山甲
蓝喉金刚鹦鹉
河马
非洲象的眼睫毛
北部白犀牛
雪豹
裸海蝶(海天使)
大熊猫
小熊猫
滇金丝猴
环尾狐猴
恒河鳄
不要每当一类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时候
人们才想到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需要我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