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家评测(高一洋)如果今后你发现坐地铁时旁边的人都不在盯着手机屏幕,而是鼓弄手表的时候请不要诧异,因为智能穿戴设备在如今已经远远不在是一个手环那么简单,他们可以完成很多以往手机的工作。在目前看来讨论最为热烈的智能穿戴设备依然是AppleWatch,毕竟除了它以外大多数采用Android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都没有行货,但随着Moto被联想收购以后,我们看到了联想将Moto二代带入了中国。
Moto二代
其实在刚开始我还很诧异,Moto二代(在后文简称Moto)采用的是AndroidWear,依托于谷歌服务,而在这样一个情况下Moto是如何正常使用的呢?不过,看到了MotoX喝MotoXStyle这些“前辈”也就差不多猜出了些许,而作为第二代机型,Moto看起来并不没有太多变化,而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看看Moto国行版本的表现。
颜值高依旧是最大杀手锏
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见到Moto都会对它的外观有着深刻的印象,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圆形表盘的智能手表出现,但是第一代Moto发布的时候,圆形表盘的智能手表还是非常少见的,并且单就外观设计的角度来说,Moto在目前看来也是排在第一集团的,而且也是最有手表的“味道”的一个产品,当然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智能手表应该把重点放在“智能”还是“手表”上。
表盘分为42mm和46mm两种
首先我们先来看Moto的几个外观参数,Moto有42mm、46mm两种表盘规格,并且颜色拥有金、银、黑三种颜色可以选择,42mm表盘版本的Moto的屏幕尺寸为1.37英寸,分辨率为*像素;而46mm表盘的版本屏幕尺寸为1.56英寸,分辨率同样是*像素。
表冠位置更靠上
无论是42mm版本还是46mm版本,这两种款式的屏幕都采用了第三代康宁大猩猩玻璃保护,而且它们的表盘厚度都同样为11.4mm。在细节部分,Moto屏幕边缘有个切边的处理,并且表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第一代Moto的表冠在正中间,而新一代Moto的表冠由3点钟的位置移动到了2点钟的位置。这样的设计在美感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一种提升,因为使用食指按的时候会更加的舒服。
增加了表耳的设计
波动这个点就可以轻松拆卸表带
另一方面,Moto新增了表耳的设计,这样就让新一代Moto从外观上更加接近于传统手表的设计,而且比起此前的科技感,新一代Moto更多了几分复古的感觉。并且表耳的设计也让Moto更换表带变的更加轻松,用户只要拨动表带背面的“开关”就能够轻松的拆卸表带了。
Horween提供的真皮表带
新一代Moto的表带同样也有很多版本,42mm女士款的表带为16mm,42mm男士款的表带20mm,46mm款式的表带为22mm,当然材质方面也有很多选择,不锈钢、真皮等等,这些都能够通过MotoMaker服务来进行单独定制。此次我们收到的是真皮表带的版本,采用的是Horween提供的真皮,这一点和MotoX是完全是相同的。
硬件配置提升明显
在硬件配置方面,新一代Moto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Moto的处理器采用了高通骁龙处理器,主频为1.2GHz,配备了MBRAM+4GBROM的内存组合,虽然AndroidWear或者说智能手表对于硬件性能并没有太过苛刻的要求,但是效能方面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新一代Moto在流畅度上有着提升,并且骁龙的加入也让能耗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会在后面的体验当中会提到。
底部的小黑底依然存在
而在屏幕这部分,令人在意的小黑边依然存在,这是由于Moto拥有一个光线传感器,并且屏幕的驱动板也在这部分,显然选择一个黑色的表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强迫症患者或者是处女座的用户来说显然还是有些介意的。在表盘的背面,Moto拥有一个心率传感器,在工作时会发出绿光。
背面有一个心率传感器
使用底座进行充电
在传感器方面,Moto还支持加速计、陀螺仪以及震动/触觉引擎,采用了低功耗的蓝牙4.0技术,并且拥有双数字麦克风,符合IP67防水标准,整体的配置还是令人满意的。而在电池方面,42mm表盘版本的Moto的电池容量为mAh,而46mm表盘的Moto电池为mAh。Moto的充电方式与大多数智能手表一样都采用了底座,不过磁力并不是很强,不过Moto的固定方式倒是不至于让手表会掉下来。
中国版AndroidWear体验仍需完善
Moto国行版本和国际版本在软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首先就是它拥有一个单独的中国版AndroidWear手机端软件,并且由出门问问提供语音操控和语音搜索服务。从开机到入门,Moto还是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入门指引,并且也提供了中国版AndroidWea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