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希望人类抓紧时间搞定地球的猩猩KOKO,
TUhjnbcbe - 2020/12/7 16:44:00
拉萨白癜风QQ群 http://www.huajiangst.com/xishang/1418.html

1

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

忘了几年前在某本书里看过KOKO的故事,但其实没记住,直到两年多前看到所谓一只大猩猩的新年寄语,就是KOKO以手势比划的一段视频。手语我肯定看不懂,但据说翻译过来是:

我是一只大猩猩

我是花

是动物

我是大自然

KOKO爱人类

KOKO爱地球

(右手握拳轻轻拍头)

但是人类笨笨……愚蠢!

KOKO很抱歉

KOKO哭了

抓紧时间

搞定地球

帮帮地球!

赶快保护地球,大自然在看着你

谢谢

以后KOKO不会再发这类视频了。

她隶属的组织TheGorillaFoundation(域名取的就是KOKO.ORG)6月20日发布消息说,thegorillaknownforherextraordinarymasteryofsignlanguage,andastheprimaryambassadorforherendangeredspecies—passedawayyesterdaymorninginhersleepattheageof46。

2

成为传奇总有历史原因,猩猩也不例外

我对KOKO感兴趣的原因很简单。她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她所能学习的对象只有人类,她跨物种地学习了人类的手语,而且在此基础上做了自创。从此之后表达飞起。

人类跟猩猩在物种上算是很接近的了。但任何一个体验过教他人某项自认为很简单技能却最终暴跳如雷恨不得去死的人都能想象,猩猩向人类学习数以千计的手语是多么了不起,且不说后来KOKO还自创了。

这种跨度的学习和创造,要是能从中悟到点什么,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以后是不会有什么新素材了,只能看看TheGorillaFoundation以后会不会根据旧有研究材料弄出更棒的成果不?想必它们要再找个KOKO也是极难的。

但KOKO成为传奇,除了她本身确实很神,跟背景是有关系的。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动荡并存的时代。想想金斯堡的《嚎叫》第一次公开朗诵就在年。

它的首行一直流传至今,我现在读着还是很感动:“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

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虽然国家牛逼到可以登录月球,却无法解决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而且,这一矛盾随着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身亡事件变成了火药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在年的时候制作了一部跨时代的科幻电影《人猿星球》绝非偶然,并因此引发长久的热潮也毫不奇怪。

3

传奇第二步:人类打破头抢她

我曾经在时光网上看一位叫“Cubo”的网友写过40年前——当时KOKO才6岁就成为社会新闻“人物”的那段。

年,巴贝特·施罗德,这位长年在法国工作的电影导演,已经在剧情片和纪录片两个领域都收获颇丰。

这个时候,他收到一位美国朋友的消息,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旧金山拍摄一部关于动物保护题材的电影。

施罗德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消息中蕴含的戏剧冲突元素,于是他起身前往美国一探究竟。原来这件事的起因很简单,当时的斯坦福学术机构致力于开发黑猩猩(Chimpanzee)的智力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他们希望更进一步,在大猩猩(Gorilla)身上进行尝试,虽然这个灵长类也有优秀的智力潜能,但是它们的脾性更加暴躁,不易驯服。

于是,斯坦福大学从当地的动物园找来一只年幼的雌性大猩猩,教授它美国手语。这只天赋异斌的大猩猩就是KoKo。

此时,动物园方面认为KoKo仍然是动物园的财产,与斯坦福大学产生了分歧,威胁要通过警方来夺回KoKo。

施罗德起初希望将这个故事改编成剧情片,但是,通过与Koko的长时间接触,他认为最好的影像表达方式就是记录下KoKo的日常生活,并呈现给观众们来做出判断。于是,他开始通过摄影机来观察KoKo。

在施罗德本人的回忆中,他清楚得记得KoKo明确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当时的摄影机是使用16毫米的胶片机器,每次开机拍摄时,都会产生“嗒嗒嗒”的声音。

当KoKo每次听到摄影机开机的声音时,它会有意识地在摄影机面前进行表演,它知道如何成为摄影机中的焦点。

KoKo不仅可以通过手语与人类交流,而且有着鲜明的意识。这让施罗德产生了疑问,KoKo是否已经更接近于人类?

而这也是斯坦福大学和动物园的核心分歧,一方认为KoKo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猿类,不再是观赏性的动物,而另一方认为这完全有悖于常理,坚持收回自己的财产所属。

这就是纪录片《KoKo,会说话的大猩猩》。

我印象中,这部纪录片腾讯视频上有。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真的挺好看。

4

一个真心待你的人使你超神

两边掐架的时候,斯坦福这边最费心费力的是心理学家PennyPatterson。

帕特森最早接触KOKO时还只是个在读的研究生,但很奇怪的是,她在见到Koko后,她迅速地就决定更改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以研究猿语言为新方向。

最早PennyPatterson的计划还是以前那一套。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的加德纳夫妇(Beatrix/AllenGardner)领养了两岁的雌性黑猩猩瓦舒(Washoe),成功地教授它美国手语。后来很多研究者也是这么打算的,包括帕特森。

当时帕特森的计划在未来的四年,尽可能去教Koko手语,看最后出来怎样的效果。

在取得动物园的同意后,帕特森带着koko回到了自己就读的斯坦福大学,并和其他的人员开始照顾Koko的起居饮食。没过多久,帕特森和其他同学就意识到——这猩猩牛逼啊!

一开始的时候,帕特森选择用食物作奖励教Koko手语,教的也是Washoe证明过黑猩猩能学好的美国手语,结果短时间内,Koko不但掌握了很多基本词汇,还在两周之后,主动用手语表示自己需要什么!

更牛逼的是,Koko在接触美国手语创造出她自己的“猩式手语”,比如用美式手语里的不同词汇组合成新的单词,像手语里“手指”和“手镯”两个词组结合在一起,用来表示“戒指”这个单词之类的例子很多。

最后她不但掌握了多个手语,还能理解多个英语口语单词,和人类用手语交流,基本不存在障碍。这才有了前两年我看过的所谓新年寄语。基本上可以说,你要请她出面当个演讲嘉宾,是没问题的。

而且更牛逼的是,她除了手语学习,Koko还会画画。几乎可以说,PennyPatterson陪伴的几十年里,既很辛苦地带Koko登上“全球最聪明猩猩”神位,也无数次从中体会过惊喜。

5

爱娃狂猩

但让PennyPatterson最吃惊的是,KOKO的情感。

Koko一直以来都非常想要宝宝。它学会手语后,比划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宝宝”。

Koko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TheGorillaFoundation(域名取的就是KOKO.ORG)——位于森林边缘的大猩猩基金会中度过。很不幸的是,有过两个男朋友的KOKO,一直没办法和男朋友成功交配。

后来越来越大了,KOKO不太尝试交友交配之类的,最经常的举动就是将自己的小玩偶抱在怀里,把玩偶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样捋啊捋。

年,Penny决定让它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猫咪,KOKO不但亲自选了灰色的小猫咪,它还专门给这只小猫咪改了名字“Allball”(全球)。

但不久ALLBALL偷跑出来在马路上被一辆车撞死了。我很怀疑KOKO如果有日记,肯定写着很多这类悲伤的事情。有兴趣你们自己去看吧,总之为了人类的求知欲,它不得不承受了一次次的坏消息……(科学家们每次得到坏消息都会告诉KOKO,然后偷偷观察尽可能详细地记载下来以防漏掉可以发的paper。无可厚非,但真是有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希望人类抓紧时间搞定地球的猩猩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