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当年被人类拯救的虎鲸,如今却一心求死
TUhjnbcbe - 2020/12/27 1:51:00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m.39.net/pf/a_5131646.html

前几天,因为一个淘气的男孩子“误入”园区,导致一头稀少的银背大猩猩被强行射杀的新闻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动物和人类如何相处的问题再次引起大众热议。

当数十万网友为这头冤死的猩猩伸张正义时,在荷兰,虎鲸Morgan试图自杀的故事也备受瞩目。

荷兰在我们这些人的眼中不只是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更是自由之都,空气中都是freedom的味道。在这里,人性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得到最彻底的解放:同志景点,红灯区,迷幻蘑菇……

这里出品的故事都有着美好的开头抑或美好的结尾。Morgan的故事也是一样,“善意”搭建成了整个事件的基调:

人类出海遇到了奄奄一息的小虎鲸。失去母亲的虎鲸宝宝非常瘦弱,随时都面临着被其他海洋生物攻击的危险。

人类“不忍”小虎鲸在海洋中自生自灭。于是救出了它,帮它疗伤,而且承诺大众:只要虎鲸宝宝恢复健康,就会放它回到大海。

这件事情一时被很多媒体报道——这些拯救了虎鲸宝宝的人类成为了大众口中“爱护动物”的英雄和楷模。

很快,小虎鲸宝宝就恢复了健康,也许那时,它曾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幸运儿。

不过故事却没有朝童话的方向发展,人类世界的黑暗和丑陋还是渐渐露出了真容。

他们给这头虎鲸宝宝取名为Morgan,将其“囚禁”于CanaryIslandsattractionLoroParque海洋公园内,训练它表演,训练它讨好人类,训练它为“雇主”挣钱。有媒体曾经质疑这个团体训练Morgan的用意,可全被他们用“恢复治疗”等这样冠冕堂皇得让人无法辩驳的借口搪塞过去。

是啊,他们是人们口中拯救海洋生物的英雄,怎么会做着阴暗的勾当?

可一旦面临巨大的经济利益,任何光鲜亮丽的头号都可以被当做保护伞利用。

没过多久,Morgan就开始学习表演,在整个过程中,Morgan都被困在一个与它身材比例不符的小型鱼缸里,从学习到演出,整个过程持续了18个月。

试想,如果将一个人困在一个狭小的木匣子里18个月这个人会不会变得绝望?不仅如此,有证据显示,Morgan每天都会持续受到这个团体的虐待和教训,最频繁的时候甚至是每个小时就会有一次以上的“规矩教学”。小Morgan渐渐地从一个“宠儿”变为挣钱机器。

和它一起表演的人类还能够轮班调休,和家人过周末。而Morgan,只能日复一日地做着讨好人类的姿势,这一做就是六年。

游客的掌声越来越响,Morgan的求生意志却越来越薄弱。

Morgan开始变得焦躁、极端。有监控显示它曾屡次用头部撞击铁门,或是让自己主动搁浅,利用人类教会它的技能,将自己暴露在表演台上十几分钟。可惜,游客将这种自杀行为视为娱乐项目,纷纷拿起了自拍杆,将痛苦只求一死的Morgan当成了布景。

也许他们还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附上溢美之词,炫耀今天自己见到了一头“晒太阳”的海洋霸主。

事实上,杀人鲸只要搁浅超过10分钟,就会面临着死亡威胁。它们的体重会因此日渐下降,最终身体机能彻底衰败,直至死亡。后来Morgan还尝试着用自己的牙齿去咬水泥筑成的墙裙,咬到自己受伤,咬到自己可以成功地让伤口感染,完成第N次自杀。

人类还没有榨取到足够的利益,怎么会让Morgan如愿?Morgan开始遭受更严厉的“教育”,甚至到了最后还要做出技巧动作才能得到一点点食物果腹。

环保人士们发现了Morgan的异常,他们反复研究它的视频,被这头年纪不大的虎鲸所触动,成立了“放生Morgan基金会”。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呼吁大家不要去看虎鲸表演,不要去助长海洋公园的“商人气焰“,呼吁*府可以立法保护这些野生动物。

然而直到现在,基金会仍然没有办法找到法律漏洞迫使公园放生Morgan。

而且据基金会统计,像这种“以拯救为名义,不予放生”的大型海洋生物还有13头之多。

基金会仍然在努力为Morgan争取放生的权利。我们希望他们的速度够快,可以赶在Morgan消耗尽最后一丝求生意志之前,让它回到海洋。

也许直到现在,即使聪明如Morgan都无法明白,当时“拯救”自己的那群人为何会对它这么残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年被人类拯救的虎鲸,如今却一心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