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头牛让你看到的第一眼就想到施瓦辛格,它多半是头比利时蓝牛。
你马上就会怀疑,这种拥有如此巨大健硕身形的魔*筋肉牛,大概从一出生就被发配到健身房了。
比利时蓝牛身高可达1.93米,体重公斤。
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肌肉,普通牛在它面前就等于姚明旁边站了个敬明。
看到一坨坨几乎撕裂皮肤的巨大肌肉,很难相信这种动物从未被喂食类固醇。
但其实它们的肌肉来自遗传学,而非药物。
人类传统的健美运动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来模拟睾丸激素,并增加蛋白质合成与肌肉生长。
而比利时蓝牛只吃普通饲料,每天只是吃饭和睡觉,不健身不撸铁,不喝粉不打药,躺着就能长肌肉。
这对我等苦苦泡在健身房,只为增加三两肉的增肌*来说,真?想把嫉妒写在脸上。
从每个角度看过去,它们都是一堵用肌肉做成的大坝。
如山峦般起伏的肌肉群,真把牛皮都要挤爆了,一看就就不是好惹的主。这种没啥脂肪的牛肉,应该也不怎么好吃。
如果这么想,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比利时蓝牛,以极为温顺和镇定的气质著称。
而且除了供人类食用外,它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目的。
年,比利时发现了一种牛,它的肌肉量非常大,脂肪却很少。
有人就把它进行了品系繁殖,直到让这种肌肉发达的特征,成为其所有成员的自然遗传基因。
后来的测试表明,基因突变造成比利时蓝牛失去了肌肉生长抑制素蛋白。
肌生长抑制素蛋白被身体用来抑制肌肉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没有它,肌肉的生长将比正常速度快得多。这种比利时蓝牛,每天能长1.6公斤。
由于存在大量较小的肌肉纤维,结缔组织的含量更低,比利时蓝牛的肉,吃起来质地细密,口感非比寻常。
脂肪含量比别的牛低2至3倍,还具各类牛肉中最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欧洲,这种牛意味着高质量的牛排。
嫩度是一等一的,就连烹饪时间也比普通牛肉少1/3。
出售一头比利时蓝牛,通常能赚到到欧元的利润。
你一定以为养这种牛象征着赚大钱。
但比利时的50万头牛中,只有不到头纯种蓝牛。
繁殖和饲养比利时蓝牛的经济性尚无定论。
因为它们对浓缩饲料的新陈代谢需求很大。在大多数情况下,较慢的脂肪沉积速度会导致宰杀延迟,这意味着维护成本增加。
虽然它们长得比熊还粗壮,但其实只是个虚架子。它们根本无法单独在野外的恶劣环境中成长,因此还需要更成熟的管理。
而且成年蓝牛是大肌霸,胎儿蓝牛的肌肉组织也是普通牛的两倍。小牛出生的体重和宽度都增加了,使分娩困难得多。
因此,牛逼再大的母牛也可能遭遇难产。
怀孕的比利时蓝牛经常有严重的出生并发症,90%的妈妈需要剖腹产,许多母牛和小牛在分娩时死亡。
存活下来的小牛有时仍会因为心脏突然停止运转,在48小时内死亡。
而蓝牛并不是唯一具有这种突变的动物。
有些狗、羊甚至人,都天生患有肌肉生长抑制素缺乏症,从而导致肌肉过度增长。
美国恶霸犬,爆发力很强,也十分敏捷。实乃狗中大肌霸。
澳洲网红袋鼠,体重90公斤,站起来2米多,有着袋鼠届浩克之称。18年12岁的它已经因年老去世了。
年代末,人们发现(当时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8,也称GDF-8),在动物体内起着抑制肌肉生长对的作用,也就是我们体内最根本的分解代谢因素。
它是有一系列氨基酸构成的一种蛋白质,由DNA中的一个特殊基因序列产生,存在于从鱼类到人类的几乎所有脊椎动物中。
在人类身体中,肌肉生长抑制素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发挥作用,来抑制肌肉的生长。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拥有过多的肌肉,实际上可能是不利于生存的:过多的肌肉,会影响动作的速度,无法有效地捕杀猎物,或是快速从危险中脱身。
所以进化过程中,那些体内缺失肌肉生长抑制素的人群,就逐渐被淘汰了……
真?可惜。
我们的身体进化到今天的模样,有其适应生存环境的道理。
人类的身体虽然看起来瘦弱娇嫩,但消耗的能量却一点也不低!按体型比例来计算的话,人类每天摄入的热量要比黑猩猩多大卡、比大猩猩多大卡、比猩猩多大卡……
人类舍去了大量肌肉、强壮的身体结构和发达的心肺系统,增加了储备能量的脂肪、提高了新陈代谢速度、发展出更为聪明的大脑,并且拥有良好的耐力以及更多清醒活跃的空闲时间。虽然我们还不清楚,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个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但这种均衡而高效的生存策略使得人类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种群。
所以,人类若想要长出更多健壮的肌肉,就得坚持不懈的对抗先天基因限制。
有过健身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无论把肌肉练得多好,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停止了锻炼,肌肉或多或少的都开始缩水、变软了,运动能力也随之下降了……
若想要维持肌肉的饱满度、充沛的体能和力量的巅峰状态,就需要频繁、不间断的运动,而专业健美以及力量和耐力型运动员更是如此,每天的工作就是高强度撸铁、训练、反复刺激。
而有的人天生就比较强壮或能够较容易的锻炼出发达的肌肉,则可能是他们身体中的肌肉生长抑制素等抑制因素的作用效果更弱一些,甚至可能是GDF-8基因突变而失效了,也有很大可能是后天用药了。(我该闭嘴了,拜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