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圣典博伽瓦谭1篇创造12章帕瑞克
TUhjnbcbe - 2021/1/14 0:01:00

[第1节]

译文

圣人绍纳卡说:帕瑞克西特王的母亲乌塔茹阿的子宫,被阿施瓦塔玛发射的可怕、无敌的布茹阿玛斯陀武器所损伤。但至尊主救了帕瑞克西特王。

要旨

聚集在奈弥沙冉亚(Naimisaranya)森林的圣人们询问苏塔·哥斯瓦米(SutaGosvami)有关帕瑞克西特王(MaharajaPariksit)出生的情况,但苏塔·哥斯瓦米在讲述他出生情况的时候也谈了朵纳(Drona)的儿子放射布茹阿玛斯陀(brahmastra)武器并被阿尔诸纳惩罚、琨缇(Kuntidevi)王后的祈祷、潘达瓦兄弟(Pandavas)去看望躺在战场上的彼士玛戴瓦(Bhismadeva)、彼士玛戴瓦的祈祷,以及主奎师那后来启程去杜瓦尔卡(Dvaraka)的事;还谈了主奎师那抵达杜瓦尔卡,与他的一万六千多位妻子住在一起等情况。圣人们都全神贯注地聆听苏塔·哥斯瓦米的讲述,但现在他们想回到原来的话题。为此,圣人绍纳卡(Saunaka)说了上述一番话,重新谈起阿施瓦塔玛放射布茹阿玛斯陀武器的话题。

[第2节]

译文

具有高度智慧,又是杰出奉献者的帕瑞克西特帝王,怎么会诞生在那样的子宫中?他是怎么死去的,死后去了哪里?

要旨

哈斯提纳普尔(Hastinapura,新德里)的君王曾经是世界帝王,至少一直到帕瑞克西特帝王的儿子都还是。帕瑞克西特王在母亲的子宫中曾幸获至尊主的拯救,所以无疑也可以从布茹阿玛纳(bramana)的儿子的敌意所造成的过早死亡状态中被拯救出来。喀历(Kali)年代的影响恰好是在帕瑞克西特王得到王位后开始发挥作用,而第一个征象就透过诅咒帕瑞克西特王这样一个极其明智和虔诚的君王展示出来。君王是无助臣民的保护者,臣民们要依靠他才能过上幸福、和平与繁荣的生活。不幸的是:由于堕落的喀历年代的煽动,一个不幸的布茹阿玛纳的儿子被利用去诅咒帕瑞克西特王,迫使君王必须在七天内准备他的死亡。帕瑞克西特王尤其因为受到维施努(visnu)的保护而闻名天下。所以当他被一个布茹阿玛纳的儿子不恰当地诅咒后,他本可以祈求至尊主仁慈地拯救他,但他作为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根本不想那么做。巨尊主的纯粹奉献者从不向至尊主提任何不适当的要求。尽管帕瑞克西特王与大家一样,知道布茹阿玛纳的儿子对他的诅咒是不正当的,但他不想用其它方法抵消那个诅咒,因为他知道喀历年代开始了,而这个年代的第一个征兆也展现了,那就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布茹阿玛纳阶层开始堕落。帕瑞克西特王不想妨碍时间的进程,相反非常愉快、正确地准备面对死亡。幸运的是,他至少有七天的时间可以准备面对死亡。所以,他正确地用这段时间来与至尊主、奉献者、伟大的圣人舒卡戴瓦·哥斯瓦米(SukadevaGosvami)联谊。

[第3节]

译文

我们都怀着恭敬的心想要聆听与他有关的一切,舒卡戴瓦·哥斯瓦米把超然的知识传给了他。请讲述这部分内容。

要旨

舒卡戴瓦·哥斯瓦米在帕瑞克西特王生命的最后七天把超然的知识传给了他,而帕瑞克西特王如一个热心好学的学生一样正确地聆听了舒卡戴瓦,哥斯瓦米的讲解。这样真诚地聆听和吟唱《圣典博伽瓦谭》(Srimad-Bhagavatam),给聆听者和吟唱者双方带来同样的利益。《圣典博伽瓦谭》论述了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九种超然的方法,无论是九种全部做,还是做其中的几种,甚至一种,只要做得正确,就能使人得到同样的利益。帕瑞克西特王和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都认真地做了九种奉爱服务中的前两种重要的服务;那就是:吟诵、吟唱和聆听。正因为如此,他们两人通过他们值得赞赏的努力,都获得了成功。要获得超然的觉悟,就必须这样认真地聆听和吟诵、吟唱,而不是靠其它方法。在这个喀历年代里,有一种所谓的灵性导师和门徒受到大肆宣传。据说,导师会把他身上产生的灵性力量以电流的形式注入门徒体内,门徒会感到像被电击到了一样昏死过去,而灵性导师则因为耗尽他多年积蓄的所谓灵性资产而潸然泪下。这个年代里流传着这种虚假的宣传,使可怜的普通人成为这种宣传的受害者。在舒卡戴瓦·哥斯瓦米给他卓越的门徒帕瑞克西特王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那些民间传说的情节。圣人满怀奉爱之情当众吟唱《圣典博伽瓦谭》,伟大的君王以正确的态度聆听他讲述的内容。君王既没有感到来自导师一方的电流冲击,也没有在接受导师给予知识的时候昏死过去。因此,人不应该轻信某些韦达知识的假代言人所作的不具权威性的宣传,成为他们的牺牲品。聚集在奈弥沙冉亚森林中的圣人们非常恭敬地聆听有关帕瑞克西特王的一切,因为帕瑞克西特王是靠热心地聆听这一方法从舒卡戴瓦·哥斯瓦米那里接受知识的。接受超然知识时也不需要藉助发功治病或展示神通等表演。灵性启迪的程序其实很简单,但只有真诚的人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4节]

译文

圣苏塔·哥斯瓦米说:尤帝士提尔王在位统治期间,对所有的臣民都慷慨大度。他简直就像父亲一样。他没有个人的野心,并且因为一直不断地为圣主奎师那服务而从不进行任何种类的感官享乐。

要旨

正如我们在绪论中谈到的:"为了世上所有受苦之人的利益,人类社会中急需奎师那科学。我们请求所有国家的领导,为了他们自已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利益,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学习这门奎师那科学吧!"对此,这节诗中所举的一切美德之化身尤帝士提尔王的例子给予了确认。在印度,人们渴望重建茹阿玛王朝(brama-raya),因为人格首神曾降临地球扮演了理想君王的角色,而印度所有其他的君王或帝王都曾经是为投生在地球上的众多的幸福生活而控制世界的命运。这节诗中的梵文"所有投生的(prajah)",的一词非常重要。这个重要的词的词根是"经历出生过程的那一位"。地球上有许多物种,从水生物直上到理想的人类,都被称为生物体一一帕佳(prajas)。我们这个宇宙的创造者布茹阿玛(Brahma)因为是所有投生在这个宇宙中的生物的祖先,所以被称为生物体的祖先一一帕佳帕提(prajapati)。所以梵文"帕佳"一词过去所用的范围比现在广。君王负责照顾包括水生物、植物、树木、爬行动物、飞禽、走兽和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众生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至尊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博伽梵歌》14.4),君王作为至尊主的代表,有责任保护所有的生物体。然而,在如今这种腐败、堕落的行*管理体制中当*的总统和独裁者却并非如此,他们在给予所谓高等动物(人类)保护的同时却不保护低等动物。要保护所有的生物体是一门非凡的科学,只有了解奎师那科学的人才能学习这门科学。了解奎师那科学可以使人成为世上最完美的人;人除非有关于这门科学的知识,否则他靠上学受教育得到的一切资格和博士文凭都被糟蹋了,都只不过是废纸一堆。尤帝士提尔王精通这门奎师那科学,因为这节诗中说他通过一直不断地学习这门科学,或者说一直不断地为主奎师那服务,获得了像父亲一样管理国家的资格。父亲有时显得对儿子很残忍,但那并不意味着父亲失去了作父亲的资格。父亲总是为儿子的利益着想。所以父亲永远是父亲。父亲期望他所有的儿子都比他强。因此,像尤帝士提尔王那样集美德于一身的君王,期望他所管理的每一个生物体,特别是意识高度发达的人类,都成为主奎师那的奉献者,从而不再受物质存在的戏弄。作为美德化身的尤帝士提尔王,很清楚对臣民真正有利的是什么,所以把"一切为臣民的利益着想"当作他执*的座右铭。他以这一原则为前提执*,而不是以感官享乐的邪恶(raksasi)原则为前提执*。作为理想的君王,他没有个人的野心,也从不进行感官享乐,因为他所有的感官都一直不断地在忙于为至尊主做爱心服务。在为至尊主所做的爱心服务中也包括为众生所做的服务,因为众生都是完整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不往树根部浇水而只给树叶浇水,那些置整体于不顾而忙着为部份服务的人,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往树根浇水,树叶自然得到滋养,充满生气;但如果光是往树叶上洒水,就只是在浪费精力了。所以,尤帝士提尔王一直不断地忙于为至尊主服务,以使所有在他精心管理下的生物体,也就是至尊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都不仅在这一生过得安逸、舒适,在来生也得到提升。那才是完美的管理国家的方式。

[第5节]

译文

有关尤帝士提尔王的消息甚至传到了天堂,其中包括他世间的财富,他所举行的将会使他达到更高目的地的祭祀,他的王后,他英勇、健壮的兄弟们,他拥有的辽阔土地,他对整个地球的统治权,以及他的名望,等等。

要旨

只有富有且伟大的人才会享誉天下,尤帝士提尔王的名望之所以传到高等星球上,是因为他的善于执*、世间的拥有、妻子朵帕蒂的荣耀、弟弟彼玛和阿尔诸纳的力量,以及统治名叫章布兑帕(Jambudⅵpa)的整个地球所拥有的强大力量。这节诗中的梵文"珞卡(lokah)"一词意义重大。太空中遍布着各种物质与灵性高等星球(loka)。正如《博伽梵歌》第9章的第25节诗中说明的,人可以凭借他今生的活动升上那些星球。没人可以强行进入那些星球。渺小的物质科学家和工程师虽然发明了能升上天空数千公里的飞行器,但不曾被允许进入这些高等星球。靠那种方法去不了更好的星球。人必须靠贡献自我和做服务使自己具备进入那些快乐星球的资格。那些在一生中从事各种各样罪恶活动的人,最后只能降级过动物的生活,越来越多地承受物质存在之苦。对此,《博伽梵歌》第16章的第19节诗中作了说明。尤帝士提尔王所做出的美好贡献及所取得的资格是那么崇高,就连住在更高级的天堂星球中的居民们都已经准备好接受他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第6节]

译文

布茹阿玛纳们啊!君王的财富是如此迷人,甚至令天堂居民向往。但因为他全神贯注于为至尊主做服务,所以除了为至尊主服务外,没有什么可以令他满足。

要旨

世上有两种事物可以使生物感到满足。当人全神贯注于物质活动时,只有感官享乐能使他感到满足;但当人摆脱物质属性的束缚时,他只满足于为取悦至尊主而做奉爱服务。这意味着生物原本是仆人,而不是被侍奉的对象。由于受外在能量制约的迷惑,生物错误地以为自己是被侍奉的对象,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实际上是色欲、物质享乐欲望、贪婪、骄傲、疯狂和偏执等感官知觉的奴仆。当人通过获得灵性知识恢复正常的理智时,他便认识到:他不是物质世界的主人,相反只不过是感官的仆人。那时,他恳求为至尊主做服务,并因为不再受所谓物质快乐的迷惑而感到满足。尤帝士提尔王是解脱的灵*之一,因此对他来说,幅员辽阔的王国、好妻子、恭顺的弟弟、快乐的臣民和繁荣的世界,并不能使他满足。对一个纯粹的奉献者而言,这些祝福自动到来,即使奉献者并没有想要得到它们。这节诗中所谈的尤帝士提尔王的例子就是如此。俗话说,除了食物,其它什么都无法使饥饿之人感到满足。

整个物质世界充满了渴求的生物。他们真正渴望的不是美食、住房或感官享乐,而是灵性的氛围。由于愚昧,他们唯一想的是:这个世界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住所、防御力量和感官享乐对象,所以令人不满。这称为错觉。生物在渴求灵性满足的时候被物质渴望迷惑了。但愚蠢的领导者看不到,就连物质生活最奢侈的人都还是感到不满足。他们渴望和缺乏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灵性的食物、灵性的庇护、灵性的防卫力量和灵性的感官享乐。这一切可以在与至尊灵*一一圣主奎师那的交往中得到。正因为如此,已经拥有这一切的人,不可能受物质世界里所谓美食、住房、防御力量和感官享乐的吸引,哪怕是天堂居民所享受的等级也没有用。所以,至尊主在《博伽梵歌》第8章的第16节诗中说,即使住在这个宇宙中寿命比地球人长千百万倍的最高星球布茹阿玛珞卡上,也无法满足生物的渴望。只有当生物在永恒的环境中与赐予奉献者解脱的超然快乐的至尊主穆昆达(Mukunda)交往时,这种渴望才能得到满足;而永恒的环境在灵性天空中,远远高于布茹阿玛珞卡。

[第7节]

译文

布瑞古的儿子(绍纳卡)啊!当伟大的战士帕瑞克西特还是他母亲乌塔茹阿子宫中的胎儿时,布茹阿玛斯陀制造的灼热使他极其痛苦。那时,他能看到至尊主来到他面前。

要旨

生物体死亡后投生当人期间会有七个月的时间持续处于昏睡状态。生物从事过的活动使他被允许通过父亲的精子进入一个母亲的子宫中,从而发育出他该得到的躯体。这是生物过去从事过的活动使其进入某个特定躯体再次投生的定律。当他从昏睡状态中清醒过来时,他感到被囚禁在子宫中的极度不便,于是想要出去,有时还会祈求至尊主赐予这种解脱。帕瑞克西特王在他母亲子宫中时,受到阿施瓦塔玛释放的布茹阿玛斯陀武器的攻击,感到难以忍受的灼热。但由于帕瑞克西特王是至尊主的奉献者,至尊主立刻凭他绝对强大的能量进入帕瑞克西特王母亲的子宫,作为胎儿的帕瑞克西特王能看到有人来救他了。即使在那种无助的境地,胎儿帕瑞克西特出于他作为伟大战士的本性还是忍受住了令人无法忍受的高温。正因为如此,这节诗中用了梵文"伟大的战士(ⅵrah)"一词。

[第8节]

译文

他(至尊主)只有拇指大,但完全是超然的。他的肤色是非常美丽的微黑色,身体完美无瑕。他穿一件闪亮的*衫,头戴一顶光芒四射的金质头盔。这就是那胎儿眼中的他。

[第9节]

译文

至尊主有四只手臂,戴着熔金耳环,眼睛因狂怒而变得血红。在他来回走动时,他的大头棒像流星一样一直环绕着他飞舞。

要旨

《布茹阿玛-萨密塔》(Brahma-samhita)第5章中说,至尊主哥文达(Goⅵnda)透过他的一个完整扩展进入宇宙的光环,把他自己扩展为无数的超灵(Paramatma)遍布各处,不仅在每一个生物体的心中,也在每一个物质元素的原子中。至尊主就这样凭他不可思议的力量遍布各处,因此也进入乌塔茹阿(uttara)的子宫中拯救他亲爱的奉献者帕瑞克西特王。在《博伽梵歌》第9章的第31节诗中,至尊主向世人保证说:他的奉献者永远不会被毁灭。没人能杀害至尊主的奉献者,因为至尊主亲自保护他的奉献者;当至尊主想要杀死一个人时,没人能救得了那个人。至尊主是全能的,所以他可以拯救他想要拯救的人,杀死他想要杀死的人。即使当帕瑞克西特王在他母亲的子宫中那种不便的情况下,至尊主也能以正好让帕瑞克西特王能看到他的形象,出现在他的奉献者帕瑞克西特王面前。至尊主可以变得比百万个宇宙加在一起还要大,同时也可以变得比一个原子还要小。他出于仁慈,变得正好能让受制约的生物体看到。他是无限的。他不受限于我们对他的估量。他能变得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大,也能变得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小。但在所有的情况下,他都是同一位全能的至尊主。在乌塔茹阿子宫中如拇指般大小的维施努(Visnu),与在首神王国外琨塔圣地(Vaikuntha-dhama)中纳茹阿亚纳(Narayana)本人没有丝毫区别。他以神像的形象(arca-vigraha)展现他自己,以接受他那些还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的奉献者为他所做的服务。尽管至尊主是物质感官所无法感知的,但依靠至尊主以物质元素展现的神像形象的仁慈,在这个物质世界里的奉献者能够更容易地接近至尊主。因此,神像形象是至尊主为了让有物质躯体的奉献者能感知到他而展现出的绝对灵性的形象;我们永远都不该把至尊主的神像形象视为是物质的。尽管对受制约的灵*来说物质和灵性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但对至尊主来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区别。对至尊主来说,除了灵性存在之外别无它物;对与至尊主有着亲密关系的纯粹奉献者来说,同样是除了灵性存在之外别无它物。

[第10节]

译文

就这样,如太阳蒸发一滴露水般,至尊主抑制了布茹阿玛斯陀发出的灼热射线。胎儿一直看着他,并猜想他是谁。

[第11节]

译文

就在胎儿观察至尊主的时候,这位向所有的方向扩展且不受时空限制的人格首神至尊主。众生心中的超灵及正义之士的保护者,突然消失了。

要旨

胎儿帕瑞克西特并不是在观察一个受时空限制的生物。至尊主和个体生物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这节诗中说至尊主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至尊生物。所有的个体生物都受时空限制。即使个体生物在质上与至尊主一样,但在量上个体灵*与至尊灵*之间却有着天大的差别。《博伽梵歌》中虽然把个体生物和至尊神都称为遍布各处者(yenasarvamidamtatam),但这两种遍布各处者却并不相同。普通的生物或灵*可以在他自己受限制的躯体内遍布各处,但至尊生物却遍布一切时空内。普通生物无法藉由其遍布各处的特性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展至其他的普通生物,但至尊超灵一一人格首神,却可以不受限制地把他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的时间、空间和每一个生物身上。而且,由于他无所不在、不受时空的限制,他甚至可以出现在胎儿帕瑞克西特面前。这节诗中说他是正义之士的保护者。向至尊者归依的灵*都是正义之士,在任何情况下都受到至尊主的特别保护。至尊主用他的外在能量纠正邪恶者罪恶的思想行为,所以也在间接地保护他们。这节诗中称至尊主是向所有方向扩展的人。这意思是说他无所不在,可以随他的心愿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和消失。他从胎儿帕瑞克西特的视野中消失,并不意味着他立刻到其它地方去了。尽管那胎儿的眼睛看不到他了,但他还在那里,即使隐迹了也还在那里。光明天空上的这个物质覆盖层,也就像大自然母亲的子宫,我们都被全体生物的父亲一一至尊主放进了这个子宫中。至尊主无所不在,甚至在杜尔嘎(Durga)母亲的这个物质子宫中,具备了资格的人可以看到他。

[第12节]

译文

之后,当所有吉祥的星象都逐渐在*道带上聚集时,潘杜的这位法定继承人诞生了。他将与当年的潘杜一样英勇无敌、能量非凡。

要旨

星相对生物的影响并不是假想出来的,而是事实。这。一点得到了《圣典博伽瓦谭》等权威经典的证实。每一个生物都时刻受到自然法律的控制,正如国家的居民受到国家势力的控制。国家的法律非常明显,我们都能了解,但物质自然的法律因为很精微,所以我们不易了解,不能直接体验到。正如《博伽梵歌》第3章的第9节诗中说明的,人生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报应,将我们紧紧束缚住,只有那些代表雅格亚(维施努)从事活动的人不受报应的束缚。我们的活动由更高的权威一一至尊主的代理们作出判定,从而根据我们的活动决定给我们什么样的躯体。大自然的法律是如此精微,以致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受到不同星体的影响,而这种来自星相影响力的运作,决定生物获得哪一个可以供他操作的躯体,以达到囚禁他一段时间的目的。正因为如此,通过看一个人出生时的星相就可以了解他的命运,只有博学的占星家才可以真正算人的命运。占星学是一门非凡的科学,错误地运用它并不意味着它是无用的。帕瑞克西特王,甚至人格首神,都是在某个星相吉祥的时刻显现的,这样,好的影响力就会作用于身体。最吉祥的星相是当至尊主显现在这个物质世界时出现的,这种星相被特别称为佳央提(jayanti),而这个梵文词不能被滥用于任何其它的事物。帕瑞克西特王不仅是伟大的查锤亚(ksatriya)帝王,还是至尊主杰出的奉献者,因此不可能在任何不吉祥的时刻出生。正如要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迎接值得尊敬的要人,迎接帕瑞克西特王这样一位得到至尊主特殊照顾的人物也不例外,他被选择在所有好的星体聚集在一起的适当时刻出生,以便它们把好的影响施加在他这位君王身上。他就这样诞生了,并作为《圣典博伽瓦谭》中的大英雄闻名天下。这种对星相影响力的适当安排绝非由人的意志决定,而是由至尊主能量的更高安排来决定。当然,这种安排是根据生物的好坏行为作出的,其中展现出生物从事虔诚活动的重要性。只有靠从事虔诚活动,人才被允许得到钱财、高等教育和外貌美丽等财富。在强调人的永恒职责(sanatana-dharma)的传承中所具有的各种净化仪式(samskaras),极其适合创造一个能利用吉祥星相影响的环境;其中为高阶层人士所规定的授精净化仪式(garbhadhana-samskara),是为了要在人类社会中培育虔诚而有智慧的人士所该从事的一系列虔诚活动的开端。善良、圣洁的人口使人类社会具有和平与繁荣;沉溺于性放纵的、不值得要的人口只能扰乱社会秩序,把人类社会变成人间地狱。

[第13节]

译文

帕瑞克西特王的诞生使尤帝士提尔王很高兴,他为孩子举行了诞生净化仪式。以道弥亚和奎帕为首的众多博学的布茹阿玛纳,在仪式上吟唱了吉祥的赞歌。

要旨

极具智慧的布茹阿玛纳(婆罗门)阶层,精通主持社会四阶层和灵性四阶段制度(varnnsrama-dharma)中规定的净化仪式,而这是人类社会的需要。除非有这些净化过程,否则不可能有高素质的人口。在喀历年代中,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缺乏这种净化过程的素质很低的人一一庶铎(sudra,首陀罗)。然而,这个年代中因为缺乏举行净化仪式所需要的各种便利条件和优秀的布茹阿玛纳,所以不可能恢复这种韦达净化程序。但是,经典推荐了在这个年代中可以执行的潘查茹阿特瑞卡(Pancaratrika)系统。潘查茹阿特瑞卡系统作用于低素质的庶铎阶层的人一一喀历年代的人口,它是经典规的适合这个年代和时期的净化程序。这个净化程序只被允许用于提升人的灵性,而非它用。灵性的提升从不受高等出身或低等出身的限制。

在举行过子宫净化仪式(garbhadhana)后,还有孕妇分发仪式(simantonnayana)和萨达巴克珊(sadhabhaksana)等一些特定的净化仪式(samskara)需要妇女在怀孕期间举行。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要举行的是诞生净化仪式(jatakarman)。帕瑞克西特王诞生后,尤帝士提尔王在非常博学的布茹阿玛纳道弥亚和奎帕查尔亚的帮助下正式举行了这个仪式。道弥亚(Dhaumya)是皇家祭司,奎帕查尔亚(Krpacarya)则不仅是祭司,还是一位大将*。这两位博学、精通主持祭祀的祭司,在尤帝士提尔王请来的其他优秀的布茹阿玛纳的协助下,举行了祭祀。所有的韦达净化仪式(samskara)都不仅只是些形式或社会习俗,而是具有非常实际的效用,由道弥亚和奎帕那些专家布茹阿玛纳主持可以得到圆满的结果。在这个年代里,像他们这样的布茹阿玛纳不仅罕见,而且找不到。因此,在这个堕落的年代中,为了灵性的提升,哥斯瓦米们更倾向用潘查茹阿特瑞卡净化程序,而不是上述那些韦达仪式。

奎帕查尔亚是大圣人沙尔端(Saradvan)的儿子,出生在高塔玛(Gautama)的家庭中。据说他的出生是一次意外事故。大圣人沙尔端意外地遇到天堂著名的社交女郎佳拉帕蒂(Jalapadi),结果排出精液,精子分成两部分,两部分精液立刻分别长成一对孪生的男婴和女婴。后来男婴被称为奎帕,女婴被称为奎琵(Krpi)。当时正在丛林中狩猎的商坦努王(Maharajasantanu)抱回这两个孩子,通过正确地执行净化过程,把他们提升到布茹阿玛纳的地位上。奎帕查尔亚之后成为像朵纳查尔亚(Dronacarya)一样伟大的将领,他妹妹则嫁给了朵纳查尔亚。在库茹柴陀战争中,奎帕查尔亚站在杜尤丹(Duryo-dhana)一边;尽管他帮忙杀了帕瑞克西特王的父亲阿比曼纽(Abhi-manyu),但由于他是像朵纳查尔亚一样优秀的布茹阿玛纳,潘达瓦兄弟一家还是非常尊重他。潘达瓦兄弟因为*博输给杜尤丹而被流放到森林去时,兑塔瓦施陀(Dhrtarastra)委托奎帕查尔亚当潘达瓦兄弟的指导者。库茹柴陀战争结束后,奎帕查尔亚再次成为王室议会中的一个成员,受邀请在帕瑞克西特王的出生净化仪式上吟唱吉祥的韦达赞歌,以使仪式得以圆满举行。尤帝士提尔王在离开王宫启程去喜马拉雅山前,把帕瑞克西特王托付给奎帕查尔亚当他的门徒;在奎帕查尔亚负责指导帕瑞克西特王后,尤帝士提尔王满意地离开了家。优秀的行*管理者、君王和帝王们,总是接受像奎帕查尔亚那样博学的布茹阿玛纳的指导,从而能够在执*过程中始终采取正确的行动。

[第14节]

译文

这位男性后裔一出生,知道在何时、何地并如何布施的君王,就立刻把金子、乳牛、土地、村庄、大象、马匹和品质优良的五谷赠送给众多的布茹阿玛纳。

要旨

只有布茹阿玛纳(婆罗门)和托钵僧(sannyasi)被允许接受居士的布施·布茹阿玛纳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在所有不同的净化仪式现场,特别是出生、结婚和死亡的净化仪式过程中,居士们都会向布茹阿玛纳布施钱财。布施的实际内容包括:金子、土地、村庄、马匹、大象、五谷,以及烹煮食物所需要的其它原材料。所以从实际情况看,布茹阿玛纳并不贫穷。相反,他们因为拥有金子、土地、村庄、马匹、大象和足量的食粮,所以根本无需再去为自己赚取收入。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为整个社会的福利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节诗中的梵文"知道在何时、何地并如何布施的人(tirthavit)"一词意义重大,因为君王很清楚应该在何时、何地给予布施。布施永远都不该是盲目或没有收益的。经典(sastra)指示我们要把布施给予那些因为具甚有高度的灵性觉悟而有资格接受布施的人。印度有一些人对至尊主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于是经授权地把贫穷的人称为贫穷的纳茹阿亚纳(daridra-narayana)。然而,经典中从没介绍过这种错误概念,也没有说应该把马匹、大象、土地和村庄等慷慨大度地布施给这些可怜的穷人。结论是:过去,一心为至尊主服务的智者一一布茹阿玛纳,都得到适当的供养,不必为生活担忧;当时的君王和其他居士都很高兴照顾他们的生活。

经典中教导说,孩子只要还藉由脐带与母亲连在一起,就被认为与母亲是一体的;可一旦把脐带剪断,孩子就与母亲分开了,就该举行诞生净化仪式(jatakarma)。负责宇宙行*事务管理的半神人和家族的祖先都会在这时来看刚出生的婴儿,这个时刻被明确定为是,向那些为人类社会的灵性进步作出贡献的合适人选布施钱财的正确时间。

[第15节]

译文

博学的布茹阿玛纳们对君王的布施很满意,于是对他说:菩茹家族中最优秀的人啊,你的孙子确实是菩茹家族的直系传人。

[第16节]

译文

为了施恩于你,全能而无所不在的人格首神维施努,使这位纯洁无暇的男性后裔重新稳处与他母亲的子宫中。当他受到不可战胜的神奇武器的攻击,注定要被毁灭时,他得到了拯救。

要旨

无所不在、全能的维施努(主奎师那)之所以拯救胎儿帕瑞克西特,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在母亲子宫中的孩子是至尊主的纯粹奉献者,所以纯洁无瑕。第二个原因在于:这孩子是菩茹(Paru)家族剩下的唯一活着的男性后裔,而菩茹是正直的尤帝士提尔王虔诚的祖先。至尊主想要让虔诚君王们的血脉一直延续下去,以便作为他的代表统治整个地球,使人类社会有真正和平与繁荣的生活。库茹柴陀战争后,就连尤帝士提尔王的下一代也被消灭,在这个伟大的王室家族中没人能再生另一个儿子了。阿比曼纽的儿子帕瑞克西特王,是这个家族中唯一存活下来的继承人;但阿施瓦塔玛当时发射的神奇、无敌的布茹阿玛斯陀(brahmastra)武器,也即将夺去他的生命。

诗中把主奎师那称为维施努这一点也很重要。原始人格首神主奎师那,通过他的维施努身份完成保护奉献者、消灭恶魔的工作。主维施努是主奎师那的完整扩展。至尊主通过他的维施努形象从事无所不在的活动。

这节诗中之所以用纯洁无瑕一词描述胎儿帕瑞克西特,是因为他是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至尊主的这些纯粹的奉献者来到地球,是为了执行至尊主的使命。至尊主希望在物质创造中徘徊的受制约的灵*能改过自新,回归家园,回到他身边,因此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他们,为他们准备像韦达经(Veda)那样的超然文献,派圣洁的传教使者和圣人们前来,并指定灵性导师作他的代表。这些超然的文献、传教使者和至尊主的代表都纯洁无瑕,因为物质属性的污秽甚至都无法触及到他们。每当他们受到被毁灭的威胁时,至尊主就会保护他们。这些愚蠢的威胁都来自十足的物质主义者。阿施瓦塔玛向胎儿帕瑞克西特发射的布茹阿玛斯陀武器,无疑具有超自然的强大力量,这个物质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能抵挡它的穿透力。但是,无所不在、遍布各处的全能的至尊主,却可以用他无比强大的力量抵消布茹阿玛斯陀武器的力量,以拯救他真正的仆人帕瑞克西特一一尤帝士提尔王的后裔。尤帝士提尔王也是至尊主的奉献者,他对至尊主给予他的没有缘故的仁慈总是感激不尽。

[第17节]

译文

为此,这孩子将作为受人格首神保护的人闻名于世。最幸运的人啊!毫无疑问,这孩子将成为第一流的奉献者,将具有所有美好的品德。

要旨

至尊主是全体生物至高无上的领袖,因此保护每一个生物。韦达赞歌中证实道:在所有的人物中,至尊主是至高无上的人。至尊主物与普通生物的区别在于:至尊生物一一人格首神,供养所有其他的生物,了解这一点的人能得到永久的平静(《喀塔奥义书》)。至尊主不同的能量给予生物不同程度的保护,但对他纯粹的奉献者,他本人则亲自给予保护。正因为如此,帕瑞克西特王从他进入他母亲的子宫开始,就受到了保护。从他受到至尊主特别的保护这一点看,这孩子必将是至尊主一流的奉献者;具有所有美好的品质。奉献者分三类:一流的奉献者(maha-bhagavata)、二流的奉献者(madhyam-adhikari)和三流的奉献者(kanistha-adhikari)。谁到至尊主的神庙去向神像致以虔诚的敬意,但却不十分了解神的科学知识,因而不尊敬至尊主的奉献者,谁就被称作是物质主义奉献者或三流的奉献者。谁培养了为至尊主做真诚服务的心态,因而只与类似的奉献者交朋友,同时向初习者表示善意,但却回避无神论者,谁就被称作是二流的奉献者。然而,谁看到一切都在至尊主体内或说一切都是至尊主的,还看到一切都与至尊主有着永恒关系,因此眼里只有至尊主,谁就被称作是至尊主一流的奉献者。至尊主的这些一流的奉献者,在所有方面都很完美。属于这三个范畴的奉献者会自然而然地具备一切美好的品质,所以像帕瑞克西特王这样的一流奉献者无疑在所有的方面都很完美。而且,由于帕瑞克西特王出生在尤帝士提尔王的家中,这节诗中把尤帝士提尔王称为最幸运的人(maha-bhaga)。有一流的奉献者投生其中的家庭是幸运的,因为一流奉献者的出生使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一百代的家庭成员都藉由至尊主的恩典获得解脱,至尊主出于对他心爱的奉献者的敬意赐予整个家族这样的浩荡洪恩。所以,一个人对家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成为至尊主纯粹的奉献者。

[第18节]

译文

虔诚的君王(尤帝士提尔)询问道:伟大的灵*们啊!他会成为圣洁的君王吗?他会像出现在这个伟大皇族中的其他人一样,使他的名字成为虔诚的象征,因他的成就而闻名天下,受到赞美吗?

要旨

尤帝士提尔王的祖先们都是伟大、圣洁、虔诚的君王,都因为他们伟大的成就而受到赞扬。他们都是坐在王座上的崇高的圣人。正因为如此,整个王国中的全体臣民都幸福、虔诚、品德高尚、富有且具有灵性的知识。在伟大的灵*和经典中灵性教导的严格指导下,这些伟大圣洁的君王受到训练,结果整个王国中都充满了品德高尚的人,成为灵性生活的幸福乐园。尤帝士提尔王本人酷似他的祖先们,他希望他之后的下一个君王也能与他的祖先完全一样。他很高兴听到博学的布茹阿玛纳们说,占星学推算的结果表明,那孩子将是至尊主一流的奉献者。他想进一步了解那孩子是否会效法他伟大的祖先们。那就是君主制国家的方式。在位的君王应该是至尊主虔诚的、具有骑士风范的奉献者,是狂妄自大的暴发户们恐惧的人格化身。他必须把无辜的臣民托付给与他一样具有资格的法定继承人去照管。在现代的民主制国家中,人们的素质都堕落到庶铎的层面,甚至更低,*府就由这种人的代表管理运作,而他们对经典所教导的管理方式一窍不通。因此,整个环境充斥着透过色欲、贪婪所展现出的庶铎品质。这些行*官员天天彼此争吵。**和团体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经常更换*府内阁成员。管理国家的人都想尽量剥削利用国家资源,直到死亡为止;除非是被迫,否则没人自愿退出*治生涯。这种低级的人怎么可能为人民谋福利?他们贪污腐化、耍阴谋、施诡计,当人一套背后一套。在担任不同的职位前,他们必须先学习《圣典博伽瓦谭》中就如何作一名理想的管理者所给予的教导。

[第19节]

译文

博学的布茹阿玛纳说:普瑞塔的儿子啊!在赡养、保护众生方面,这孩子将与玛努的儿子伊克施瓦库王完全一样;至于在遵守布茹阿玛纳原则方面,特别是坚守诺言这一点,他绝对像达沙茹阿塔王的儿子——人格首神茹阿玛。

要旨

梵文"帕佳(praja)"的意思是,投生在物质世界里的的生物。事实上,生物不生不灭,但由于他不再为至尊主服务并想要主宰物质自然,他被给予一个适合满足他的物质欲望的躯体。这使他变得受制于物质自然法律,并根据自己的活动而不断地更换物质躯体。生物就这样在八百四十万种生命形式中一个接一个地更换着躯体,不断地轮回。然而,由于他是至尊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他不仅得到至尊主供给他的一切生活所需,还受到至尊主和他的代表一一圣洁君王的保护。这些圣洁的君王保护所有的生物体(praja),使他们能够生存并完成他们在物质世界里被关押的期限。帕瑞克西特王实际上是一位理想的圣洁君王,因为他在巡视他的王国时看到喀历的人格化身正要杀一头可怜的乳牛,便立刻像对待凶手一样地对喀历年代的人格化身采取行动。这意味着圣洁的统治者甚至保护动物;他们这么做不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而是知道凡是在物质世界里出生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所有圣洁的君王,从太阳神开始,下到地球上的君王们,都在韦达文献的指导下行事。正如《博伽梵歌》(Bhagavad-gita)第4章的第1节诗中谈到有关至尊主教导太阳神(维瓦斯万)韦达知识,高等星球中也教授韦达文献;这样的知识通过师徒传承传递下来,由太阳神传给他的儿子玛努(Manu),玛努传给依克施瓦库王(MaharajaIksvaku)。在布茹阿玛(Brahma)的一天中共有十四位玛努,这节诗中提到的是第七位玛努。这位玛努是生物体的祖先之一(prajapati);他是太阳神的儿子,被称为外瓦斯瓦塔·玛努(VaivasvataManu)。他有十个儿子,依克施瓦库王是其中之一。依克施瓦库王也从他父亲玛努那里学习了《博伽梵歌》中所教导的奉爱瑜伽(bhakti-yoga),而他父亲是从太阳神那里得到的知识。依克施瓦库王后来经师徒传承把《博伽梵歌》的教导传了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师徒传承被无耻之人所中断。为此,在库茹柴陀战场上,至尊主又再次给阿尔诸纳讲授《博伽梵歌》。所有的韦达文献都从创造的一开始就有了,因此被称为"不是人类所编纂的典籍(apauruseya)"。韦达知识由至尊主讲授,而第一个聆听者是这个宇宙中第一个被创造的生物体布茹阿玛。

依克施瓦库王:外瓦斯瓦塔·玛努的一个儿子。他有一百个儿子。他下令禁止吃肉。他死后,他的儿子舍沙德(Sasada)继承了王位。

玛努:这节诗中提到的作为依克施瓦库王父亲的这位玛努,是第七位玛努,名叫外瓦斯瓦塔·玛努。他是太阳神维瓦斯万的儿子。主奎师那在给阿尔诸纳讲授《博伽梵歌》前,先给太阳神讲述过《博伽梵歌》。人类是玛努的后裔。这位外瓦斯瓦塔·玛努有十个儿子,名字分别是:依克施瓦库、纳巴格(Nabhaga)、兑士塔(Dhrsta)、沙尔亚提(Saryati)、纳瑞士央塔(Narisyanta)、拿霸格(Nabhaga)、迪士塔(Dista)、喀茹沙(Karusa)、普瑞沙铎(Prsadhra)和瓦苏曼(Vasuman)。至尊主巨大的鱼化身(Matsya)是在外瓦斯瓦塔·玛努统治初期降临的。外瓦斯瓦塔·玛努从他父亲太阳神维瓦施万那里学习了《博伽梵歌》的内容,并把同样的内容传授给他儿子依克施瓦库王。在特瑞塔年代(Treta-yoga)的开始,太阳神训练玛努做奉爱服务;为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玛努把奉爱服务的内容传授给依克施瓦库王。

主茹阿玛:至尊人格首神本人化身为圣茹阿玛(Rama)降临在阿尤迪亚(Ayodhya)的君王达沙茹阿塔(Dasaratha)的家中,当他这位纯粹奉献者的儿子。主茹阿玛与他的完整扩展们一起降临,他们都以他弟弟的身份显现。主茹阿玛在特瑞塔年代中的一个春天的第二个月(Caitra)月相从黑月到满月过程中的第九天显现;他降临的目的照例是建立宗教原则,消灭不良分子。在他还是个少年时,他就帮助大圣人维施瓦弥陀(Visvamitra)杀了苏巴胡(Subahu),严厉惩罚了总是干扰圣人们履行日常宗教责任的女魔玛瑞查(Marica)·布茹阿玛纳(婆罗门)和查锤亚(剎帝利)应该合作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布茹阿玛纳圣人努力用完美的知识教育人们,查锤亚负责保护他们。就维持和保护人类最崇高的文化(brahmanya-dharma)而言,主茹阿玛禅铎是理想的君王。至尊主尤其重视保护乳牛和布茹阿玛纳,以此促进世界的繁荣。负责管理宇宙事务的半神人透过维施瓦弥陀这个代理把征服恶魔的有效武器给予他。他出现在佳纳卡(Janaka)君王的拉弓比武大会上,拉断了希瓦那把天下无敌的大弓,娶了佳纳卡王的女儿悉塔黛薇(Sitadeⅵ)。

他结婚后,接受他父亲达沙茹阿塔颁布的把他放逐到森林十四年的命令。为了帮助负责管理宇宙事务的半神人,他杀死了一万四千个恶魔。恶魔茹阿瓦纳(Ravana)施诡计绑架了他妻子悉塔黛薇。那之后,茹阿玛与苏贵瓦(Sugriva)交上朋友,帮助苏贵瓦杀死了他哥哥瓦里(vali),并使他重新当上大猩猩王国瓦纳茹阿(vanara)的君王。至尊主在印度洋上用石头建起一座浮桥,这座桥直达绑架了悉塔的恶魔茹阿瓦纳的王国兰卡(Lanka)。这之后,茹阿玛杀了茹阿瓦纳,任命茹阿瓦纳的弟弟维比珊(Vibhisana)当兰卡的国王。维比珊虽然也是恶魔,但凭借主茹阿玛的祝福而流芳百世。十四年流放期满时,主茹阿玛处理完兰卡的事情便乘坐鲜花飞机回到了他的王国阿尤迪亚。他命令他弟弟沙陀格纳去攻击当时统治着玛图茹阿的恶魔劳纳苏茹阿(Lavnasura),沙陀格纳最后杀死了那恶魔。他举行了十次马祭(Asvamedha),后来在沙茹阿尤(Sarayu)河中沐浴时隐迹。伟大的史诗《茹阿玛亚纳》(Ramayana,《罗摩衍那》)是记述主茹阿玛在世上活动的历史,伟大的诗人瓦勒弥克依(Vilmiki)是权威的《茹阿玛亚纳》的作者。

[第20节]

译文

这孩子将是慷慨大度的布施者,以及投靠者的保护人,恰似乌西纳尔国的著名国王希比。他将与杜宪塔王的儿子巴茹阿特一样,扩大他家族的知名度。

要旨

布施、举行祭祀(yajna)、保护投靠者等活动,会使君王变得著名。查锤亚君王会因为保护投靠他的灵*而感到自豪。君王的这种作法被称为"为维护正义而行使真正的权利(isvara-bhava)"在《博伽梵歌》中,至尊主教导众生要归依他,并承诺给予归依他的灵*所有的保护。至尊主无所不能,而且言出必行,从没有一次置他的各类奉献者于不顾。君王作为至尊主的代表必须具备一种精神,即: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要保护投靠他的灵*。乌西纳尔国(Usinara)的国王希比(MaharajaSibi),是能够与他一起去天堂的雅亚提王(MaharajaYayati)的好朋友。希比王知道他死后会去哪一个天堂,《玛哈巴茹阿特》(Mahabharata)第1篇第96章的第6-9节诗中描述了那个天堂。希比王极为慷慨,甚至要把他在天堂中得到的身份地位让给雅亚提,但雅亚提没有接受他的慷慨布施。雅亚提与阿施塔卡(Astaka)等大圣人一起去了天堂。在大家一起去天堂的路途上,为回答圣人们的询问,雅亚提罗列了希比王从事的各种虔诚活动。希比王后来成了他所崇拜的神明阎罗王(Yamaraja)的一个同伴。正如《博伽梵歌》第9章的第25节诗中证实的,崇拜半神人的人到半神人所在的星球去(yantideva-vratadevan)。所以,希比王成了伟大的外士纳瓦权威阎罗王所在的星球上的一个成员。当他在地球上时,他因为保护投靠他的灵*和慷慨布施而闻名天下。一次,天帝变形为一只追逐鸽子的老鹰,火神变形为一只鸽子;被老鹰追赶着的鸽子落在希比王的膝头寻求他的保护,而老鹰要求君王把鸽子还给他。君王想给老鹰其它的肉吃,好让他不要杀了鸽子。狩猎鸽子的老鹰拒绝了君王的建议,但后来与君王达成协议,老鹰将吃君王身上的肉,而肉的重量要与鸽子的体重一样。君王开始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放在天平上称,看是否与鸽子的体重一样,但神秘的鸽子总是比他割下的肉重。君王最后自己坐上天平,终于达到了与鸽子一样的重量。他的行为使半神人们对希比王非常满意。天帝和火神向君王揭示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并祝福了君王。希比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布施和保护众生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半神人中的圣人纳茹阿达的赞扬。希比王为满足一位布茹阿玛甚至牺牲了他的亲生儿子。他从来不允许他王国中的人吃肉。圣人们说,胎儿帕瑞克西特将在布施和保护众生方面成为第二位希比王。

道香提。巴茹阿特(DausyantiBharata):历史上有许多名叫巴茹阿特的人,其中主茹阿玛的弟弟巴茹阿特、瑞沙巴(Rsabha)王的儿子巴茹阿特及杜宪塔(Dusyanta)王的儿子巴茹阿特都很有名。所有这些巴茹阿特都是宇宙史中的著名人物。由于瑞沙巴的儿子巴茹阿特王的缘故,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被称为巴茹阿特或巴茹阿特-瓦尔沙(Bharata-varsa)。有些人说,我们这个地球之所以被称为巴茹阿特,是因为杜宪塔的儿子曾经统治过这片土地。但我们相信,这片土地是因为瑞沙巴王的儿子巴茹阿特的统治而被称为巴茹阿特-瓦尔沙的。在他统治前,这个地球被称为伊拉瓦缇-瓦尔沙(Ilivati-varsa),但就在瑞沙巴的儿子巴茹阿特登基后,这片土地便以巴茹阿特-瓦尔沙闻名天下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杜宪塔王的儿子巴茹阿特就不那么重要。他是以美丽闻名于世的莎琨塔拉(Sakuntala)的儿子。杜宪塔王在树林中与莎琨塔拉相遇并坠入爱河,就这样生了巴茹阿特。那之后,由于康瓦·牟尼(KanvaMuni)的诅咒,君王遗忘了他的妻子莎琨塔拉,他们的孩子巴茹阿特便由他母亲在森林中抚养长大。巴茹阿特即使在他还是个小孩子时就已经极为强大有力,甚至去挑战森林里的狮子和大象,彷佛与猫狗玩耍一样与他们搏斗。由于这位少年变得那么强壮,比现代所谓的"人猿泰山"还要强壮,森林里的圣人们都称他为"能够控制众生的人(Sarvadaman)"《玛哈巴茹阿特》第1篇中对这位巴茹阿特王作了充分的描述。潘达瓦兄弟一一库茹们,因为出生在杜宪塔王著名的儿子巴茹阿特王的王朝中,所以有时被称为巴茹阿特。

[第21节]

译文

在伟大的弓箭手中,这孩子将跟两位阿尔诸那一样优秀。他将会像火一样不可遏制,似大海一般不可超越。

要旨

历史上有两位阿尔诸纳,一位是亥哈亚(Haihaya)的君王卡尔塔维尔亚·阿尔诸纳(KarttaviryaArjuna),另一位是婴儿帕瑞克西特的爷爷。这两位阿尔诸纳都因为他们精湛的射箭技术而闻名天下,婴儿帕瑞克西特被预言将与他们一样优秀,尤其是作战方面。我们现在对潘达瓦兄弟中的阿尔诸纳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潘达瓦·阿尔诸纳:《博伽梵歌》中的大英雄;潘杜(Pandu)王请他妻子与半神人因铎生的儿子。王后琨缇黛薇(Kuntideⅵ)可以召唤任何一位半神人来与她生孩子。于是她召唤天帝因铎(Indra),与他一起生了阿尔诸纳。正因为如此,阿尔诸纳是天帝铎的完整部分。由于他出生在法勒古纳月(Phalguna,二月和三月间),他也被称为法勒古尼(Phalguni)。他显现为琨缇的儿子时,天空中的声音宣布了他未来的伟大,半神人、歌仙(Gandharva)、住在太阳星球上的阿迪缇亚(Adityas),以及茹铎们(Rudras)、瓦苏们(vasus)、天蛇(Nagas)、各类重要的圣人、天堂社交女郎(Apsaras)等宇宙各地的重要人物,都参加了他的诞生仪式。天堂社交女郎通过表演天堂中的歌舞取悦大家。主奎师那的父亲、阿尔诸纳的舅舅瓦苏戴瓦,派他的祭司代表喀夏帕(Kasyapa)为阿尔诸纳做了经典推荐的所有的净化仪式(samskara)。举行他的命名仪式时,住在沙塔逊嘎(Satasrnga)星球上的圣人们都参加了。他娶了朵帕蒂(Draupadi)、苏芭朵(Subhadra)、祺特冉嘎妲(Citrangada)和乌露琵(Ulupi)这四个妻子,分别与她们生了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施茹提克尔提(Srutakirti)、阿比曼纽(Abhimanyu)、巴布茹瓦汉(Babhruvahana)和伊茹阿万(Iravan)。

在度过学生生活期间,阿尔诸纳与其他的潘达瓦兄弟及库茹们一起被托付给伟大的*事专家朵纳查尔亚(Dronacarya)管教,但他极度的勤奋好学精神使他成为他们中最优秀的学生。不仅如此,他所展现的学生对老师的深情,也使朵纳查尔亚对他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圣典博伽瓦谭1篇创造12章帕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