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相信大家都跟肉叔一样。
将脑子留在了四姨妈大姑姑表舅舅的牌桌上,将灵*留在了暖哄哄的被窝里。
拖着一副行尸走肉,与发完开门利是四处巡场的老板玩躲猫猫。
这时候就需要看点提神醒脑的东西。
例如下面这群特别聪明的animals.
包你看过也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小动物大智慧
SuperSmartAnimals
人类总倾向于认为,我们才是这个星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
动物嘛,不然就是在动物公园供观赏,不然被我们养了做家畜或宠物,再不然就是在什么自然保护区或者遥远野外,猎食或被猎食。
当然,还有更多被我们吃掉了。
动物动物,就是会动的“物”而已。
BBC这部年推出的纪录片,就是来推翻我们这种自大妄想的。
大波豆瓣网友看完都连连鼓掌、啧啧称奇。
有多惊奇呢?
曾有科学家表示,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准,是会不会使用工具。
然而这片里随便一只开果仁吃的小猿猴就能用石锤敲烂这个科学家的嘴,哦不,敲破这种迷思。
小鸟能用“牙签”撩虫子吃。
拳手蟹会用海葵扭秧歌御敌。
嗯,怀疑这位蟹先生跟《奇异博士》里的卷福跟的是同一个师父……
最惊人的,是下面这只相貌平平、眼神忧郁的酒店花园鸟——
汉克。
作为一只居住在夏威夷名贵酒店流水庭院的夜鹭,有工作人员喂食,有游客闲来投喂,汉克本应不愁吃不愁喝。
但!
游客们投喂的面包都被那几只不要脸的黑肥天鹅给抢走啦!
天鹅还恐吓汉克,用武力抢走食物,赤裸裸的职场霸凌。
汉克留给镜头一个落寞的背影
命运的转折说来就来——游客又给他投来一块面包。
但汉克将面包啄开,并不吃。
仿佛装作不饿是他最后的倔强。
谁知——
他把面包丢到水里,钓鱼。
傻了吧唧的蠢天鹅啊!你们吃的是面包,老子吃的是生鲜水产!
鸟汉克还很懂得节省成本:
自己吃不动的锦鲤来了,就把面包叼起来,不白费鱼饵。
不争不抢不闹事,开源节流,谨慎经营。
现在看,有没有觉得这只相貌平平的鸟,眼里和嘴上都闪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都该向汉克同志学习。
机智鸟汉克还只是这部片里的小case。
接下来出场的动物们让你吃的惊,会一浪接一浪。
例如这只叫小步的黑猩猩。
数学佳+反应好。电脑屏上闪出一串胡乱排列的数字,他能马上啪啪啪超快速地按顺序点选。
猩猩会数数,不稀奇。
那来看看小步的眼力和记忆力。
我们从小就怕语文课本里的“背诵全文”,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而且,只需半秒。
你是不是跟肉叔一样,连上面的“课文”都还没看清?
再快一点,小步也完全没问题。
他的粑粑,也就是负责教导和研究小步的松泽教授忍不住对主持人露出自豪脸。
儿子表现棒,父母当然面上有光啦。
小步被称为神童黑猩猩,是京都大学的“宝藏男孩”,学者们想通过他知道,动物到底能有多聪明?
但面对科学家为他设计的高难度智力测试,小步是边嗑糖边做的,完成得毫无压力。
看过脑力好的,再看个体育棒棒的。
这只叫蒂尔曼的褶子汪。
蒂尔曼会玩滑板,而且完全无师自通。
看这拉风的上板姿势,连美国大爷大娘都叹为观止、为他着迷。
他会把小短腿伸出来蹭蹭蹭地加速。
还会漂移。
简直就是狗中周杰伦,犬中陈冠希。
同类看了想给他比心,人类看了都纷纷偷拍留影。
肉叔用他帅翻的身姿祝大家汪年一切顺顺利利哈。
有的动物聪明到惊艳了人类,有的,则把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
例如下面出场的软体动物。
捕蟹的渔民史蒂夫正准备抓几只笨螃蟹吃。
捕捉很简单:往笼子里放点饵,笼子丢水里,就基本可以坐享其成。
甲壳类动物多半不聪明。见笼子里有好吃的,爬进去后就出不来。尽管洞口就在眼前。
这片河床上的螃蟹坟场,就是一个螃蟹智商不够使的证明。
然而聪明的渔夫最后还是没能吃上螃蟹。
为啥?
因为河里有同样懂吃、同样聪明的章鱼。
章鱼遇见蟹笼,发现大包围式捕蟹的老办法好像不管用?
对着笼子摸索一阵,马上用它的大脑袋get到新招——直接钻进“饭堂”里吃。
渔夫捕多少,它啃多少,吃饱后,再拍拍屁股跑掉。
只给人类留下几个唏嘘的蟹壳盖。
以为笼中有螃蟹的渔夫,现在只有心里的一句mmp。
小动物们到底有多聪明呢?为了验证这个问题,这片的摄制组和研究人员联合起来,对动物们做了不少邪恶的事情。
欺骗它们的感情。
模拟小猫鼬喊饿的声音,骗成年猫鼬去抓蝎子。
用劣制假天敌吓唬土拨鼠。
嗯,效果杠杠的,土拨鼠被吓到飞起。
满足抖S内心欲望的同时,豚鼠沟通声音信息记录及分析,get√
还有这种变态事——
两个研究人员,戴着这种肉叔在公司年会表演才会戴的丑陋面具,绑架了某乌鸦聚集地的一只乌鸦。
目的是为了验证乌鸦能否真能识人脸。
答案:能。而且这一记,就是五年。
实验的五年后,女主持再戴着同款面具来到此地,本来平静的乌鸦们见状随即表现得焦躁不安,纷纷走避。
一定不是研究人员选得面具太过丑陋的关系。
《小动物大智慧》是一部非常轻松的纪录片,音吹丝汀又有教育意义,适合阖家观赏。
它教育的可不止是小孩,还有一直以来,将动物当作宠物、禽畜、观赏物以及食物的我们——
在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这些动物们其实早凭借自己的智慧,进化出了自己的一套与人类共存的适应方式。
牧羊犬能听懂人类指令。海洋馆的海豚即使没有人教,也能和同类一起创作表演。
人类社会之外,它们也有各自的生存法则。
野马通过身体语言交流,并且能够远远地就读懂到人的情绪,再决定要不要跟这个人类玩。
猫鼬社群里有“扶助幼小儿童,即使它是隔壁老王的娃”的文化——只要小猫鼬喊饿,最近的叔叔阿姨一定给它挖蝎子吃的。
这种方式保证了这个非猛兽类萌物种的生存,和社群里百年吃蝎文化的传承。
非洲的象群在识途老母象的带领下,能在干旱大陆中四处迁移、找到水源活下去。
动物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有没有我们人类,它们照样活下去,还能活得更好。
这个多种生物共存的大自然,也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精妙、美丽得多。
片子里说了那么多种聪明动物,肉叔印象最深的是这个:
每年,雌灰鲸都会来到某巨大的咸水湖产子,幼鲸不但在这里出生,还在这度过幼年时期。
而出生后不久的幼鲸,最喜欢同人类玩。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女主持坐着小船,去看灰鲸。
很快,一大一小两条鲸鱼出现在小船附近。
小灰鲸靠近小船,把鼻子和脸蛋露出水面,求抚摸。它妈在下面跟他支撑着。
以鲸鱼的吨位,轻易就能将人类的小船掀翻,但它们一直小心翼翼地,跟来自大陆上的小人玩耍。
我们除了惊艳于动物们的智慧,更想珍惜的,还有人与动物之间,这种善意和温柔。
没有敌意。
祝大家新的一年,能像这些动物一样聪明,还能像遭遇大灰鲸一样,被温柔对待。
想看,爱奇艺和优酷都有。
编辑:大鸟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