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究竟能不能替代笔记本?过去三年微软一直在验证这个命题,当然微软也没有找出合适的答案,不然就不会有SurfaceBook这样纯正的笔记本产品推出。
回顾过往几年微软在Surface思维上的转变,我相信微软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笔记本归笔记本,Surface归Surface”。
年的SurfacePro上,微软并没有想的太多,一款结合触控、配合Windows8理念的样板设备足以。SurfacePro2上,微软在前代销量不佳的背景下思考,是否Surface还不够适应笔记本的应用场景,于是添加了集成支架的多角度支持。
到了SurfacePro3,其实在设计层面微软不再想要取代什么,而是将SurfacePro本身做的更加出色,扭转颓势。但Surface有它的固有短板,比如膝上体验、触控板、支架等,这就让SurfacePro3虽然绝大多数时候干的是笔记本的事情,却始终无法完全替代笔记本。
毕竟对于用户来说,不想要一台可能在某些场景下体验不尽如人意的设备。就像是很多学生习惯在宿舍躺着看网页,传统笔记本能够通过铰链让屏幕朝下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但SurfacePro3就不可能满足这样的场景。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非重构Surface的设计,否则别无办法。既然如此那就让SurfacePro归SurfacePro,笔记本交给SurfaceBook吧。
SurfacePro4的推出是进一步优化了SurfacePro系列。SurfacePro3已经证明SurfacePro的可用性,而SurfacePro4就是要打造目前为止最为精致的SurfacePro。如果你能够接受SurfacePro这样的定位,那么它就是最佳选择。
缺少颠覆但并不平庸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说的,SurfacePro4与SurfacePro3你几乎难以从正面的外观上分辨出两款设备的区别。整体上,SurfacePro4延用了SurfacePro3的设计,拥有相同的外形尺寸、银色镁外壳、集成支架以及正面外放与摄像头的位置。
微软在这上面的做法,有些类似追求精品的意味在其中。试图通过一个最稳妥的方式,通过SurfacePro3到SurfacePro4的延续,确立Surface系列的品牌和形象。
SurfacePro4上的一切都是消费者所熟悉的,另一个方面考虑,微软能够享受去年一整年SurfacePro3的宣传红利,教育市场的工作SurfacePro3都已经完成,那些仍在观望或者寻求全新设备的消费者,将成为SurfacePro4最好的受众。
这样做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对微软从来不客气的BusinessInsider说,SurfacePro4这样的更新,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是极好的选择,我们愿意在购物季推荐用户购买。而TheVerge已经在购物季来之前,将SurfacePro4列为最值得购买的科技产品之一(SurfaceBook并未上榜)。
但很遗憾的一点会是,SurfacePro4不会拿到太多奖项,去年SurfacePro3就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25大最佳创新。
重要的是它更精致了当然两款设备之间也有不同之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你可以将它看作是iPhone6到iPhone6S这样的升级,变得更加精致了,但这些都只有在深入使用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SurfacePro4更轻、更薄,M3版本只有克(无键盘)、i5与i7版本都是克(无键盘),比SurfacePro3轻上14克。一个五角硬币的重量是3.8克,SurfacePro4大概轻了4个五角硬币的重量,大家可以自己掂量一下。同时,SurfacePro4比起SurfacePro3厚度要薄上0.03英寸(0.65mm),实话说可以忽略不计。
外形重量没看点,但屏幕却有着重要的升级。参数上看屏幕分辨率从“x(PPI)”更新到“x(PPI)”,尺寸上的变化是屏幕略大0.3英寸,得益于更窄的边框和Windows徽标键的取消,SurfacePro4能够有大一点的屏幕空间。
可这背后,微软为SurfacePro4配备的是“PixelSense”显示屏。而这里的“PixelSense”并不是过去微软那台桌面电脑“PixelSense(后续产品叫三星SUR40)”,而是一个指代SurfacePro4的屏幕技术,“PixelSense”用来替换过去的“ClearType”品牌。
这块屏幕并不仅仅只是显示,更加重要的是起到I/O的作用,“PixelSense”技术让SurfacePro4的屏幕集成了触控感应器,能够识别手指和触控笔的输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缩减屏幕的厚度,让SurfacePro4拥有更好的压感表现和更短的触控响应时间。
同时屏幕外层所使用的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又能够很好的保证硬度和耐磨性,触控笔的使用并不会在屏幕上留下太多痕迹。
而在软件层面,微软将之前收购的N-Trig技术应用到其中,能够更好的识别用户的输入,同时以更加复杂的算法降低屏幕延迟,在触控这个SurfacePro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上,提高用户触控操作的准确性。
遗憾的是Windows10对于桌面体验的回归,让触控能够发挥的场景越来越少。庆幸的是,现在包括QQ、PhotoShop在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支持高分屏显示,屏幕的视觉表现更加优秀。
此外,得到升级的还有SurfacePro4的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从万升级到了万。在前置摄像头位置,SurfacePro4加入了红外感应,并不是之前我们所熟悉的英特尔RealSense3D摄像头,主要还是受限于RealSense3D摄像头模块的大小。
经过一周的体验来看,WindowsHello的扫脸体验只能说比密码强的有限。当你开机或者解锁屏幕的时候,红外感应这时候就会启动,开始寻找坐在屏幕前的你,识别的过程和微软演示的一样快速,但是识别成功率有限,比如你戴上帽子,或者带上眼镜,就有一定的概率无法识别。
另外还有诸如机身背面Logo的变化,音量键位置、USB与MiniDisplayPort位置的变化。
优秀的性能表现全新Skylake架构的英特尔酷睿6代处理器真的是赋予了SurfacePro4太多。
和过去一样SurfacePro4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处理器配置,但这次最低端配置的设备使用的是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与其他两个配置不同,酷睿M3处理器的SurfacePro4将是无风扇设计,所以它的重量比常规版本轻19克。
而我正在使用的是使用i5-U的SurfacePro4,主频为2.4GHz,支持超频到3.0GHz,比起前一代使用Haswell架构酷睿iU的SurfacePro3来说,运行效能要高上5%~15%。
实际体验来看,日常我们所需要的应用工具和游戏都能够在SurfacePro4上轻松运行,在我测试过的:PhotoShop(图像处理)、AfterEffects(视频后期)、AuotCAD(工程图像)等工具上,并不存在任何运行卡顿和吃力的问题;WarcraftIII、火炬之光2、LOL等常规游戏,在中等特效下也能保持较好的体验。当然这时候SurfacePro4的风扇就会开启高速状态,噪声对使用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续航表现相比过去基本是不变的。我从上午7点使用到11点,同时打开5个网页(Chrome)、MarkdownPad2、QQ、Wechat、网易云音乐,剩余电量还有20%。经过一周使用综合来看,轻度使用能够支持7~8个小时。
超棒的TypeCover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缺少TypeCover以及触控笔的Surface,体验是不完整的。在SurfacePro4上这样的感觉更加明显。
这一代TypeCover拥有全新的设计,孤岛式按键布局、更大的按键区域、更加大的触控板,对这样的变化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是致命性的,它已经消除了组织文字工作者选择SurfacePro4的最大障碍。
微软已经做过三代不同的TypeCover,其实SurfacePro3上的TypeCover已经达到还算不错的手感,但是当你使用了SurfacePro4的TypeCover之后,你会发现最直观的变化是TypeCover变硬了,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硬。这个变化其实比按键的改变更加重要,在吸附到SurfacePro4屏幕下沿之后,在你输入的过程中,TypeCover不会如过去一样大幅度晃动。
按键本身的键程有所增加,同时孤岛式按键让我们在输入的时候更加从容,微软还增加了F区的功能键,以及5级调整的键盘背光。但是一个需要适应的变化是,在键盘的Ctrl与徽标键之间,添加了一个Fn按钮,实际使用上太容易误操作,特别是那些之前使用SurfacePro3的用户。
SurfacePro3用户如果看到前面的外观和性能表现,没有太强烈的更新欲望的话。一块全新的TypeCover将会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接口都是通用的(买带指纹的最好美元)。
迄今最好的SurfacePro就如WIndows10一样,我也认为SurfacePro4是迄今最好的SurfacePro,它并不是单纯的平板电脑,也不能取代你的笔记本,但它能在绝大多数时候让你的生活与工作所需的生产力保障。
它的造型与设计在过去已经被认可,而其上更加细致的改进与提升,将让你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
对于现在使用SurfacePro3的用户来说,升级SurfacePro4的效果可能并没立竿见影,但却是能够在各种细节改进上,如MicroSD卡能够按压弹出,让你感觉到SurfacePro4与SurfacePro3之间微软对于用户体验的进一步优化。
而还未用过SurfacePro的用户,SurfacePro4会是你体验Surface特殊魅力的最佳选择,虽然一开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顺手之后,将为你提供绝佳的生产力体验。
*SurfacePro4的触控笔体验,我将单独邀请插画师给出使用感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