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再次肆虐!且感染及致死人数为历史之最。截至8月18日,西非地区已累计出现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埃博拉的病例例,死亡例。西非的埃博拉疫情仍未被控制。全世界如临大敌。
埃博拉病*有多凶猛?年,非洲国家刚果(金),当时还叫扎伊尔,被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肆虐。这种病*极易传染。最终,埃博拉河畔沿岸的55个村庄共人感染,人死亡。从此,这种病*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患者一旦感染,有高达50%到90%的致死率。新病*,突然暴发,导致死亡……听着是不是有点像年让国人心慌慌的SARS?相较之下,SARS的致死率只有7%~15%。埃博拉病*是迄今为止,大规模暴发的传染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相比之下,狂犬病虽有百分百致死率,但它不属于能大规模暴发的传染病。那到底是怎么个“烈”法?我们可以用对比法来作更直观的了解:在进行病原体实验时,生物安全等级共分成四级,等级越高越危险,防护也越严格。艾滋病*是2级,SARS病*一般是3级,而埃博拉病*是4级。
病*的源头是什么?这个莫名其妙的病*,从哪儿窜出来的?还真说不清。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记录可以看出,年、年、年都爆发过不同规模的疫情,此后,病*一直沉寂到年才出现。原始宿主还不太确定,但多数专家推测是非洲的一种蝙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蝙蝠或许为一种“保*宿主”,虽感染病*但不会死亡,它将埃博拉病*长久保持在体内,然后传播给灵长类动物(如猴子、大猩猩、黑猩猩等及其它动物)。人类从被感染的,或死或活的灵长类动物或病人处“获得”此病*。这种“获得”主要是接触传播,如皮肤伤口或黏膜(如口腔黏膜,眼结膜)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血液、尿液等各种排泄物或呕吐物等。由于埃博拉病*在死亡病人的尸体中仍可存活数日,因此,接触病人的尸体也可能被感染。此外,性接触也会造成感染。在非洲疫区,全家人得病的情况非常普遍,接诊患者的医生也很容易感染病*。7月29日,领导塞拉利昂对抗埃博拉疫情的医生舍克·汗感染病*逝世。
病*感染,杀人见血埃博拉病*感染者死相的骇人,就像武侠小说中*者般“七窍流血”。感染病*后,其发病有一个过程。人感染埃博拉病*后,有2~21天潜伏期。此阶段被感染者没有症状,也不具备传染力。一旦出现症状,就表示具传染力了。初发症状与感冒相似,为高热、头痛、关节与肌肉疼痛。随后是呕吐、腹泻、胃痛这类胃肠部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皮肤黏膜、消化道等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意识障碍,多脏器受累。患者最终死亡,要么因为脏器衰竭,要么因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现病*,隔离最重要感染埃博拉病*后病况的严重程度,主要跟病*的亚型有关。埃博拉病*有五个不同亚型,年首度发现的扎伊尔型最为致命,本轮暴发也是这种亚型。事隔多年,世界上仍然没有治疗埃博拉病*感染的药物,没能研发出预防该病*的疫苗。目前,只能对患者做支持性的对症治疗。例如,当病人出现脱水,用静脉或者口服补液进行电解质补充;当患者发烧,就采取退烧的方法等。发现病*,最重要的是及时隔离,尽可能缩小感染范围,这是目前防止病*扩散最重要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和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一天测两次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3摄氏度应立即住院,严格隔离。偶尔的接触应该处于警惕中,一有发热应立刻报告。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防止被人接触。患者尸体需要火化。
非洲已失控,中国会失控吗?目前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如此密切,埃博拉会在中国肆掠吗?不用恐惧。因为该疫情在非洲的失控,是有原因的,相比之下,中国有更为强大的公共卫生系统与之对抗。病*疫情在非洲显得失控,与其卫生状况息息相关。回溯到年,埃博拉病*的首位感染者去世后,家人按当地习俗将他清洗并剖开,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在他下葬后不久,参与葬礼的亲友中有21人被感染,最终18人死去。尽管过去了几十年,但这种状况仍未有太大改善。疫区的一名无国界医生在6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很多人被检测出阳性,都是去参加了他们病死的亲人的葬礼,他们会直接接触患者的尸体,包括清洗尸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面已介绍,埃博拉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而非空气。通过强化边境检验检疫,也完全可以控制传播。据中国疫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已对疫情进行了严密监测和风险评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防控培训。所以,我们不会失控。
防埃博拉,做好这些总没错这个病*,并非完全不能防。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事项:1.留意旅游目的地的疫情报告,不要去可疑疫区旅游。2.不要吃野生动物,煮熟也不行。3.勤洗手。因为手有机会直接接触嘴巴、眼部等的皮肤黏膜,传播病*。4.不吃生东西,如生水、冰块。5.如在疫区,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6.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埃博拉最新疫情有多严重?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