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生称普通民众感染风险非常低,无需过度担忧
被称为“死亡病*”的埃博拉病*正在非洲肆虐,截至8月6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例,死亡人。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
38年数次肆虐非洲埃博拉致死率可达90%
提到埃博拉,市民可能相对陌生,但在38年间,它已数次肆虐非洲国家,造成一些村庄生灵涂炭,百姓惶恐,而后又几度销声匿迹。今年7月,埃博拉卷土重来,再次肆虐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以及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甚至对全球其他国家构成“非常严重威胁”。沙特阿拉伯卫生部6日宣布,该国首例疑似埃博拉病*感染者当天死亡。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当天宣布开始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也于当日宣布把响应级别提升至最高级。
那么埃博拉究竟是何种病*?年,比利时科学家彼得·皮奥特和同事首次发现这种病*,并用疫情发生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给它命名。埃博拉病*共有5个亚型,年发现的首种亚型最为致命。世界卫生组织说,初步调查显示,几内亚本轮疫情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亚型。
据相关资料显示,年,一种不知名的病*光顾埃博拉河域,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年),“埃博拉”病*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年1月起在扎伊尔及年2月起在加蓬暴发流行,造成近人死亡。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认为果蝠是病*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4级(BiosafetyLevel4)病*(艾滋病为2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埃博拉病*的致死率可达90%。无国界医生组织证实,由于有医疗人员的介入,本轮疫情的致死率为55%。
病*可通过体液血液分泌物传播
埃博拉病*的潜伏期是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早期症状为发烧、身体虚弱、肌肉疼痛、头疼和嗓子疼。世卫组织警告,上述早期症状往往被人误解为疟疾、伤寒、脑膜炎或瘟疫。随着时间推移,感染了埃博拉病*的人会出现呕吐、腹泻、肾功能和肝功能损伤,甚至体内外出血等症状。
埃博拉病*是如何传播的?世卫组织认为,非洲的果蝠可能是埃博拉病*的天然宿主。它将病*传播给其他动物。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埃博拉病*。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
医院感染二科主任阮运河提醒市民,近期避免前往非洲,如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的是要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
一旦有人与感染埃博拉病*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它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时,也可发生感染。
据相关信息显示,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埃博拉病*就会具有传染性。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保在出院回家前病人体内不再有该病*的存在。当医护人员确定病人可以回家时,病人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社区中的其他任何人造成感染。男性在康复后仍可能在长达7周的时间内通过其精液将病*传给性伴。因此,男性康复后至少在7周内要避免性交,或者在康复后7周内进行性交时要戴安全套。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
我国已掌握埃博拉病*抗体基因
医院感染二科主任阮运河介绍,埃博拉病*其实是出血热病*的一种,而普通出血热有疫苗可以预防,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埃博拉病*病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性疾病,其病征有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目前还只是在西非肆虐,在其他国家并没有爆发流行,目前我国境内也没有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他认为,市民无需过度担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感染上的风险是非常低的,反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接诊中要做好完善的防护。当人们曾经去过已知存在埃博拉病*病的地区,或者与已知或疑似患有埃博拉病*病的人员接触过,并且开始出现症状时,就应当立即就医。
现在有无有效治疗措施?据了解,现阶段,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以治疗埃博拉出血热。一旦发现被感染,患者就应该接受隔离并由穿着防护服的医疗人员照料。治疗办法包括输液、保持患者氧气、血压稳定等。部分患者会在一段时间的医疗照料后康复。目前还没有预防埃博拉病*的疫苗。一些疫苗正在实验中,尚未推向临床使用。
我国目前有无相关防控和诊疗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王辰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已经在几个关键点上做好了准备,具备了埃博拉病*诊断试剂的研发能力,一是诊断试剂方面具备了对埃博拉病*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二是目前在美国两例患者上初步显示抗体治疗有效,在抗体技术上,中国前期已经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体的制备能力,包括我国已掌握了埃博拉病*的抗体基因,启动抗体的生产程序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
据介绍,我国目前约有9个课题、10个国家级研究单位在从事埃博拉病*研究,包括检测方法、诊断试剂开发、疫苗和药物等。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已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时,应在2个小时内实现直报。
破解有关埃博拉“传说”
随着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地区肆虐,这种致死率极高的病*在许多国家产生恐慌。与此同时,网络上很多关于埃博拉的“神秘传说”正在流传。到底何为埃博拉?网络上关于它的“传说”靠不靠谱?相关专家和研究人员,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给出客观科学的回答。
埃博拉会导致“活死人”现象?
网传埃博拉病*会导致“丧尸之症”,即“活死人”现象:一个感染埃博拉病*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因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
尼日利亚一位长期从事防治埃博拉的医务人员称,感染埃博拉病*后人体不会彻底昏迷,但会变得异常虚弱,埃博拉会很快致死并且比HIV更致命,从感染到死亡是很短时间的事,不会出现所谓“先昏迷之后再醒来攻击别人的现象”,这根本不可能,人在失去很多血之后只可能变得更虚弱,根本没有力量去攻击别人。
埃博拉的可怕之处在于高致死率与不可医治,但从来没有说人感染“埃博拉”会变成僵尸攻击人,这种事只可能在电影里发生。
咖啡加洋葱,就能治愈埃博拉?
有传言开出了一种特效药:用生洋葱和咖啡混合,一日三次,可以治愈埃博拉病*。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试验能证明咖啡和洋葱能对埃博拉产生作用。洋葱的功效最多也就是消灭一些细菌,但如果埃博拉能被葱头阻止,那西非就不会暴发疫情了。专家们表示,目前没有可以治愈埃博拉的特效疗法和药物,但一些患者在经过精细护理后可以恢复健康。此次在西非埃博拉疫情中被感染的两名美国人,一人接受了尚处在试验阶段的药物治疗,一人注射了一名14岁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清,两人现在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病情都处于稳定阶段。
健康提示
前往西非地区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特别要避免接触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避免与可疑病人接触。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
◎食用当地动物产品前应确认食物已被彻底煮熟。
◎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有发热、极度虚弱、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在入境时要向检验检疫机构主动申报。
◎入境后3周内出现上述症状者,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