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猩猩vs袋鼠
TUhjnbcbe - 2021/4/27 3:26:00

我们要如何提高运动表现?

先抛开动作技术不谈,提高运动表现的一块重要拼图是提高在这项运动上的输出功率。如果要提高马拉松的成绩,就需要提高跑步的平均输出功率,这就意味着要跑得更快。如果要提高下蹲翻的1RM,就一定要增加对杠铃的输出功率,这就意味着在保证杠铃上升速度的同时,给杠铃施加更大的力。

为了让接下来的讨论更有体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种功率输出的类型。

大猩猩vs袋鼠

现在脑海里应该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大猩猩体格强壮,岿然不动。袋鼠瘦小细长,充满弹性。

我们可以说大猩猩和袋鼠都很厉害,它们的功率输出能力都很强(Powerful),但原因却截然不同。

我们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它们的不同之处:

功率=力x速度

大猩猩很厉害,是因为它可以制造很大的「力」,但肌肉收缩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它擅长缓慢地移动巨大的重量或阻止外物移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策略叫做肌肉策略(MuscularStrategy),力量举运动员、大力士、橄榄球防守后卫都偏向这个类型。

而袋鼠的厉害在于,它不像大猩猩一样能制造特别大的力,但它施力的「速度」很快,但因此它比大猩猩更擅长快速地移动或反复跳跃。由于肌腱的特性,在肌肉收缩速率很高时肌腱会变得更有弹性,因此身体可以利用肌腱的牵张反射以更好地储存、释放能量。我们把这种策略叫做肌腱策略(TendonStrategy),篮球运动员、橄榄球的进攻线锋,都偏向这种类型。

如果把大猩猩看作是绝对力量的极端代表,而把袋鼠看作是绝对速度的极端代表,不同的运动对力量与速度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会落在这个光谱区间的某个位置。

每个人生理结构与运动背景的差异,我们也会在运动表现上落在这个光谱区间的某个位置上。如果一个人生理条件刚好匹配了某项运动对速度与力量的要求,那么他就会发现自己特别擅长这项运动。反之,他就会觉得在这个项目上很吃力。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将训练粗略地划分为两个类型:力量训练——更接近大猩猩,速度训练——更接近袋鼠。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根据运动需求在这之间找一个平衡。

力量训练

在大猩猩这端,是我们在健身房中经常提及的大重量后蹲、卧推、硬拉等以提高负重为导向的训练,也就是绝对力量(AbsoluteStrength)训练。这种训练以最大化力(Force)的输出为目标,但速度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力量举训练,因为移动重量的速度不在运动表现的衡量之中,即使一个人硬拉花了20秒,只要能够站直,那么他的成绩就是有效的。

然而,像举重这样的运动,如果杠铃的上升速度过慢将导致试举的失败,因此举重略微偏离了绝对力量,但提高了对速度的要求,我们可以把这种类型的训练叫做力量速度(StrengthSpeed)训练。

速度训练

在袋鼠这一端,是如垂直跳、冲刺跑、增强式训练等无外部负重、以提高速度为目标的训练,也就是绝对速度(AbsoluteSpeed)训练。我们仍然需要制造足够的力来克服自重并加速,但是我们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猩猩vs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