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冠病毒对动物的感染V首例非人灵长类动
TUhjnbcbe - 2021/5/8 22:24:00
程少为挂号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有关新冠病*对动物的感染,已经先后分享了4篇短文(详情查看本号年06月30日,11月07日,12月06日,12月18日的文章)。最近又有了些新的报道,现介绍如下。

1.非人灵长类动物-大猩猩首次自然感染

据报道,1月6日美国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的中的8只西部低地大猩猩(WesternlowlandGorillas)中的两只开始出现咳嗽。随后动物园通过加州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实验室系统(CAHFS)从大猩猩粪便样品中检测到SARS-CoV-2的RNA。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兽医服务实验室(NVSL)在1月11日确认了至少三只呈阳性结果。目前正在对其它的采样检测,尚未确定是不是这8只一起生活的大猩猩每个都感染了,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据信这是已知的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自然感染SARS-CoV-2。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的大猩猩(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目前这些大猩猩除了一些呼吸道拥塞和咳嗽以外,总体状况还可以,尚不清楚它们是否会发生严重反应。8只大猩猩在一起隔离,园方给了些维生素、液体和食物,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希望能够全面恢复。新冠大流行后,动物园遵循了所有建议的预防措施,而且从去年12月6号开始已经不再对公众开放。目前怀疑大猩猩是从一名无症状感染的工作人员那里感染的,该成员对新冠病*检测阳性。但该成员和其他人员接近动物时一直戴着口罩,洗手,遵守了CDC和当地公共卫生部门建议的COVID-19安全规程。大猩猩感染新冠病*对于新冠病*研究者来说并不感到惊奇。因为作为新冠病*受体的ACE2,大猩猩和人的一致,理论上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易感。但是引起了那些研究野外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人员的担忧。人类呼吸道病*已经是一些黑猩猩群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并导致了非洲山地大猩猩死亡的20%。幸运的是,动物园里的大猩猩具有出色的医疗保健,而且兽医正在咨询医生,如果这些动物的症状恶化,他们会借鉴一些人体治疗COVID-19的经验。由于专职兽医的努力,大多数大猩猩可能会幸免,但对于野生大猩猩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随着SARS-CoV-2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研究人员开始采取措施保护非洲和亚洲濒临灭绝的野生大猩猩。他们封锁了丛林和森林保护区,将动物收容在猿类的研究中心,与当地村民和*府机构合作以减少与猿类的接触,并戴上口罩以防止病*在森林中传播。非洲最初所有的猿类避难所还都禁止了旅游业。但由于收入对附近居民的生计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一些旅游已不得不恢复。研究人员只能要求有关当局采取健康预防措施,不要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短期收入而牺牲非人类的生命。目前,野外的猿猴已无法与人类社会保持安全距离。他们不得不面临寻找食物,避免危险以及适应不断缩小的栖息地等挑战。研究人员表示,如果野生大猩猩或其他野生猿类感染SARS-Cov-2,预计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对于野生灵长类动物,人类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量使病*远离它们。同时,灵长类动物学家希望他们可以从这些圈养猿猴的感染中学到一些东西,希望这些案例可以提供有关大猩猩对这种病*的反应等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病*对野生猿类种群构成的风险。

2.猪对SARS-Cov-2易感性可能得重新评估

猪肉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肉类消费品,确定猪对SARS-CoV-2的敏感性对于控制由猪传播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此前曾有中国和德国两个研究组对猪作过人工感染研究,发现猪不易感。但作为新冠病*受体的ACE2,猪与人ACE2氨基酸一致性有81%,貂与人的一致性为82%,家猫与人的一致性为85%,而貂与家猫均对SARS-Cov-2易感。体外培养的表达猪ACE2的Hela细胞也可以被SARS-Cov-2感染。因此理论上存在猪对SARS-Cov-2易感的可能性。一个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研究组,最近对从当地猪场采购的8周龄美国约克夏杂交猪每头经口鼻接种PFU(一种病*计量单位)SARS-Cov-2,发现猪也可被SARS-CoV-2感染。研究人员将16头猪分成两组,每组8只,分别养在不同的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的分隔房间。在感染当天(作为第0天)以及从第3天开始,每隔一天对猪作体检,并采集血液,直肠、口腔和鼻拭子以及鼻腔洗液,在第3天到第15天在采样的同时从每个隔离间剖检一头感染猪作病理检查。对采集的样品作病*RNA检测和病*分离试验。在感染病*后第10天在每个组里引入一个非感染的猪看能不能被传染。所有被感染猪从第1天开始,可见双侧的眼分泌物出现,有时这种分泌物还伴随着严重的鼻腔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持续到感染后第三天。所有猪在观察期内体温均正常,总体上没有临床上可观察到的症状,但是有一头猪在感染后第1天到第4天表现出轻度的抑郁和咳嗽。一个隔离间的两头猪的鼻腔洗液在感染后第三天检测到低水平的病*RNA,但是未分离到病*。另一个隔离间收集的猪的混合口腔液样品在感染后第3天也检测到了低水平的病*核酸。因此至少有三头猪在感染后第三天的口腔分泌液中检测到了病*核酸。在所有采集的棉拭子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核酸。在感染后的第10天放入的作为接触传染试验的非感染猪的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核酸。在所有采集的血液样品中也未检测到核酸。对所有剖检的猪,没有发现病*感染直接导致的明显的病理变化。在感染后第13天剖检的一头猪的下颌淋巴结检测到病*RNA,而且从匀桨的淋巴结提取的RNA获得了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还从匀桨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有复制能力的病*。在两头感染猪的血清中(感染后第11天到15天)和一组猪的混合口腔液(感染后第6天)检测到病*的中和抗体。这项研究表明,SARS-Cov-2可以感染猪,在猪体内复制,并诱导产生抗体。为什么此项研究与前两项研究有不同的结果,具体原因不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此项研究感染猪的病*量约是以前研究使用病*量的10倍。二是可能与病*分离株的特性和猪的品种差异有关,如本项研究用了当地猪场采购的商品猪,而不是以前有项研究使用的实验室培育的SPF猪。至于猪对SARS-Cov-2的易感性有多高,病*能不能在猪群中传播等尚需进一步确定。就此项研究而言,为什么从感染后的第3天才开始每隔一天采一次样品,这样是否错过感染后第1-3天内所有感染猪均出现的眼、鼻分泌物中是否有病*以及量有什么变化的检测?作为传染试验的非感染猪为什么在感染后的第10天才放入感染猪群中,如果SARS-Cov-2对猪感染是个急性感染过程的话,这样是否错过了急性感染、排*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但从这三个研究组发表的结果看,即使第三项研究用的猪品种对研究者使用的这个*株的易感性都不算高。

References

1.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病毒对动物的感染V首例非人灵长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