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Pro和Ultra版本助阵,但即便是以「中杯」的身份,小米11依然是十分能打。除了性能强悍的骁龙芯片外,它还带来了非常多的提升,我体验了一番之后总结了下,便是极高素质的屏幕、全面拔高的硬件素质,以及控制得当的机身尺寸及重量。
骁龙芯片撑场面:不仅仅是名字吉利而已小米11全系标配骁龙芯片,8GB+18GB的版本元起售;我拿到的是1GB+56GB的顶配版本,售价元。
从价格来看,小米11算是骁龙芯片的「守门员」了,也为小米的数字系列拉高了身段,稳稳地站在了元甚至是元的价位,迎接下一个十年。
至于骁龙芯片,同样也是高通骁龙芯片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是骁龙首次带来了新的也是唯一的大核心——CortexX1。它并不是以往我们了解到的A77或者A78进行超频,而是重新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大核心,核心频率达到了.84GHz,用以应付极端的性能需求,像一些画质突出的游戏等等。
除此之外骁龙芯片还有3个运行在.4GHz的CortexA78核心以及4个运行在1.8GHz的CortexA55核心,形成了「大-中-小」的核心结构,高通官方给出的说法是性能提升了5%,这也让它成为了一个终极跑分机器。目前搭载骁龙芯片的小米11,跑分已经达到了74.5万分。
在通信方面,骁龙芯片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要说的便是完全集成了5nm制程的XG芯片,一方面能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但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5G功耗的下降。虽然短时间内5G网络依旧是电老虎,但希望未来,我们不会特意强调「关闭5G网络以提高电池续航」这件事了。
LPDDR5内存可能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不过现在小米11用上了它的「完全体」,频率达到了MHz,也因此吞吐量由Mbps进一步提升至了Mbps,在遇到一些数据交换量巨大的应用操作时,会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也就是我们说的「快」。
上面说的这些,听起来似乎都很玄乎,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小米11这次用的骁龙芯片、完全体的LPDDR5内存、甚至未提及的FastConnect芯片所带来的Wi-Fi6E技术支持,都是目前最顶尖的技术。
在「你不一定用得着,但我还是得加上」理念的道路上,小米11算是冲得很猛的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你把它买回家之后,手机轻易不会过时,也能在未来的数年内保持优秀的体验。
K10Hz刷新率屏幕:反正我很强,你「看」着办不知道多少人在期待,反正我是很希望看到手机上越来越多用上K分辨率和10Hz刷新率的——对,是同时存在。
毕竟屏幕作为人与手机接触最多的部件,理应得到优待。
但我也是没想到如今小米直接给中杯的小米11都标配上了这样规格的屏幕,可见雷老板的诚意。为了让小米11能尽显K分辨率的风采,小米11还内置了AI大师画质引擎,可以为低清晰度的图片及视频进行AI增强处理,使它的最终显示效果能接近K的清晰度。
但只有K分辨率和10Hz刷新率的屏幕,还称不上是顶级。
小米既然敢说这块屏幕是「小米手机有史以来最顶级的屏幕」,那在其他方面自然是不敢怠慢。借助着最新的E4发光材料的应用,小米11得以实现尼特的峰值亮度,甚至比小米10至尊纪念版都要强不少,在深圳最近晴朗无云的室外也能很好地看清楚屏幕上的信息,当然,在最近开始火起来的HDR内容上,也能呈现出更好的画面效果。
在保证突出亮度的同时,E4发光材料也很好地控制了功耗,长时间亮屏情况下的耗电量也降低了15%。
说到画面效果,这次小米11在保证%P3色域的基础上,实现了DelteE值远小于,官方测试约为0.41,这意味着它的色准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对于喜欢在手机上看视频、拍照修图的人来说,确保屏幕色准几乎是毕生的追求,这一点上小米11确实做到了优秀。在追求流畅这一领域上,小米也从来没有停歇过,首先便是硬件上的提升。这次除了10Hz刷新率,小米11还做到了Hz的触控采样率,这个采样水平甚至比大多数的游戏手机还要高,保证我们手指触摸的动作能第一时间反馈给手机,大大降低操作的延迟;再配合10Hz的屏幕刷新率,以及MIUI1的系统优化,在游戏场景中能让你更好地发挥出水平来。我想接下来,没达到Hz触控采样率的,都不好意思称为游戏手机了吧?另外,小米11还带来了最新一代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抗摔性能上,官方测试的跌落高度由之前的1.m提高至了m,也就是说,手机在更高的高度跌落时,屏幕损坏的几率会更低,这让我这样喜欢裸奔手感的人能更放心一些。当然,官方还是提供了碎屏保障服务,实在不放心,加个壳和买个碎屏险都是可以的。完美身段尽显轻薄身材和我不久前猜想的不错,在把大量功能都堆到手机里后,手机厂商们开始思量如何给它减负。上一代小米10的重量为08g,作为「中杯」来讲确实重了些;这次小米11直接把重量压制在了g(玻璃)/g(素皮),整整降低了10g有余。我尝试着在各方面找原因,最终也只发现电池容量上降低了mAh容量,但反之充电效率却大大提高了,有线充电达到了55W,无线充电也有50W,小米11又一次把有线和无线的充电体验做到了一个层级;并且电池容量依旧达到了mAh,再加上处理芯片、内存、屏幕等各方面对功耗都有一定的优化,这次小米11的续航值得期待。这次我没测试它的续航,倒是先试了试充电速度,实测30分钟能从37%充至9%,尽管不是满充的状态,但也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实际使用情况。说回小米11的身材,上手后我第一时间明显感知到的,就是背盖弧度的变化。小米11背面左右两端设计了一个斜度较大的坡度,从视觉上来说,比较难看出来;但手感上能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个坡度让小米11与手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即便是单手握持操作,也不会有什么难度,更不会顶手心。从参数来看,不管是g还是g都并不算轻,但由于诸多小贴心的设计,小米11确实不像是一台近00g的手机。——当然,该是多少克还是多少克,我还是希望它能更轻一些的。考虑到上手时间较短,体验的方面还不是很多,本文也是简单说说我对小米11的看法,还有很多诸如拍照、音效、震动等体验放到后续和大家分享。从客观角度来说,小米11是难得的一款综合素质极高的手机,也是目前能买到的唯一一款骁龙芯片手机;从我个人的主观角度来看,除了外观(主要是摄像头的设计)我略微有些不满意外,小米11是一款「得民心」的旗舰手机,它并没有因为是「中杯」而损失什么,又或者有着明显的短板,在常规升级的基础上,它还带来了诸多新特性,让数码圈的人直呼痛快的同时,也提高了普通消费者的手机体验。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数字尾巴论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