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期
杀死野兽的不是飞机,
是美女杀死了野兽。
电影《金刚》
半个月前在电影院看了《哥斯拉大战金刚》,意外地觉得有点好看。诸如《阿凡达》、《哥斯拉大战金刚》一类电影,从前我并没有兴趣,最近却渐渐地能够接受并且觉得挺有意思。能够拓宽“有趣”的界限,似乎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周末花了两天看完05年版的《金刚》,金刚在纽约帝国大厦顶端击落飞机的场景曾一时大热,上映16年后才观看的我似乎有点落后于时代。翻看豆瓣影评,接近一半都在感慨金刚男友力max,其实就连先前没看过正片的我一听到“金刚”也总能想起大猩猩、美女和帝国大厦,这个组合真的有点“罗曼蒂克”。不过认认真真看完电影后,我倒觉得金刚和安之间并没有所谓的爱情,我觉得金刚锲而不舍追寻的是一丝能帮助他逃离孤独的幻影。
我一直在想象,在那个与世隔绝的岛上,四处是成群结对的原始生物,却没有任何一只是金刚的同类,金刚就这样独自生存着,每天看着日出日落。也许日落美不美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找不到形容的词汇,也没有可以分享的人。我问,为什么那群土著在一群现代人中选择了安作为祭品,男朋友说,因为那群人里只有她一个是女的。可是我总觉得,无论那个人是男是女都没有关系,只要有那么一瞬间TA能读出金刚眼里的情感,只要在漫天红霞下TA能告诉金刚这叫“beautiful”,金刚就会为了TA在纽约街头暴走、爬上帝国大厦的顶端。
或许我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金刚身上,和电影的主旨没有太大关系。我觉得爱与希望既是美好的,也是剧*的。其实我们本都可以一直在孤独中活下去,或许会有点难,但也已经习以为常,可我们只要得到一点点的温暖,便会开始依赖,开始贪婪地想得到更多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觉得我并没有如小时候所想的那样,长大就能无所不能,长大就能变得坚强,我好像变得越来越脆弱了。好像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我还是无法习惯离别,还是无法习惯人情冷暖。虽然偶尔会闪现想要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清静清静的想法,但总的来说还是常常想念着那些爱我的和我所爱的人。
我们会为一头猛兽而感动落泪,因为他有了情感,就好像我们的同类,也因为他曾无坚不摧,却因为爱而有了软肋。《金刚》里面有着强烈的对比,美女与野兽,原始与文明,强大与脆弱。现实可不常有那么强烈的对比,但也常常能在生活的某一瞬间感受到戏剧与荒诞。
……
最后想分享一下上周末在深圳博洛尼亚插画展看到的一幅与金刚相关的作品,帝国大厦顶端的金刚似乎也可以不那么悲情。
清晨回笼做了梦
你成明星开演唱会
场馆里歌迷很多
我被人潮推到尽头
许嵩《最佳歌手》
《最佳歌手》是许嵩年发行的专辑《青年晚报》里的一支单曲,尴尬的是我在年才听到这首歌。自从PC上网时代过去以后,我已经没有了守着喜欢的歌手新发的专辑然后全部播放一遍的习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听软件自动推荐的曲目,或是歌手主页下的top歌曲,因此很容易遗漏一些不那么热门但质量却不错的作品。
从初中开始听许嵩的作品,始终觉得他有些歌词具有强烈到恐怖的画面感,寥寥几句描述就能让听众仿佛置身歌曲所描述的故事之中。譬如这首《最佳歌手》,大致上是讲一个制作人和一个歌手曾是情侣,分手后的某一日,制作人梦见前度终于有了名气,在座无虚席的大场馆里开起了演唱会,她在台上唱起他写的歌,而二人之间已从最亲密的恋人变成了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丝毫不起眼的观众——即使我连一场正经的在大体育馆里办的演唱会都没看过,但却莫名地被这个故事击中,从此开启了单曲循环的洗脑模式。
你在台上唱着我的创作
布局谋篇像本悲情小说
你太擅长表演
表情淡漠反倒有催泪效果
有时我也会感觉,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对着一个我完全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深深入戏,是不是太矫情了一点?《后会无期》里面有句台词讲,“听过很多道理,可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套在我身上,就是“听过很多首情歌,可是仍然没能谈上一场恋爱。”但人生短短几十年,而我的生活轨迹又如此平庸而缺少传奇式的跌宕,人类自有的共情能力(或者说脑补能力),不就是注定要被用在这种“我没有体验过,但我能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的场景吗?
当然,相比于其他撕心裂肺、山盟海誓、沧海桑田、生死相随的音乐故事,许嵩的情歌相对来说更加平静,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痴男怨女都经历过的情节。亲密时的缱绻依恋,分开时的心痛不舍,都比不上时间冲淡了记忆后的苍白来得伤人。有些伤痕就像反复冲了十几次开水的茶包,再怎么细品也毫无趣味,没有苦涩也不会回甘,也就逐渐变得无足轻重。那些零碎的喜悲片段,终究会变得像其他平乏的生活琐事一样,梦回之时偶尔出现,但也只能止步于“偶尔“。
直到某一天碰面
在某家餐厅或商店
你挽着他和我擦肩还好
我手也有人牵
Clouds陈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