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电影日,我们全家一起看了“TheoneandtheonlyIvan”,这部电影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自获纽伯瑞金奖的同名小说《TheoneandtheonlyIvan》。
Ivan是一只银背(silverback)大猩猩,幼年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姐姐tag生活在热带雨林。后来,他们遭遇猎人的袭击,逃亡中,爸爸背着Ivan和族群走失,不幸被枪击中,Ivan被捕获,经人解救后来到美国,被Mack收养。Ivan长到3岁时,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不再适合放在家中,被Mack送往在一家商场搭建的"家",成了商场里的大明星。
对Ivan来说,在商场里生活了27年,他的记忆多是和Mack,其他居住在商场里的动物们相处的画面。直到有一天,小象Ruby的到来,这个爱问问题,爱讲故事的小家伙唤醒了Ivan心底那层“模糊“的童年记忆。
其实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在想,Ivan是真的不记得了过去了,还是不愿意回忆?电影里并没有铺垫太多,而在书中,却有大段对于Ivan心理活动和童年记忆的描写。爸爸的死亡,和姐姐一起被抓,关在黑箱里,姐姐的挣扎带给了Ivan巨大的心理阴影和创伤。
这让我想到情商课里的老师一直让我们去探寻的核心信念是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喜欢呆在舒适区里,把自己包裹的紧紧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愿意去面对,或做出一些改变和挑战。这其中的原生情绪是什么?哀,还是惧?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衍生情又是什么?老师说,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样子,或多或少都会和我们的过去,和我们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有关。寻找到底层的根源,就更容易解决问题。
就好像电影里的Ivan,生活在商场27年。从最初的baby小明星,到后来慢慢的褪去最闪耀的光环,他一直在努力配合Mack迎合观众的需求。不过,我觉得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困惑的。从他和其他小动物的对话中,可以暴露出他的担心:他还是那个耀眼的明星吗?他是否还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大猩猩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生活在野外和商场会有什么不同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能大家喜欢看到我咆哮,怒吼,但在商场里,他似乎已经失去了Silverback的野性,Ivan有发怒的机会吗?这是他的本性吗?他快乐吗?
三岁的时候被Mack收养,Ivan和他们睡在一张床上,像一个孩子一般被对待,用奶瓶喝牛奶,去公园玩耍,荡秋千,购物,看电视,把蛋糕当泥巴摔……
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童年趣事……
Ivan,都经历过。
生活在人类世界里,Ivan也会有这样的迷茫,Isheahumanbeing?
Or?
这就是在书中,Ivan努力要去探寻的东西。他究竟是谁?
直到好朋友Stella的离世,请求他makeapromisetosetRubyfree,Ivan才有机会去追忆过去,追求自由,寻找答案!
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Ivan意外的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焦点。人们抗议Ivan的生活环境,要求给它提供更好的居所,最终Ivan在好朋友Julia和家人的帮助下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被送往亚特兰大动物园,生活在广阔天地间,也实现了当初给Stella许下的承诺-SetRubyFree!
在影片中,这个环节被改编和缩短了,Ivan被打造成一个绘画天才;在书中,这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还是非常坎坷的,最后Julia识别出Ivan拼成的H才明白这示意着"Home",Ivan渴望回家,回到真正的家-大自然的怀抱!
TheoneandtheonlyIvan是Disney于年8月上线,采用真人加CG动画制作的电影。众多Hollywood明星参与了该片的配音,其中Stella的配音就是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安吉丽娜朱莉。看完后,不得不佩服Disney在讲述温情故事方面的功力。
好了,更多精彩剧幕,就不在这里剧透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周末家庭剧场看起来。过后,还可以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一下电影里的人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
Worksheet送给大家,希望带给大家一个丰富而又多彩的周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