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次进电影院是哪天么?
Sir掰完了手指头,不够用。
已经快3个月,近90天,和影院“隔离”。
是,宅在家也能看片,但再吊炸天的家庭影院,也比不上影院。
希望这样的画面,早日回来。
不能进电影院的日子里,Sir宅家,又找回最早做影迷的感觉。
怎么说?
来,今天这篇Sir讲干货,是真·影迷致敬环节。
都知道Sir爱讲海报的故事。
你们也爱听,因为你们知道,海报里往往藏着电影最硬核的秘密。
懂得欣赏海报,其实就代表你这同学,看问题一针见血,善于从美中发现世界的真相。
所以,懂得欣赏海报的影迷,就是影迷中的艺术家。
(看似在吹捧你,为什么红的是我的脸)
而,就在今年初。
Sir拿到好几张顶级海报,比如它——
《银翼杀手:》。
见过吗见过吗见过吗?
美不说了,赛博朋克+废土,美学酷到爆。
仔细看,设计还有玄机。
一大,一小,头比人还要大。
这种失衡设计,包含了科幻界最牛叉的概念之一:巨大沉默物体(BDO)。
仔细看眼睛。
它处于醒目位置,也是《银翼》系列的秘钥——揭示仿生人和人的区别所在。
△看过片再看,觉得海报更酷了再来。
吉卜力的动画,在你脑中是不是这样?
色彩溢出来,童话感溢出来,随便截张图都梦幻。
但Sir遇到的3张,居然是:
暗黑风吉卜力。
别说气死宫崎骏,制作这几张海报的艺术家OllyMoss,其实和宫崎老头想得一样——
要把主角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仔细看,就能看出巧思。
山兽神和大地合体变成了树根。
龙猫的耳朵变成了松树,和万物共生。
△对,再细看,空中还飘扬着小煤灰们……发现没?
这海报做的很没“规矩”呀……但这种酷劲儿,好像又提供了观众一种新鲜、惊喜的发现感。
仿佛看完,你会心痒痒地想把电影再看一遍,再体会一遍……
再来。
给你5秒看下图,这什么片?
有人眼尖,已认出了黑白二人组。
再看招牌,恩,PULPFICTION……没错了。
昆汀,《低俗小说》()。
但你又要问,怎么完全没B级片那种坏坏的、重重的恶口味?
反而透着一股阳光气息,好像这两人不是去抢黑货,不会杀人见血……
是啊,所以它少见啊啊啊啊啊!
更神奇的是,同样是加州阳光和棕榈树,同样是美国八九十年代的汽车街景……这张海报气质其实更像什么,发现没?
更像今年,年才上的昆汀新片,《好莱坞往事》。
这又是谁设计的,居然可以打通25年的时空隧道,找到昆汀两部大作的共性?
来,天空飘来5个字:
Mondo。
一个顶级海报品牌,可称为:
海报中的爱马仕。
最近,它已成为Sir最得意的电影收藏。
别一说电影收藏就以为是硬盘。我96个硬盘都是片,但想重看某部时……你以为我找得出吗?!
而且,硬盘收藏不养眼只养灰,完全不装B;
也不是DVD。那玩意Sir有差不多张,搬家黑了一大半,看不了,扔又舍不得,鸡肋;
Sir也借专业之便,收藏了不少导演演员签名海报。签名这东西吧,确实独一份,可惜海报本身就容易流俗(因为都是近年上映,经典感欠缺)。
而一说到Mondo。
它太有逼格,太令我爱惜……关键是,它随时可以征服那些来我家做客的(异性)好友。
所以,就在今年,heiaheiaheiaheia(此处自行带入星爷最贱笑声)。
也许因为仰慕太久。
也许因为缘分到了。
Sir,终,于,等,到——
MONDO
电影海报艺术典藏
Mondo。
你要问了,这5个低调、深沉、发音闷骚的字母(记不住就“馒头”吧),到底啥意思?
它是来自美国的现象级品牌,一家只做(电影)海报的公司。
年才成立,15年时间,成了美国青年的一流文化现象。
是,它很潮。
演员塞斯·罗根,烂仔帮帮众之一,从来就是好莱坞的街头潮流达人。
他在《一夜大肚》中,就穿了一件由Mondo设计的T恤。
那潮就潮嘛,为什么说它“爱马仕”?
因为只有它,敢玩电影,还玩出了一线品牌。
这家公司,其实一开始并不打算认真做海报。
但它反而做到了,比认真还认真。
什么意思?
就是说,它的联合创始人设计者RobJones和MitchPutnum,一开始只做自己喜欢的电影,纯心情,超任性。
后来,这两位硬把自己从创意总监,画着画着画成了老板。
所以上面这本Mondo海报集,都是他俩的精华大作,相当于乔布斯掌舵时期的苹果手机。
再后来,挡不住作品越来越潮,渐渐有大电影公司瞄上他们。
什么漫威DC、什么外星人伦敦狼人星球大战、什么钢铁侠黑寡妇希区柯克……不管你是爱情剧情冒险奇情、还是科幻魔幻人间迷幻……
如今的Mondo,不仅覆盖经典艺术片,更涵盖了美国电影元素的全类型。
看到它们,你会明白什么是美学的科学,科学的美学。
别说Sir夸张。不说远的,就看咱最熟的王家卫,《一代宗师》吧。
年,它北美上映,Mondo为它做了一张。
纯黑白,啥色也不用。
花中有人,人中有花。
仔细看,花又分多种,其他物件也纠缠其中……看一眼,你就被拖进了一种旧世纪情绪里,你看不到男人的功夫与传奇……满眼,都是压抑而鲜活的女性。
这岂止是画,分明是一口欲望之井。
你说这该家里挂啊,还是博物馆馆藏啊?!
别问哪里买,还真有得买。
可惜,目前人家是售空状态。
对,Mondo很多大作都贵死,你还抢不着。
再看。
Mondo于年出品的经典电影《出租车司机》()的海报。
为了做这张横版,Mondo等了一年,才凑齐了马丁·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的授权。
但这等待,值。
流动的蒸汽与水雾、雨湿的纽约街道、车灯蕴散开的一团团迷光,光影中,只有一个人是清晰的……
一张新海报,似乎居然让一个老故事、一个50年前的老纽约,复活了。
目前,它身价元。
是,它是老电影的新海报。
从来都是海报为电影服务,而Mondo公司真正做到了——
让电影为海报服务。
皮克斯著名导演布拉德·伯德,这么评价Mondo:
他们最擅长表现一部电影最独特的精髓,总是比电影工作室当初为宣发而设计的海报精彩。当然不仅因为,它做的每一张海报都成了经典。
当然不仅因为,它收入册的海报,都有独立的美学体系。
当然不仅因为,它的海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