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图画看不见的
文/窦桂梅
前言
绘本,被誉为“最接近哲学的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图文表现形式、欢欣愉悦的题材内容,受到儿童的喜爱;同时也以其启人思考的人文命题、多元融合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绘本的不断创作、译介、出版和推广,绘本教学正悄然进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为儿童发展、教师成长、学校课程,乃至教育创新与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一趋势下,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联合北京绘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于年10月11-14日,成功举办了第一界全国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研讨会。
窦桂梅校长的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其在大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的,我们陆续还会推出其他和第一届绘本大会相关的内容资料,以飨广大读者朋友们。
正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和团队成员一起做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想尽办法,希望用两座灯塔照亮儿童。一座是国学经典的灯塔,它是远方的、高处的,那是中华民族必须要捍卫和传承的,也是核心素养里所说的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还有一座灯塔就是儿童现当代的经典作品。我们把发现的、国内外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纳入视野,让它也作为一座灯塔指引脚下的路,契合儿童当下生命的样子。
我一直在思考,绘本教学和讲读教学的区别在哪?它们之间到是什么关系?今天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发展与建构、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那么如何通过语文学科来实现这些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素养呢?下面我就以我的一些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和感受。
一、绘本中的语言发展与运用
绘本教学中,阅读理解是很重要的。虽然绘本主要是由图画构成,但图画不能尽达其意。当画面出现局限、必须要语言出场的时候,语言才在绘本里出现。所以,语言是画面未达之意的补充或者提升。画面是绘本的核心,但是语言文字少而精,而且往往在最关键、理解最困难、最需要强化情感或者写作规律的时刻出现,所以语言往往也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