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是一只你看不见的ldquo大猩猩
TUhjnbcbe - 2021/8/29 18:30:00
白癜风抗复发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4407.html

01

文章开始前大家先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有答案了吗?

很多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在10~18区间,我的答案是15次。

但是传了几次球,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看到一只大猩猩。

这是50年前认知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瑟尔(UlricNeisser)设计的一个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

三个白衣人和三个黑衣人相互传球,要求数出白衣人相互传了多少次球。这个要求是为了把注意力放在传球的白衣人身上,实际上镜头里除了6个人外,还有一只“大猩猩”从他们之间穿过,并稍作停留。

如果你没有看到这只大猩猩,不必沮丧,如果你看到了大猩猩,不必得意,因为50年前的试验结果就是50%。

后来研究人员在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眼动仪(追踪目光轨迹的仪器),仪器显示没有看到大猩猩的人目光停留在大猩猩身上的时间都超过了1秒钟。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眼睛看到了大猩猩,但是他们脑子认为他们没有看到大猩猩,所以他们不知道路过了大猩猩,所以他们听到有大猩猩时表情就像个大猩猩。

简单的说,视而不见大猩猩。

有个专业名词叫“无意盲视”,就是说这个心理活动的。即人在过于投入某件事的情况下,很容易忽略一些其他事情,无论被忽略的事情多么显眼。

02

人们总是凭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你有没有过拿着手机到处找手机的经历。

开车时接到电话,你有没有在挂掉电话后发现那一段时间好像汽车在自动驾驶。

强行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你有没有留意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兴趣”。

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就是所谓的心无旁骛。在做某件具体的事物时,比如工作、学习,心无旁骛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心无旁骛”,那往往被叫做“丢了*儿”。

养育孩子如果选择性的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饮食习惯、言行举止,那孩子跟家长之间就不止“不走心”了,还会有以下种种可能性。

强化

太在意、太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是一只你看不见的ldquo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