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大猩猩InvisibleGorilla
有这样一个实验:先把一个人打扮成大猩猩,然后让他中途出现在一段录像中,将这段录像放给实验对象看,在这些观看的人当中,就会出现一种“非注意盲视"现象,而这个人就是那只“看不见的大猩猩”。在实验中,接受实验的人们被安排观看一段录像,内容是一群学生在传篮球,要求观看者数出穿白球衣的学生进行传篮的次数。令人惊讶的是,大概有50%的人没有注意到录像里那只在周围晃悠的大猩猩。因为参加实验的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录像的某一特定内容上,所以他们无视大猩猩一是实打实的看不见。“看不见的大猩猩”最早出现于年,丹尼尔.西蒙斯和里斯托弗.沙布里做的-项名为“我们中的大猩猩”的实验。虽然,早在年,通灵师托尼.康奈尔在无意中就演示过非常类似的内容;但是,年的实验还是另有所本,它是在一些较早时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在那些以往的研究中,里面出现了雨伞,但是人们没注意到有人打开了伞。在电影院里,康奈尔扮成幽灵的样子,然后在播放预告片的时候,穿过舞台;随后进行的调查显示,有32%的人说自己什么都没看见。“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的一个较新的版本是在年进行的,有一个名为“你看见那个骑独轮车的小丑了吗”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拿着手机说话的时候,也会出现非注意盲视现象。
,西蒙斯和沙布里在他们最初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一项名为“猴子的把戏”研究项目,这是原先实验项目的变种。新录像和旧旧来像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明显的区别,观众们赋等着看大猩猩,然后,他们当然看到了大猩猩。但是,几乎没人注意到录像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发生了改变,-是画面中的窗帘换了颜色,还有就是其中一个球员中途离开了。就算你事先做好心理准备,等着看意料之外的东西,也并不能帮你注意到后两者发生了改变。
一个人打扮成大猩猩的样子,他人真有可能注意不到吗?人们的视而不见,只是在意识层面上没有看见大猩猩,但是可能在潜意识层面,他们看到了一我们的各种感官吸收的信息内容,远超过意识层面能够感知到的内容(相关论述,大家可以看看后文中的“鸡尾酒会效应”)。对有些事情来说,比如驾驶汽车和驾驶飞机,“视而不见”会产生严重后果,飞行员的注意力极度集中在目标跑道上,可能会看不到别的重要东西,比如对其他飞机“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