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很炫的词儿,buzzwords,三种情况:第一:语言进化,第二:范式进化,第三:重新发明轮子。
语言进化语言本来就是不断进化的,同一个意思,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典型的概念就是“颗粒度”,granularity。其实就是清晰度的意思。本来它是某些学科的普通术语,现在被用来泛指各种事情的精细程度。看完供应商的建议书,十年前你可能会说“细节不够”,如今逼格高高的你却说“颗粒度不够”,立即显得高大上。“逼格”和“高大上”本身也是一个语言进化的产物。
在工作领域,特别有时代特征的炫词,我举两个例子:头部和赛道。头部企业指的是领先的企业,赛道指的是不同的行业、产品市场、地域市场、甚至不同的商业模式。赛字的出现,散发着浓浓的竞争味儿。反正每次听人说头部,我心里都觉得别扭。每次听人说赛道,我心里都咯噔一下。我这种反应是衰老的征兆。
还有VUCA。
地理隔离造成同一语言形成不同版本,英语和汉语都是这样。同样的一个东西,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可能有几种说法。我们称Trump为特朗普,台湾人称他为川普,大陆和台湾彼此都懂。但有些,对我来说一开始还是惊了一下子。例如,台湾称潜水艇为“潜舰”,香港称generation为“世代”。全球化,使得这些版本之间更多地互相影响,加速了语言的进化。
外来语是语言进化的一个表现,最近才知道“社畜”这个词来源于日语。
汉语也被其他语言引入,例如英语和日语里面有来自汉语的词汇。
有人说,一些语言进化,其实是一种退化。有道理啊。
范式进化paradigm有翻译成范式,也有翻译成范型。范式的进化分两类:新范式颠覆或涵盖旧范式,新概念描述新现象。前者例如数学的范式不断进化,从自然数到整数,从整数到有理数,从有理数到实数,从实数到虚数。这种范式进化最完美,因为它是用新的范式涵盖旧的范式。几何学也从对欧几里得范式的否定产生了非欧几何学,这个就不那么完美,因为它属于另起炉灶。物理学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范式发展到爱因斯坦的现代物理学,也是用新的范式涵盖旧的范式。
可惜形式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这样的范式进化,在社会科学却很少发生。社会科学第一缺少统一的范式,第二,各种范式并存。例如心理学的各种流派,都是从各自的视角看人类行为,但是无法整合成一个范式,就像一个拼盘。管理学的拼盘更不堪:色香味俱惨。
在人格心理学领域,范式比较乱,乱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的教科书,内容都是按照范式一个一个罗列的,从精神分析到人本主义。如果我写一本人格心理学,我肯定另辟蹊径,以自我为核心概念,整合所有范式。这种做法其实也有过,只是被范式罗列的教科书淹没了。
在marketing领域,我写过一篇,从4P到4C再到4E,体现了从以商家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再到紧扣数字化时代特征的进化。
生物学很有趣,例如对动物的分类,每当发现新动物,动物学家就要做一个选择:要么给它个新物种名称(皮亚杰称之为顺应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