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学习与个人成长中心课程6注意和意识
TUhjnbcbe - 2022/5/6 16:31:00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注意和意识

为提高大一同学对心理学的了解和兴趣,年3月27日晚,丁晓伟副教授在南校园第一教学楼进行了主题为“注意和意识”的心理学科普公开课。

在课程开始时,丁晓伟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心中的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并通俗化地解释了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帮助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程正式开始时,丁晓伟老师指出,意识离不开注意,而注意是有选择性的。正是因为注意的选择性功能,让我们在信息纷扰的社会中还可以专心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上。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个心理学上关于注意的经典实验,分别是“看不见的大猩猩”和哈佛大学的问路实验,以此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非注意盲视”。

(经典实验:看不见的大猩猩)

(同学们认真观看实验视频)

在观看实验视频后,同学们体会到了注意力的神奇,并产生了对意识是如何运作的好奇。

接下来,丁老师带领大家现场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注意力的选择性。

丁老师介绍到,注意力有最常使用的两个路径,一是由下而上,二是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路径完全不费力且不需经过思考。由上而下的控制,是经由意识、缜密思索后加以处理。但是,看似较精密的由上而下路径,也有“漏洞”。

当我们太专心注意某一点时,大脑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一点,大脑对周边其他事物的处理能力就会转成自动化模式,认为一切都在预期之中,不会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因此,这时周围出现不合常理的问题,我们也会视而不见。产生不注意盲视。

变化盲视则发生在太认真专注于一个情境,如第二个经典实验中太专注于问路的情境;此时,前额叶全力专注于此情境,因此,就算过程中被打断,只要内容可以连结起来,大家也不会在意站在你前面的人是否有更换。

在实验结束后,丁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各个实验的缺陷,以此培养大家的批判性思维。

(丁晓伟老师和同学们互动)

在课程最后,丁老师向同学们寄语,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要学会自主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并用实际数据证明,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才能在各个领域做出学术成就。

摄影、撰稿:秦艺榕

排版:赖景仪

初审:许俊斌

审核:刘妍

审核发布:李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与个人成长中心课程6注意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