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趣读丨关于猴子的故事,不是只有孙悟空
TUhjnbcbe - 2022/5/31 17:00:00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107/4322999.html

今天是年2月15日星期一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次推送

西西和她缝制的猴子

说到有关猴子的故事,中国人总是最直观地想起《西游记》,想起那一个跟头就翻过十万八千里、取经路上降妖除魔的“大师兄”孙悟空,这只孙猴子俨然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经典猴子”。

然而,关于猴子的故事,不是只有孙悟空,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动物园,猴子的魅力总是经久不衰,它们有智慧,有时乐于助人,有时扮演“反派角色”,要是我们能跟猴子对话,也许会特别想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这么聪明?

在猴年之际,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跟猴子有关。书的作者是香港作家西西(前段时间我们和大家推荐过她,详情:如果要推荐一个香港女作家,梁文道会推荐她),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猿猴志》,书中讲述了这些人类的近亲们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中,是如何与人类展开紧密联结和亲密互动的。

为创作《猿猴志》,西西访遍了亚洲各动物园、保育中心、热带雨林,实地游访,探察猿猴原貌,跟踪猿猴生态保护,与猿猴进行零距离接触,最终落实成翔实直美的文字和五十一只栩栩如生的猿猴布偶;而西西与香港作家何福仁的关于猿猴的主题对谈,囊括中西文学、绘画、戏剧、电影里的猿猴形象,从地理学、历史学、人文学、社会学全方位展示人类与近亲猿猴的紧密联结,堪称一部别致的猿猴文化史。这本书差不多算是一部小小的灵长类百科全书。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实录

作家西西用“猴玩偶”编织七彩人生

在香港书展里面,有一位作家获得书展主办方的特别致敬,要为他摆设一个专门的展览,展览他的一些作品跟他的生平,跟他的一些事功,这位作家就是香港最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西西。而西西在得知这么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是荣誉的一件事之后,第一、他不愿意出来做公开演讲,他说他身体不好,他事实上这几年身体不太好,第二、人家说要展览他的作品,他就说有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呢,就是你们展览我的文字作品的话,一定要帮我缝的这些毛猴子同时也做个展览,他自己缝制的猴玩偶也做展览,他才愿意出来接受这样的荣誉。

于是我们就看到,我今天大家给介绍的这部书了,西西的《猿猴志》,西西身为香港最重要的作者,身为引领一时风潮的一位作家,一个小说家,这几年一般人或许会觉得他非常的不务正业,怎么样不务正业呢?就是我们看到他渐渐的放弃了长篇小说的书写,甚至短篇小说都不写了,他在做什么呢,他在做的主要就是一开始搭玩偶屋,就用那些纸版去制造一间又间的,像我们常看到的一些西洋人玩的玩具房子。后来又开始缝布熊,就是用布、毛皮等等,羊毛织品去缝制一头又一头的熊玩偶,这些熊玩偶而且都是用来仿古的,比如帮一些古人做一个造型,做一个熊玩偶出来,这个熊玩偶是曹雪芹等等,这些都曾经出过书,去讲他做的这些玩具。

这本《猿猴志》就是最新的一本,这本书里面的主角,当然就是他缝这些猴子,他非常喜欢缝这些玩偶,为什么他会喜欢这些玩偶呢,这样的一部书,又可以让我们看到什么东西呢?首先我要跟大家讲,这部书里面除了展示出他缝制的各种猴玩偶,以及对它们的介绍跟描述之外,还有相当多的部分或者至少有一半篇幅,是写他跟他的老朋友,另一位香港很重要的前辈作家何先生的对谈。

何先生从他的对话里面谈话的内容来看,我甚至觉得他几乎是这本书的另外一位作者,他简直是让我们看到了香港前辈作家的那种博学,深厚的学识和学养,太厉害了。例如说这里面讲到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关于猿猴在文学上、社会上、历史上、宗教上面它们的形象,跟大家对它们的看法和观念,我真是在这本书里学多了很多新的知识。

首先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原来我们一般人都很容易搞混,比如这里面就提到的,猿和猴是不同的,但我们一直把它们混淆了,然后西西就说,猿猴是个笼统的讲法,两者的分别主要是猴子有尾巴,猿已经没有了,猿的智商较高,有宽阔的胸膛。其中红毛猩猩跟人类同样有12对肋骨,黑猩猩和大猩猩更多一对,它们都能辨别五颜六色,简单而言和人类是最接近的,所以你就看到是非常不一样的。

然后我们还看到这部书里面,他们二位也提到了一些,关于过去中国人跟西方人对猿猴观念的差异,例如说这里面就讲到,西方人早期在文字中写猿猴的时候,是把它当成一个道德教育的工具,到了基督教抬头,天主教信仰抬头之后,确着实成为不道德的工具,猿猴代表一切的不道德。但是中国人却反过来,只是把猿猴当成什么东西呢,比如说你在外人面前形容自己的孩子像个猴子一样,那意思就是他淘气,他很聪明,不笨,但是你并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侮辱。相反的你如果跟个老外说,他的孩子像猴子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是侮辱了,为什么呢。

这里面就提到一个,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想法,我以前都没听过,就是猿猴喜欢模仿,本来是可怜可笑的,到了中世纪变成罪不可恕,为什么呢?撒旦不是一直想扮演上帝吗,他不能创造什么,就对追随者虔诚自己是创作主,猿猴于是无论外形和内容都跟撒旦最相似,这就是说猿猴甚至成了撒旦,成了魔*的一个代表跟象征。

这里面我们还看到,西西也谈到了很多猿猴的一些有名的故事,都是相当感人的,比如说其中一个有名的细说心语里面记载了这么一段,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人对于猿猴的故事,你看到中国人会同情猿猴像人的地方,会同情猿猴的母性,这是一个中国人对猿猴的态度。

但是这本书的主角,始终是我们西西缝制的这些毛猴子、毛猿猴,比如说像我们看到红毛猩猩,红毛猩猩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动物,西西也非常爱它。西西就说到住在香港也有好处,要看在林中自由往来的红毛猩猩并不困难,因为它们的家乡就在东南亚,他身体不好不能来书展的他,就搭着飞机去了马来西亚的雨林保育中心,去看这些红毛猩猩。然后就提到了这些红毛猩猩,怎么样在里面慢慢的学习,像上学一样学习着怎么样重归大自然,回到野外。

另外我们还看到这样的一些可爱的猴子,比如我们看看西西缝制的这头眼镜叶猴,这是他亲手缝制的猴子,还一一为这些猴子拍出造型,例如说这个眼镜叶猴该在树上,他就把它放在树上照相,他就说它眼旁有一个白圈,看来像带着一副眼镜,这原来是因为它欠缺色素。

好,我们看完这些他缝的林林总总的猿猴,我们大家会不会问,这到底叫不叫做不务正业呢,但是重点在于一个作家为什么要写作,什么叫做正业,假如一个作家他开始觉得缝制娃娃熊或者是猴子,或者是做玩具屋,这也是他的兴趣,这甚至是他今天最感兴趣的东西的话,为什么他这么做是错的呢。

这里面可以看得到一个作者,对于自己的人生应该做什么的一些根本判断,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中文里面我们讲的文,这些字眼一项都跟偏执缝纫而成的那些花纹有关,它原来的字根就是跟缝纫编织是联系在一起的。

延伸阅读:《猿猴志》前言

许多年前,遇到一个问题:

如果美术馆失火,你会先抢救一幅名画,还是一只小猫?

许多年后,如果有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我的答案不变:

救猫。

香港书展时总有记者这样问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这是继《缝熊志》之后,另一本包括缝制、抒写、对谈三合一的书,不过主题内容从毛熊变成猿猴。创作可以用文字,用绘画,有时可以用毛海,用布匹。有人以为作家的作品只应该是文字之外,还是文字,这是一种狱卒思维。

我在做熊的时候,了解到北极熊、月熊的生态危机,想到这主要是人的祸害。然后我读书、看纪录片,发觉我们对猿猴的认识甚少,误解极多,而猿猴跟人类同属灵长类,其中猿类的基因跟人类最接近,我们彼此是近亲。大部分的灵长类都濒临绝灭,只有人类在不断增长。我开始的时候只知道猿猴有十多种,然后是二百、三百,最后是四百多种,但数量上是不安全的,大约只有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有些无知,可以令自己感觉良好,但猿猴的危机,其实也是我们的危机,因为万物互相依存。这个世界因过分挥霍引起金融倒弊,加上环境污染、核电厂爆炸等等,我们的生活同样面对危机,而这是人类自食其果。北极熊受地球暖化的厄运,我们怎能幸免?

抒写它们、谈论它们,关心它们,其实是关心我们自己。我没有美化它们,但更不想丑化它们。我只是想澄清一些误解,想大家珍重生灵。

《猿猴志》

广西师大出版社年1月出版

-END-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欢迎各类

1
查看完整版本: 趣读丨关于猴子的故事,不是只有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