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历史上,中医为国人健康做过多少贡献
TUhjnbcbe - 2022/7/12 16:20:00

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中医就没有中国人,中国人是靠中医才延续下来的,中医在历史上对国人的健康做出重大贡献。

——可实际上,中医出现之前,中国人就一直延续着。欧洲人、印度人、美洲印第安人等等民族也都延续下来了,也未见他们有过中医。

所有生物的繁衍都不需要一门医学作为基础,人类的繁衍同样更不需要中医作为基础。只要能活到繁殖的年龄,成功繁育了后代就可以。就像人类之外的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未见有黑猩猩医、大猩猩医、猿猴医,这些灵长动物也照样可以繁衍下来。

要看中医对国人的健康有没有贡献,这需要拿出证据。最有力的证据可以有两个,一个是幼儿死亡率(5岁以内),另一个是平均寿命。

幼儿死亡率可以代表未成年前90%的死亡,跟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密切相关。

平均寿命,毋庸置疑,也跟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中医真的很有效,对国人的健康大有裨益,这些数据应该至少高于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水平或者灵长类动物。

先看幼儿死亡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郭松义统计了清代位民间绅士的子女死亡情况,个子女中有个死于0-4岁,幼儿死亡率为25%。而年中国循证儿科学杂志一篇论文显示年幼儿死亡率也为25%。所以清代-民国,幼儿死亡率应该没什么变化,25%左右徘徊。现代医学普及、卫生条件改善之后,新中国的幼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年仅为1.07%。

同个时代下使用现代医学的发达国家如何呢?年加拿大为4.87%,澳大利亚为3.16%,美国为3.77%,他们可都没有中医。

再看看灵长动物的数据。几内亚博叙地区一个野外黑猩猩种群的数据显示,黑猩猩0-4岁死亡率是27.30%。另一项大种群研究显示,类人猿(包含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0-4岁死亡率是30%,小型灵长动物(环尾狐猴、吼猴、疣猴等13种)的0-4岁死亡率是52.5%。

绘制一个条形图可以对比看看。

真是了不起呀,多亏了中医的“护佑”,我们国人的幼儿死亡率,跟野生的类人猿差不多。再看看平均寿命。

根据《人口研究》的一篇论文所统计的数据,清代宗室成员大多很短命。顺治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5岁,康熙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33岁,雍正同辈的宗室成员平均寿命29岁,而乾隆的最低,平均寿命仅为25.3岁。平均寿命25-35岁之间。16岁以下死亡率非常高,14%-48%之间。那么古代的平均寿命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皇族宗室可能欠缺代表性,但民间又没开展过科学的统计。不过,好在有一些记录完备的族谱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我国最早相对比较完备的家族寿命表,是广东中山的李氏家族,可以追溯到年。经过统计发现,李氏家族-的平均寿命(男女简单平均数,后同)为38.7岁,-年为34.9岁,-年为37.3岁,-年为36.2岁,-年为35.25岁,解放前为34.74岁,看来在中医的庇佑下,广东李氏家族的平均寿命基本没什么变化,在34.7-38.7岁之间波动,但起码比享用更好中医服务的皇室成员(25.3-35岁)要好一些。

当然,大家都在古代的话,同时期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分伯仲。文艺复兴时期是35岁,18世纪是36岁,19世纪是40岁。

新中国建立以后,现代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才开始大踏步提高,年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99岁。

在现代医学诞生前,中国传统医学(中医)与西方传统医学(西医)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是微乎其微。

再看看灵长动物。一项研究显示,狐猴的平均寿命是11岁,绒毛蛛猴是24.5岁,卷尾猴是7.5岁,狒狒是9岁,黑猩猩是13.5岁,大猩猩是28岁。在中医的庇佑下,清代宗室的平均寿命(25.3-35岁)居然超过了大多数灵长动物,而与野生大猩猩差不多,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而享用比宗室更差的中医服务的广州李家,平均寿命则要高一点点,看来中医有可能还有减少寿命的功效。

古代,中医服务得更好更高端,反而可能会把平均寿命拉回到大猩猩水平,这似乎不是玩笑话。

中医到底为国人的健康做过多大贡献?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1.Einstein,A.,B.Podolsky,andN.Rosen,,“Canquantum-mechanicaldescriptionofphysicalrealitybeconsidered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中医为国人健康做过多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