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和猴子与人类在许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毕竟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与其他动物相比,猩猩有着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会出现如人类一样,悲伤或者幸福的复杂情绪。
甚至有时候猩猩还会和人类一样,产生爱慕之情,对象不限于同类,也包括人类。美国电影《金刚》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名为金刚的大猩猩爱上了人类,这种跨越物种的爱情在现实中自然不可能有圆满结局,最终金刚坠楼而死。
现实生活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案例,美国有只名叫夏特克的大猩猩,他出生于年,是一只红毛大猩猩。这一类大猩猩与人类的DAN高度相似,所以人类成立了许多专门的机构来研究红毛猩猩。
夏特克就是一个研究对象,等他长到几个月大的时候,他被送到了一所大学里面,由琳恩教授专门对他进行深入研究。
琳恩教授对这些研究对象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她将夏特克视为自己的孩子,亲力亲为地照顾他,时间一久,夏特克也将她视为自己的母亲。
夏特克在慢慢长大,琳恩教授的研究内容也逐渐深入,她希望让夏特克能真正地融入人类社会,于是她带着夏特克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过有一点大猩猩始终无法做到,那就是学习人类语言。
不过琳恩教授还是想出了解决办法,她把夏特克当成聋哑人,教他手语。令她惊喜的是,夏特克很快就掌握了手语,能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和琳恩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
其他研究人员对此也觉得十分惊讶,田纳西大学甚至承认了夏特克的身份。在猩猩一族中,夏特克的智商算是很高的,他每学期都要参加一次特殊的期末考试,试题对于猩猩来说相当困难,比如用手语表达不同的物件,辨认颜色,使用各种工具等等,夏特克每次都能以高分通过。
因为长期脱离同族,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夏特克对于自己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他开始觉得自己也是人类。琳恩教授感觉到了这种变化,曾经问他觉得自己是人类还是猩猩,夏特克用手语回答道,他觉得自己既是人类,也是猩猩。
这个回答让琳恩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课题,看来人类的种种社会化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
在田纳西大学学习期间,夏特克经常与学校的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课外活动。慢慢地,他喜欢上了同校的一个女学生,根据他学习的东西,他知道要表达好感的方式就是打招呼,于是他尝试向这个女同学打招呼。结果对方被他吓哭了,这个女学生还向老师反映,这只大猩猩试图攻击自己。
虽然夏特克曾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但在人类眼中,他依旧是一个异类,校方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开除夏特克,并且强行将他送回了动物园里面。
琳恩教授是唯一一个相信夏特克的人,她坚信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不会随意伤害别人,于是她用手语询问夏特克究竟发生了什么。夏特克回答说自己只是觉得女同学很漂亮,想向她打招呼而已。
我们都知道,不同物种间的审美应该是不同的,琳恩教授惊觉,夏特克应该是对女同学产生了爱慕之情。这种情况对于夏特克和学校的学生们来说都不是好事,也许让他回到动物园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琳恩教授也不再抗议,最终夏特克被送回了动物园里面,回归了自己动物的身份。
之后夏特克一直被监禁在动物园里的铁笼里面,琳恩教授多次探望她,夏特克还记得自己学过的手语,他总是打手语,说自己想出去玩想吃冰淇淋。
他不理解为什么以前宠爱自己的妈妈,现在只对着自己流泪。琳恩无能为力是因为,夏特克那时候已经长到了四百多磅,看上去极具攻击性,没人能保证这样一只大猩猩出去之后不会伤人。
最终夏特克死在了动物园里面,享年三十九岁。他去世的时候琳恩也在场,他还用手语告诉琳恩,我想也许我要和你说再见了。